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五节 时令节日
第五节 时令节日 一、传统节日 1、春节 春节也叫“过年”。一般以农历腊月初八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为止,时间较长。长期以来,春节在民间形成很多风俗习惯。随着人们科学文化水平提高。有些旧的习俗已逐渐更弃,有些习俗也赋予了新的内容。 扫灰尘 从腊月二十三至腊月三十日为扫尘时间。室内室外,房前屋后,大...
第六节 婚丧喜庆
第六节 婚丧喜庆 一、婚嫁 解放前,男女婚姻多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本人无权自主。订婚按生辰年月日属性进行“合婚”,然后开“彩礼单”。“过财礼”第一步是过小礼,第二步过大礼。在过礼中进行“相门户”、“认亲家”等活动。结婚前男方须延请媒人,通过媒人与女方家商妥,过大礼,然后男方择定吉日举行结婚。...
第七节 少数民族风俗
第七节 少数民族风俗 一、满族风俗 喜食猪肉,祭祀也多用猪肉,但忌杀狗也忌食狗肉,忌戴狗皮帽子。满人的西炕是供祖之地,故满人家为客不能坐西炕。满族自古是善于骑射的民族,所以初生儿时要在产妇房门上悬挂小弓箭,祝愿小孩长大将成为优秀的射手。幼儿也爱玩木箭射击,骑木当马。 注重礼节。旧时,吃饭有立规...
第一节 方言
第六章 方言 谚语第一节 方言 方言是地方性土语。在语音、词汇方面都有其特点。宝清开发历史短。居民多为辽吉两省和华北各省人,基本上使用汉语北方话,常听到的土语并不多。 一、名词语 日头——太阳。 耗子——老鼠。 土豆——马铃薯。 茶缸——茶杯。 前个——前天。 昨个——昨天。 小...
第二节 谚语
第二节 谚语 流行于宝清的谚语,有浓厚的地方色彩,生动而富于哲理,是群众长期生活和生产斗争中的总结。 一、天气谚语 云向东,一场空;云向西淹死鸡。 东虹云彩西虹雨。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八月十五下一阵,旱到来年五月尽。 旱刮东风不下雨,涝刮东风不晴天。 先下牛毛没大雨,...
第三节 歇后语
第三节 歇后语 窗户眼吹喇叭——鸣(名)声在外。 二齿钩子挠痒痒——是一把硬手。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耗子捞木掀——大头在后尾。 横垄地拉磙子——一步一个坎。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快刀打豆腐——四面见光。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尽想高口味。 拖拉机撵兔子——有劲使不上...
第一节 民谣
第七章 民谣 传说第一节 民谣 宝清于清朝末年开始有垦荒者从关内和辽、吉两省移来,那时留下的民谣有: 棒打獐狍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 北大荒,三种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移来的垦荒者以汉、满两族为多。从汉族的眼光看满族的生活习惯有些怪,当时流传一首民谣: 北大荒,三宗怪:窗户纸,糊在外...
第二节 传说
第二节 传说 放山,拜把头的传说 早先年,北大荒人常组织一伙人进山挖人参。人参是东北三宝之一,所以,挖人参也叫“挖宝”,俗称“放山”。 放山先要拜把头。“老把头”相传是古代放山的,由于处处庇护放山人而死于山中,后来成了神。所以,放山人首先要诚心诚意拜“老把头”,求其保护。在礼拜仪式上用...
第一节 奇闻辑录
第八章 奇闻轶事第一节 奇闻辑录 “下河沿”处建小街 “汪水笸箩”里修大屯 宝清县七星河乡政府所在地七星河村最早的名子叫“下河沿”。原来,清末民初开荒占草时凡来宝清的人,多取道富锦南来,一路涉水,只有到达了宝清县境七星河村才能穿鞋涉水,叫“下河沿”。时间长了,“下河沿”也便成了这里的地...
第二节 轶事拾遗
第二节 轶事拾遗 “谢家大段”与“二茬荒” 宝清开始放荒时,多被那些有钱有势者捷足先登,抢占了大片荒地。民国初年从宝清东南的大脑袋山到虎林的黑嘴子是属于所谓“谢家大段”的土地。传说这个大段的地主借助其父那时任“吉林省永衡官银号”官员的势力,“近水楼台先得月”,以廉价领取了大片土地,待外地...
第一节 生活方式
第九章 人民生活第一节 生活方式 一、家庭结构 北大荒开发初期,男子单身汉即“跑腿撂脚汉”多些。他们有的独立支撑门户,过着“跑腿窝棚”生活,也有的寄居在别人家,有些地主大户为了招揽劳动力特意设立“伙计房”收留单身男子汉。宝清未开垦前原系清朝的“禁区”,严禁汉人来东北,后来在服役或其它需要准许一定...
第二节 生活水平
第二节 生活水平 一、解放前的人民生活 解放前的宝清农民生活很苦。清末民初从外地移来的垦荒者,多属逃荒的难民,到了这里不少人都成了地主大户的长工和佃户,‘出卖劳动力受奴役。由于地多人少,自然资源丰富,从生活条件上比原籍强得多,养家糊口,尚感安然。民国10年(1921年),农村雇工冬日2钱6吊、...
第三节 平均寿命及长寿老人
第三节 平均寿命及长寿老人 宝清县人口平均寿命已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6岁,提高到1985年的70.4岁。其中男性为69.31岁,女性72.29岁。 宝清人均寿命高于全省和全国人均寿命(黑龙江省人均寿命为70.64岁,全国人口平均寿命为68岁)①。 全县人口高龄长寿情况,按1982年宝清县第二次...
第一节 缠足、童养媳
第十章 旧时陋习第一节 缠足、童养媳 清末,宝清汉族妇女多有缠足陋习。当女孩6、7岁时,以棉帛紧缠双足,禁其生长,促使足骨变形,脚形尖小,站立不稳,行走时似乎手舞足蹈,以此为美观,实是对女孩的严重惨害。辛亥革命之后,此风开始逐渐废弃。至民国20年(1931年)后已很少见。 解放前,穷苦人家的女孩...
第二节 会局和押会
第二节 会局和押会 会局是旧社会时一种大型赌博形式。参加押会(赌博)的人各阶层者有,男女老少都能参加,尤其以妇女为甚。因其有押一赢三十的有利可图为诱饵,吸引了大批人上当受骗,因此为害极广。凡流行押会的地方,请神弄鬼、封建迷信活动猖獗,以致生产荒废,盗贼四起,祸国殃民,危及子孙后代。 宝清地方出现...
«
1
2
...
8550
8551
8552
8553
8554
8555
8556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