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五节 文教卫生
第五节 文教卫生 教 育 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县有85%的文盲,适龄儿童入学率只有10%左右。经过40年的建设,教育事业发展比较迅速。1989年共有各类学校403所,比1949年的139 所增加1.9倍;在校生95 690人,比1949年的7 787人增加11倍;适龄儿童入学率达 98.5%。各类学...
第七章 友谊县
第七章 友谊县 友谊县建县时间较短。它的前身是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由苏联政府援建的机械化国营友谊农场。1955年建场,1960年开始建县。30多年来,经历了场、县、人民公社、生产建设兵团等多种体制的变革。现为中国规模最大的机械化农场,是黑龙江省农业垦区实行政企分设的改革试验区。
第一节 建置沿革
第一节 建置沿革 1954年,国务院决定接受苏联政府的援助,在集贤县东部三道岗地区建设大型机械化谷物农物。1954年勘测设计,1955年开荒兴建,1956年建成。为了纪念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国务院命名为“国营友谊农场”,受农业部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的双重领导。1958年10月,经黑龙江省批准,将集贤...
第二节 自然环境
第二节 自然环境 友谊县位于三江平原中部的沼泽地边缘,在北纬 46°28′~46°59′、东经131°29′~132°15′之间。 东与宝清县为邻,西与集贤县接壤,南靠双鸭山市,北临富锦市。县城距佳木斯 154公里。处于松花江第二阶地,西南和完达山脉相接,北部除残丘(双山、别拉音山)外,都是广大平...
第三节 经济建设
第三节 经济建设 农 业 友谊县主要农业产品有小麦、大豆、玉米、水稻及杂粮等。尤以小麦、大豆蜚声中外,年产麦豆 1亿多公斤,是国家北方旱粮基地之一。农业机械设备先进,在国内享有盛名。1989年,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3.4万千瓦,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 462台、联合收割机430台、大型喷灌机100台、...
第四节 城乡建设
第四节 城乡建设 友谊镇是友谊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经过多年的建设,县镇已初具规模。1989年,全镇有人口2.5万,其中非农业人口2.2万。镇区面积9.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5.2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0.7平方公里,仓库用地0.2平方公里,生活居住用地2.1平方公里,其它用地2.2平方公里。 19...
第五节 文教卫生
第五节 文教卫生 友谊的中小学教育事业始于1955年春。当时在总场部及一、二、四、五分场各设小学 1所,学生224名,教员 7名。1957年有小学8所(其中含初中班3个),学生625名,教员22名。1959年,随着辖区扩大,境内共有小学57所,学生6 739人,教职员工215名。 1966年有小学...
第八章 宝清县
第八章 宝清县 宝清县建于1916年。建县初期,人烟稀少,交通闭塞。“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宝清曾是抗日游击根据地。东北抗日联军以完达山脉为屏障,依靠三面靠苏联的有利地理条件,屡创侵华日军,一大批抗日烈士的鲜血洒在这片土地上。抗日战争胜利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完成了土地改革,...
第一节 建置沿革
第一节 建置沿革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古人类在宝清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据古籍记载,商周时期为肃慎居地;汉晋时期为挹娄;南北朝时期为勿吉;隋时为靺鞨黑水部;唐初为黑水都督府所辖,后为渤海国怀远府辖境;辽为东京道五国部地;金为上京胡里改路;元代归辽阳行省水达达路胡尔哈万户府管辖;明初归辽东指挥使司,永乐...
第二节 自然环境
第二节 自然环境 宝清县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在东经131°14′16″~133°29′48″、北纬 45°47′8″~46°53′55″之间。北以七星河为界与双鸭山市、友谊县、富锦市为邻;东与南以七里沁河、完达山脉分水岭与虎林县、密山市相连;西以完达山那丹哈达岭为界与七台河市、勃利县、桦南县相接。总...
第三节 经济建设
第三节 经济建设 农 业 宝清是黑龙江省重要的农业县份之一,也是三江平原著名的麦豆产区。1904年(光绪三十年)开始放垦。 1916年建县后,移民日增,荒原开垦加快。在旧中国由于封建制度的束缚,开发进展缓慢,特别是遭受日伪的掠夺和破坏,致使田园荒芜,民生凋敝。新中国成立初期,只有耕地49.3万亩,...
第四节 城乡建设
第四节 城乡建设 80年代以来,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加强了城市建设,县城新修了三条柏油路,总面积79 292平方米。兴建街头雕塑小品 52处,安装路灯500盏。全县整修主次干道113公里。156个村屯道路实现砂石化。县城集中供热管道7.5公里,供热面积 40万平方米。万金山烈士陵园、马鞍山公园、幸福...
第五节 文教卫生
第五节 文教卫生 教 育 1989年,全县有中学51所(初中46所,高中3所,完全中学2所),在校生22 421人(初中18 659人,高中 3 762人);小学 247所,在校学生49 883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已达98.7%,其中县城为99.3%,农村为98.6%。办学条件日益改善。近年来,...
第九章 抚远县
第九章 抚远县 抚远县地处祖国最东北角的边境上,是祖国最早见到太阳升起的地方。英雄的东方第一哨的战士们守卫在边防线上。抚远盛产各种江鱼,并以特产大马哈鱼、鲟鱼、鳇鱼等名贵鱼类而蜚声国内外。解放前,抚远人烟稀少。到处是荒凉沉睡的黑土地。本世纪后半叶随着人口的增加,荒原渐次得到开发,经济文化事业始有发...
第一节 建置沿革
第一节 建置沿革 早在 6 000年前,抚远地区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经考古证明,最早在抚远地区居住的居民是肃慎人的先世。公元前11世纪初,肃慎人便同中原王朝建立了联系,并臣服纳贡。其后在唐、宋、元、明、清各代,均在中央政权管辖之下。1909年(宣统元年) 3月,清政府于依力嘎地方(即今抚远镇)...
«
1
2
...
9229
9230
9231
9232
9233
9234
9235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