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三节 共青团
第三节 共青团 一、机构沿革 1955年6月建场后,成立了团总支,陈克任书记。1957年7月20日,共青团嫩江农场委员会成立,陈克任团委书记,下设14个团支部,共有387名。1957年8月前称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7年9月以后称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59年两场合并,团委下设1...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五篇 政法第一章 劳改时期的政法第一节 机构沿革 嫩江农场曾两次归属劳改系统,主要任务是关押改造犯人。 1955年7月12日至1969年10月,称黑龙江省第二十一劳动改造管教支队。1984年11月至1985年12月,称黑龙江省嫩江劳动改造管教支队。 1955年6月至1953年9月,...
第二节 收押犯人
第二节 收押犯人 一、收押犯人来源 1955年7月27日,收押由山东省临沂、泰安、富民、德州专区劳改队及济南劳改队押解来的罪犯1400人。同年12月9日,又从广东调来800多人,分押在5个大队;三岗农场接收400人,分押在6个大队。 1956年11月3日,从江苏省镇江调来嫩江农场犯人59...
第三节 改造教育
第三节 改造教育 为了认真贯彻“阶级斗争与人道主义相结合”,“改造第一、生产第二”的原则和“惩罚管制与思想改造相结合,劳动生产与改造教育相结合”的方针,按照全国、省历次召开的劳动改造工作会议精神。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大队(分场)设管教大队长、教导员、管教干事各1人,中队设指导员、中队长、管教员...
第四节 生活管理
第四节 生活管理 1955年至1956年,处于建场初期,住宿简陋,饮食、御寒条件差,犯人连同全体干部、干警,生活一律比较困难。尽管如此,按照阶级斗争与人道主义相结合的原则,每个大队都及时设了医务所,图书室。气候转冷时,首先让罪犯穿上棉衣,然后干部们才轮流到嫩江县去买。1956年7月起,在犯...
第五节 狱内侦察
第五节 狱内侦察 为了控制监内敌人活动,掌握犯人在改造中的情况,防止越狱潜逃、暴动,以便及时打击反改造分子,各大队均配有侦察干事。 根据“需要与可能”的原则,在危险分子周围和重点部位,设立特情人员。每个中队在分场长亲自领导掌握下,均建立1至2名特情人员,每月排一次队并建立特情档案,定期考核...
第六节 特赦罪犯
第六节 特赦罪犯 根据党中央对确实改恶从善的罪犯实行特赦的决定,以及省委、地委的指示精神,1959年9月15日,农场以党委常委为核心,成立了特赦工作领导小组,由1名常委(场长)亲自抓,并在各科室抽调了18名人员组成特赦工作办公室,各大队以支部书记为领导成立了特赦工作小组。1959年9月2...
第七节 刑满就业
第七节 刑满就业 1959年两场合并后,设就业科,科长王怀玉,1960年11月就业科撤销,与管教科合并成立政法办公室,对外称公安分局。1963年,业务归劳资科。“文化大革命”期间,就业人员的管理教育由劳动改造管教小组负责。 一、就业人员概况 50年代和60年代初,一直执行“多留少放”政...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二章 武装第一节 机构沿革 建场初期,武装工作由场党委办公室兼管,隶属嫩江县人民武装部领导。 1960年4月,由姜先肇兼任武装助理。 1964年10月,任命高列儒为武装助理,正式启用公章。 1968年了月,武装工作被军事管制领导小组接管,先后由“支左”退伍军人高成贵、刘海波等负责,...
第二节 劳改时期驻军
第二节 劳改时期驻军 1955年,犯人进场后,由嫩江县驻军3703部队部分官兵执行看押任务。为了便于执行看押任务和对部队的领导,经上级决定该部队于1958年12月改编为黑龙江省公安厅武装警察总队某支队第四、五中队。1962年,又将武警恢复为中国民人解放军3392部队,1968年,与黑龙江省...
第三节 民兵工作
第三节 民兵工作 一、工作概况 建场初期属劳改系统,除犯人外,职工很少,干部80%是转业官兵,再加上农场又驻有看押部队,所以,没有建立民兵组织。本场民兵队伍的发展和建设,经历了三个阶段。 1、初建阶段(1964—1966) 1964年,成立武装部,配备专职干部,开展民兵工作,根据当时农...
第四节 兵役
第四节 兵役 一、征兵 1965年至1989年,除了1967、1970、1972、1977、1988计5年没有征兵任务外,本场征兵20批,总人数324人。 在征兵工作中,历年都大张旗鼓地开展宣传教育,应征青年涌跃报名。场武装部严把文化、身体素质、政审关,将优秀的子弟输送到部队,保证兵员质...
第一节 发展概况
第三章 公安第一节 发展概况 1955年建场初期属劳改系统,本场社会人员较少,治安保卫工作均由场行政办公室负责。1956年3月,设立人事保卫股。 1958年8月,农场成立乡政权,嫩江农场单独建立双泉乡,嫩江县公安局在双泉乡设立派出所,乡长孔香亭任派出所所长,有民警4人:郭连科(内勤)、张振...
第二节 社会治安
第二节 社会治安 “文化大革命”前,本场虽时有劳改就业人员重犯罪,扰乱治安,但社会秩序尚安定。“文化大革命”期间,秩序混乱,派性斗争严重,其他刑事犯罪活动也随之上涨。 1980年1月至8月间,一、二砖厂和五分场一队(现二十二队),先后被盗走耕牛11头,价值人民币5000余元。场分局组织了...
第三节 治保工作
第三节 治保工作 1966年以前,全场13个分场,都成立了治安保卫委员会(简称治保会),下设治保小组,治安网点遍及基层单位。治保会在派出所和公安分局的指导下,在对四类分子监管,调解民事纠纷,处理小拿小摸行为,掌握和反映违法乱纪情况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为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力量。“文...
«
1
2
...
8230
8231
8232
8233
8234
8235
8236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