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造林
第二节 造林 一、四旁绿化 乌、佛两县设治初期建居民住宅多址于丛林边缘,勿需造林。民国13年(1924年)黑河道尹公署曾下个植树造林,但乌云设治局并无植树行动。直到民国20年(1931年)乌云县在城西造5亩林,树种红松、白杨,由公安局专责管理,日寇入侵时此林就毁了。 伪满时期也提...
第三节 护林防火
第三节 护林防火 一、预防措施 建国后,全县历年3月16日至6月15日为春季防火期,9月15日至11月15日为秋季防火期。每年防火期前,县委县政府都要发出护林防火的指示或布告,层层召开会议,布置防火工作由各级政府主要领导人组成护林防火指挥部或领导小组。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和发动群众,制定各项...
第四节 林场
第四节 林场 嘉荫县林业局辖5个国营林场。 一、马连林场 马连林场建于1964年,场址位于保兴乡行政区内,临黑龙江,距乡所在地20公里。该场经营管理面积121446亩,其中有林地面积95025亩,宜林地面积19995亩,林木蓄积量699880立方米。当年有职工94人,大牲畜24匹...
第五节 机构、队伍
第五节 机构、队伍 一、机构 民国时,乌云、佛山两县没设林业管理机构。1937年伪满县公等产业股分管林业。 建国后,于1951年设农林科。1953年分设林业科和农业科。1959年林业科改称林业局,1963年又改称林业科。 1956年勘测选位,借调干部27人,在乌伊岭、嘉荫...
第一节 畜禽饲养
第六章 畜牧第一节 畜禽饲养 一、大牲畜 解放前,乌、佛两县劳动人民长期以大牲畜作为农副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的主要动力,比较重视饲养。除地主、富农饲养较多耕畜外,一般农户也都饲养一两头耕畜。有的机关、军队也养马,鄂伦春民族户户养马。据日伪统计资料记载,伪满康德2年(1935年),乌云县有...
第二节 品种改良和繁殖
第二节 品种改良和繁殖 马:建国前多为来自苏联和日本的混种马,经当地农民选育。乘挽兼用,适应性较强。 建国初期县境混种马平均体高在150公分左右,体长158公分,胸围173·5公分。挽力在土路两轮铁车500公斤/10小时。 1953年贯彻“就地繁殖”为主的方针,畜牧部门每年在配种...
第三节 疫病防治
第三节 疫病防治 建国初期,猪、鸡时有疫病流行,大牲畜疫病较少。1955年发现马“腺疫”,马驹出生两个月至8岁期间易受感染。1956年春新发生产队从外地购迸一批马,因检疫不严,带入阳性鼻疽病。夏锄时经县兽医站检疫员发现,全大队已有阳性疑似鼻疽病马5匹。当时对病情的危险性认识不足,没有采取任何...
第四节 畜牧场
第四节 畜牧场 1960年8月建立地方国营嘉荫县畜牧场,场址在大同村。职工最多时40人。养猪120头,鸡1000只。兼营农业、副业、渔业生产。到1962年有马5匹,役牛2头,鹿2只,四轮车1台,胶轮车1台,双轮单铧犁2台,耕地97亩。总收入14559元,支出17766元,亏损3207元。19...
第五节 机构、队伍
第五节 机构、队伍 民国期间,乌云、佛山两县没有畜牧专业机构和畜牧枝术人员。 伪满时期,乌云县在兴农合作社内设畜牧系,有两人管理畜牧专业;佛山县在行政科产业股内设畜牧系.只有一人管理畜牧行政。牲畜疫病治疗和劁骟由村土兽医处置。 建国后,从1953年开始在农业科内设配种技术员。1954年成立...
第七章 副业生产
第七章 副业生产 民国时期,乌、佛两县农户多以经营山产、水产为主,兼营农业。生产项目主要有拣木耳、狩猎、捕鱼、养蜂、采金等。产品或用以换取日用品维持生计,或向外地销售。 伪满时期,两县的农业生产有所发展,但传统的副业生产,如打烧柴、拣木耳、狩猎、捕鱼等项收入,仍占很大比重。 解放...
第一节 木材生产
第一节 木材生产 建国前,农民搞林业生产主要是打、卖烧柴。每年冬季农村主要劳动力多数都上山打烧柴,除自用作燃料外,开江后出售给航行在黑龙江上的船只。据伪满乌云、佛山两县《事情》记载:伪满康德元年(1934年)乌云县出售烧柴4515沙申①、每沙申售价3元,共收入13545元。佛山县出售烧柴25...
第二节 山产品采集
第二节 山产品采集 解放前,采集的品种主要是木耳、蘑菇。据伪满《黑河省政汇览》记载:乌云、佛山、逊河3县出产木耳最多。农民每年各季都上山伐柞树,或用采伐木材剩余的树头、枝丫培植水耳场,到夏秋雨季进山采摘木耳。有的木耳场场主与采摘者签定合同,接采摘数量对半分成。生产的木耳,除少量自食或就地销售...
第三节 狩猎
第三节 狩猎 解放前,乌、佛两县除一部分专业户和鄂伦春民族常年从事狩猎生产外,农闲季节农民也入山狩猎,出卖皮张,动物肉多自食,少量出售。据民国20年(1931年)统计资料记载:当时乌云县有猎户105人。两县盛产灰皮、元皮、兔反、狼皮、獾皮、狍子、狐狸皮。猎取虎、鹿、犴、熊、獐子、猞狸、水獭、...
第四节 养蜂
第四节 养蜂 嘉荫县蜜源比较丰富,解放前就有部分农户养蜂。民国20年乌云县有养蜂户8家,年产蜂蜜250公斤左右。 建国以后,养蜂事业逐渐有所发展。50年代初期,有部分农民和职工个人放养。1956年以后,实行个体养和集体养相结合。1960年全县养蜂91箱,年产蜜700公斤;1967年至1...
第五节 家庭副业
第五节 家庭副业 解放前和建国初期,农民从事家庭副业主要是养猪、养禽和经营园田地,种植蔬菜、黄烟、线麻等,产品自食自用之外,出售一部分。 1956年农民普遍加入合作社,强调社员都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发展集体经济,对社员家庭副业有所限制。1960年,贯彻中共中央制定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
«
1
2
...
11693
11694
11695
11696
11697
11698
11699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