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书 渔业产生
第八章 渔业第一书 渔业产生 一、江河捕鱼 民国时期,乌佛两县,因民户稀少,专业捕鱼户不多,只有部分居民在空闲时间用挂网或食钩捕鱼,产量不高。乌云县民国14年(1925年)产各类鱼16350公斤,大部分自产自销。因水上作业人员少,黑龙江和泡沼的水质清澈寂静,人们几乎垂手可得,加之交通...
第二节 工具与方法
第二节 工具与方法 建国前,渔民的捕鱼工具和捕鱼方法很落后,有的用鱼叉在河里叉鱼;(1947年仁和村张明山在乌拉嘎河一夜之间曾叉鲑鱼70多条)有的用麻绳和棉线织成大拉网、小挂网捕鱼;有的用柳条编成鱼罩罩鱼,须笼困鱼;有的用粗柳条编成箔在河沟口或江岔子挡鱼;冬季则多在江上打冰眼下控网挂鱼。 ...
第三节 管理
第三节 管理 一、渔政管理 建国初期,无渔政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对水域环境污染和酷捕乱搭,捕杀产卵亲鱼和经济幼鱼无人管理。1976年建立水产公司和水产管理站,负责监督检查渔业法规的贯彻执行,审核发放渔业许可证,维护渔业生产秩序,处理纠纷,收缴渔业管理兼,办理奖惩事宜。 (一)渔业...
第九章 乡镇企业
第九章 乡镇企业 1978年根据黑龙江省《关于加速发展社队企业的决定》、县政府设立社队企业管理科。1979年11月,改称社队企业管理局,定编制6人。下设社队企业洪销处,定编4人。1980年5月改称供销公司,人员最多时达到18人(包括待业青年)。该公司成立头两年,经营方向对头,管理得当,做有盈利。...
第一节 护岸
第十章 水利第一节 护岸 黑龙江右岸嘉荫景段经历年洪水冲刷,片库、国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段有7处。即朝阳镇、乌云、雪水温、王家店、常家屯、保安屯和马连站。为保护国土,从1963年开始修筑护岸工程。到1985年,先后治理了朝阳镇、乌云、向阳、雪水温4处,共护岸长1·6万米,完成土石方98万立方...
第二节 堤防
第二节 堤防 县内大部分村屯,耕地分布在黑龙江沿岸,由于地势低平,一遇较大洪水即部分被淹,造成房屋倒塌,农业绝产或严重减产,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很大困难。 为保护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安定民心,建设边疆,1958年在洪峰到来之前,县委、县人委组织县直和朝阳镇内职工、居民,...
第三节 农田水利
第三节 农田水利 农田水利建设始于1957年建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之后。1958和1959两年,先后利用太平东河修筑朝阳灌区;利用西北岔河修筑兴农灌区,并打土井37眼,预计有效灌溉面积为1575亩,均未受益。同时还治理易涝面积6300亩。 1963年保兴公社组织兴农、仁会、三合3个...
第四节 机构、队伍
第四节 机构、队伍 1955年在农业科配水利干部两名。1957年黑河水利局派12名技术干部来嘉荫县作经济调查,次年全部调给嘉荫县,成立水利勘测队,配队长1名,技术员6名。 1961年精减机构,撤销水利勘测队,技术人员全部调出。 1964年省批准朝阳护岸工程,组建水利工程队,又调回...
第一章 综述
第五篇 工业第一章 综述 早在19世纪70年代,嘉荫河流域的金沟就有民间采金。光绪十九年(1893年),漠河金矿接办人袁大化创办观音山分厂,雇佣工人用手工方式生产黄金。这是嘉荫地面最早的工业生产。 民国5年乌云设治后,温河镇、宝兴镇、朝阳镇先后办起了铁木、酿酒等手工业作坊。民国15年...
第二章 生产关系变革
第二章 生产关系变革 解放后,县人民政府对私营工业实行保护和发展生产的政策,使伪满频于破产的私人油坊、铁匠炉以及其它手工业作坊的生产得到恢复。建国后,党和政府对私营手工业采取“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政策,使企业内部的雇佣关系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由于政策正确,1951至1954年私人合资陆续办起...
第一节 煤炭工业
第三章 能源工业第一节 煤炭工业 嘉荫景褐煤资源丰富。现正在开采的只有嘉荫煤矿。 嘉荫煤矿原名乌云煤矿,是县工业局隶属的全民所有制企业。位于乌云镇西南15公里处。早在1958年逊克县在此设立乌云煤矿,组织近百人进行露天采掘,年产量万余吨。因经营亏损,于1963年停产。1966年春随富...
第二节 电力工业
第二节 电力工业 建国后,县政府对发展电力工业做出很大努力,使电力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先后经历初办小型火电厂、林业电网供电、县自办水电、火电联网供电四个阶段。 一、机办小型发电厂 1955年佛山县联合加工厂用35马力锅驼机带动7千瓦交流发电机,供110伏电。1957年春改为3...
第四章 机械修造工业
第四章 机械修造工业 嘉荫县建国前没有机械修造业。1959年秋,双河农场购进3台苏制农用拖拉机,同年办起嘉荫县农具机械厂,为本县机械工业之始。70年代曾制造过大豆疏苗机、粉碎机等,但没有形成生产能力,一直以农机具、汽车修理为主.现在有县农业机械修造厂、乌云、保兴、向阳、常胜四个乡农机修配厂,...
第一节 嘉荫县农业机械修造厂
第一节 嘉荫县农业机械修造厂 嘉荫县农机修造厂是农机局所属全民所有制企业。1957年从县联合加工厂的修理车间分出,当时定名农具厂,为独立核算企业。设备仅有一台手摇八尺皮带车床,一套供炉工具。1958年县财政投资3万元,修建砖瓦结构厂房,厂内设有金属加工、铸造和本型3个车间。1959年12月1...
第二节 乡镇农机修理网点
第二节 乡镇农机修理网点 全县农机具修理,大修以县农机修造厂为主,乌云、保兴、向阳、常胜四个乡镇农机修配厂主要承担中小修任务。 乌云镇农机修配厂建于1965年,其前身是全民所有制的富饶机耕队。拖拉机下放到大小队后,便转为农机修配厂。该厂现有职工25人,拥有固定资产28万元,1985年完...
«
1
2
...
11694
11695
11696
11697
11698
11699
11700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