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土地开发
第三章 种植业第一节 土地开发 温河镇土地为焦宝善、胡维臣从黄县、拖县招徕乡民开垦;朝阳镇土地多是为采金工人及卡伦官兵种植蔬菜开垦。以后直鲁灾民不断迁入,开荒面积逐渐扩大。乌云县设治时(1916年)有熟地200余垧(每地为8000平方米),主要分布在温河镇、同河镇、上道干、双河镇、雪水温、...
第二节 作物
第二节 作物 一、粮食作物 民国初年,乌云、佛山两县种玉米、谷子最多,麦豆次之,高粱又次之。民国10年(1921年)以后,麦类、谷子、玉米增加,水稻有所发展,高粱逐渐减少。到民国17年(1928年)以后,小麦、大豆占绝对优势,其它作物很少。据乌云设治局民国17年各种作物调查表记载:小...
第三节 耕作制度
第三节 耕作制度 全县地处温带北部,每年种植一茬庄稼,即一年一熟。 解放前主要采用传统的耕作制度,开荒后第一年多种小麦或大豆,连作二三年后再播种玉米、谷子或杂粮,七八年后地力减退,实行休耕二三年。地力恢复后,再重新耕种。建国后,休耕土地逐年减少。 轮作制度,1966年以前多实行“...
第四节 栽培技术
第四节 栽培技术 解放前全县长期不以农业为主业,农作物栽培技术比较落后。垦荒后,有的当年不耙,就在垡块上掩种大豆,让土壤自然风化。第二年耙地,又多用钉齿耙拉几遍就播种,土地熟化很慢。 春播整地多不细,有的茬子不刨不接就播种。大麦、玉米、大豆多用大垄扣种,小麦用对犁种小垄,谷子多耖种,只...
第五节 植物保护
第五节 植物保护 植物保护,除加强田间管理,控制条草危害外,主要是防治病虫害。县内危害农作物的主要病害有小麦疽病、散黑穗病、腥黑穗病、赤霉病、根腐病;大豆线虫病、菌核病、灰斑病;玉米黑粉病,谷子白发规黄瓜霜霉病;以及70年代后越来越多的毒麦。虫害主要有玉米螟、蚜虫、粘虫、大豆草地螟、食心虫、...
第六节 肥料
第六节 肥料 建国前,全县农村很少施用粪肥,不重视粪肥建设。各家积存的人、畜粪便,有的施用在房前屋后园田里,有的则运到村外扔掉。 建国后,在党和政府的号召下,广大农民逐渐开始施肥,注意粪肥建设。初期,多把性畜粪便堆积起来,发好捣细,施用在菜田和玉米地里。1954年开始。随着农村互助合作...
第七节 种籽
第七节 种籽 建国前,全县农作物品种混杂,产量低,质量差,抗灾能力不强。如小麦几乎年年遭受程度不同的黄疽病危害,重灾年份绝产。 建国后,从50年代起重视种籽建设,使农作物的品种逐步改良,到70年代以后基本实现良种化。 一、品种改良 1954年开始引进、推广优良品种。小麦有农...
第八节 土地管理
第八节 土地管理 民国5年(1916年)乌云设治时,设治局统管开荒放段。1929年乌云、佛山升为县后由第一科掌管地契审定发放和土地官司的处理。凡领荒者到主管部门申请批准,领取契约书,以此承认个人所有权,并受法律保护。 伪满统治时,1932年规定山林、矿山、草原、荒地 、湖泊为国有;庙宇、公...
第九节 经营管理
第九节 经营管理 1954年试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时,各社就抓计划管理、劳动管理、物资管理和财物管理。计划管理分年度生产计划、季节生产计划、小段计划;劳动管理根据社员劳力强弱与技术特长划分生产小组;各项农活有定额;物资管理,建立专人负责制,牲畜饲养使役、农具保管等确定专人负责;财务管理实行民主...
第十节 国营农场
第十节 国营农场 一、双河农场 双河农场原为1958年建立的劳改农场。场址设在增产屯附近。当时有职工84人,耕地1170亩,马拉播种机1台,割草机1台,双轮单烨犁4台,畜力车7台(其中胶轮车3台),马22匹,牛8头。建场后连续两年遭受黑龙江洪水灾害,耕地全部被淹,靠冬季槁生产自救,入山...
第一节 农机具
第四章 农业机械第一节 农机具 自农业开发以来,农民沿用的传统农具有:整地用铁锹、创搞、拉子、丁齿耙、水耙;播种用木犁、耕耙、点葫芦、水磙于、锄头、创锹;中耕用锄头、镐头、水犁;收割用镰刀、钐刀;脱谷用链枷、石磙子、本杈、铁杈、木铣、耙子、推耙、扫帚、扇车;粮米加工用石臼、石碾、石磨;运输...
第二节 农机管理
第二节 农机管理 1958年各公社推选出有一定文化程度、出身好的青年社员40人,送去黑河农机训练班学习农业机械技术。1961年县农机局又举办一期农机训练班,参加23名学员,培训了50天,为全县农机事业发展准备了技术骨干。 1962年,成立嘉荫县农业机械技术总站,下设保兴、朝阳、稻田3个...
第三节 机械化作业程度
第三节 机械化作业程度 随着农业机械的逐渐增多,全县机械化作业程度不断提高。田间作业综曾机械化程度,60年代初20%,70年代初40%左右,到1982年已达70%以上。其中机耕面积333447亩,占可机耕面积的90%;机播面积331600亩,占总播种面积的89·5%;机械中耕面积114970...
第四节 机构、队伍
第四节 机构、队伍 1958年7月开始配备2名农机管理人员,在种籽站开支。1959年8月增加到3人,人员开支由种子站转到农业技术推广站。同年10月设立农业机械局,编制5人。1961年增加到10人。1962年5月撤销农业机械局,成立嘉荫县农业机械技术管理站和朝阳、保兴、稻田3个公社村耕队,总编...
第一节 采伐
第五章 林业第一节 采伐 一、木材生产概况 民国期间,乌、佛两县仅在沿江杨、柞、桦混交林中打烧柴,砍伐柞树做耳园,采摘木耳,别无林木生产。民国14年(1925年)9月,省长公署调查员杨克勤曾建议“乌云设治局成立‘采木公司’,或由官办;或招商股,体能取用有节,不至为害林木,以兴地面而裕...
«
1
2
...
11692
11693
11694
11695
11696
11697
11698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