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八节 社会新风
第八节 社会新风 自1949年开发以来,已有22个民族的建设者,先后汇聚林区,人们同心同德,艰苦创业。形成了50年代团结互助,温馨和谐的良好风气。 60年代后,掀起了学雷锋的热潮,涌现出一大批好人好事,尊老爱幼、扶困救危、舍已为人、廉洁奉公、拾金不昧在全市蔚然成风。广大青少年组成的“送温暖小组”...
第一节 方言
第四章 方言·谣谚第一节 方言 伊春方言属北方方言,接近普通话。与普通话比较,语法差别不大,词汇微显有别,语音有明显差异,特别是声调,差别更大。 语法、词汇方面,本志从略,只将语言方面的差别书录。 一、声母 ①z与zh,c与ch,s与sh, ②r与y,r与l; ③b与p,d与t,j与q,...
第二节 劳动号子
第二节 劳动号子 伊春林区在实行机械化作业以前,抬木劳动多集中在贮木场和山中楞场,尤以贮木场为最多。各种作业劳动方式不同,其“劳动号子”也大不相同,如:赶楞、拽大绳、抬木归楞与装火车等均具有不同的唱词和曲调。“劳动号子”的歌词大多是根据实际劳动中可遇到的情景即兴编创的,其内容是以指挥每个具体劳动步...
第三节 谚语
第三节 谚语 一、林区生活谚语 迷山查看树墩,年轮南松北紧。 转向看树皮,北粗南面细。 迷路见岗不上去,见沟顺水流。 风口飘雪地,不能打小宿。 宁绕十里远,不走一步险。 易看对面岗,难瞅上下坡。 远看一趟山,近瞅百道岭。 山多高、水多高,要喝水,顺沟找。 山上都是宝,看你找不找。...
第四节 民间传说
第四节 民间传说 伊春林区民间传说,以早期传说居多。其内容除山区劳动生产之外,还与当年抗俄、抗日斗争密切相联。据市文联搜集,至1985年,列入目录者已有百余篇。 一、大青山传说 紧挨着带岭有座山,山上山下长满了百年柏柳、千年古松。传说很久以前,山脚下住着几十户人家,靠狩猎、采参谋生,日子虽然贫...
第一节 职工生活
第五章 人民生活第一节 职工生活 解放前,林区工人在日伪势力和封建把头的双重统治下,经常过着食不裹腹、衣不蔽体的生活。当时流行的歌谣:“四处是山,中间是天,一把大斧一把锯,终年在深山,吃的是橡子面,穿的是麻袋片,要想糊住口,就得拿命换”。是工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建国后,在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工...
第二节 农民生活
第二节 农民生活 解放前,本区农民一般为“半年糠菜半年粮”,若遇灾年糊口也无法维持。 解放初期,镇郊农民种粮自食,并零星向林业工人供应蔬菜。以种粮豆作物为主的远郊农民,多出售余粮。此时,农民主食多为玉米子、玉米面,春节蒸“粘豆包”,个别农户自家宰杀年猪,尚可吃到大米、面粉。加之农闲入山搞短期副业...
第三十篇 人物
第三十篇 人物 在伊春建置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英雄的林业工人,常年奋战于大森林中,用他们辛勤的汗水和对事业的无限忠诚,为林区的振兴贡献出了智慧和力量。各级干部为林区改革和代代后继有林,奉献了全部心血。各界闻人,为林区之腾飞,人民生活之幸福,把精力全都无私的献给了林都——伊春。尤其是...
祁致中拼音:qi zhi zhong
第一章 烈士祁致中拼音:qi zhi zhong 祁致中,原名祁宝堂,报号“明山”。1913年生,祖籍山东省荷泽市曹家庄。1931年迫于生计闯关东,于吉林省依兰县东部驼腰子金矿(现属黑龙江省桦南县)当工人。 1932年2月,日本侵略军占领了驼腰子金矿后,对采金工人加紧监管与盘剥。1933年6月...
车临镐拼音:che lin gao
车临镐拼音:che lin gao 车临镐。1921年生,朝鲜平安北道人,朝鲜族,中共党员。1926年,随父至铁骊董凤祥屯(今双丰镇光明村第四村民小组)。 1945年,一股土匪串到董凤祥屯,绑架屯民朴顺贞等群众7人,为救乡亲,他至邻村约众数人,携武器打散土匪,保护了屯民安全。1946年,参加中国...
袁天礼拼音:yuan tian li
袁天礼拼音:yuan tian li 袁天礼,1915年12月生,四川省南江县三区兴龙寺村人。从小放牛、砍柴、没上过学。1932年8月,投身革命。 他参加革命后,经历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参加过长征、百团大战和淮海战役。他作战勇敢,出生入死,一往无前...
毕德育拼音:bi de yo
毕德育拼音:bi de yo 毕德育,1917年生于河北省灵寿县,贫农,父亲和哥哥靠打铁谋生。由于生活艰辛,父和哥先后死于痨病。1933年,16岁的毕德育同邻居一起,到晋南风陵渡火车站当铁路工人,靠微薄收入养活全家。当工人时,接触中共地工人员,参加了党的外围组织。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参...
杨景福拼音:yang jing fu
杨景福拼音:yang jing fu 杨景福,1888年生,辽宁省安东县(今丹东市)人。少时家贫,11岁给地主放猪,16岁上山放蚕、种地。他心灵手巧,在给地主当长工时,自务、偷艺学了画匠手艺,从此便以“半农半艺”养家糊口。 1945年,东北光复后,全家迁居佳木斯。1947年11月,响应东北人民政...
王国峰拼音:wang guo feng
王国峰拼音:wang guo feng 王国峰,1907年生于辽宁省锦西二区。少时只读2年书,木匠出身。1929年后,于锦西王家沟、通辽北城、沈阳小北门、吉林桦甸做木工。 1951年到翠峦河作业所当木工。1954年调翠峦林业局和平车间当木工。工作中,他看到流送水闸不安全,便引起了他的思考。经过几...
万明久拼音:mo meng jiu
万明久拼音:mo meng jiu 万明久,1934年生于辽宁省营口县一个贫农家庭,初小文化。1952年参加工作。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以来,历任工组长、车间生产调度、副主任、主任、生产科调度、副厂长、革委会常委和生产部主任职务。曾21次被选为先进生产者,5次出席伊春市先进生产者代表...
«
1
2
...
8979
8980
8981
8982
8983
8984
8985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