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机构队伍
第三章 粮食第一节 机构队伍 1949年春佛山区设财粮助理员,粮食购销业务由供销社兼管。 1951年2月,县政府设财粮科,同时成立佛山县粮栈。 1955年2月成立粮食科,撤销佛山县粮钱。翌年没粮食购销公司,有职工9人。 1957年4月,粮食科改称根食局,撤销购销公司,成立...
第二节 粮食征购
第二节 粮食征购 民国时期、乌、佛两县每年都从哈市、富锦购进粮食,民国18年购进面粉25万公斤,民国19年购进面粉30万公斤。伪满时期粮食仍不能自给,1935年购进白面1210袋(每袋20公斤)、大米1550公斤。 1941年后统一由伪兴农合作社强迫农民交粮。 建国初期,国家只征收公粮...
第三节 粮食销售
第三节 粮食销售 民国时期,由私人商号经销粮食,18年(1929)、乌云县城(旧城)秀记商号出售粮油,单灯罩(乌云)云泰和商号出售粮油。夏季也有哈尔滨、佳木斯、黑河、萝北的商人运来粮食出售。乌云县年销啻粮食达25万公斤左右。民间时有私自将粮食销往俄境,当时黑河市政训令限制民间私运粮食出境。 ...
第四节 储藏调运
第四节 储藏调运 一、储藏 民国和伪满时期乌云、佛山两县都设有义仓储粮,以备荒年。民国20年初乌云县将义食粮全部放给居民,仍不能解决不灭后的饥荒。平时输入的粮食采用堆放苦盖的办法储藏。 建国初期,在乌拉嘎金矿局、保安村的板仓库和佛山区供销社仓库储存短期销售的粮食,各村交的公粮,大...
第一节 边境贸易
第四章 对外贸易第一节 边境贸易 乌云设治前,境内商民与俄民间交易异常频繁。各屯镇均有渡口,设专人摆渡,过江人只要说明理由,持渡江小票即可过去。1862年清政府同沙俄政府议定《陆路通商章程》十二条,规定两国边界贸易在百里内均不纳税。民国3年(1914年)俄国政府始规定华商过境交易每人缴纳7...
第二节 外贸收购
第二节 外贸收购 1949年至1976年,县内对外贸易商品,如松籽、白瓜籽、皮张等,一直由县供销社经营,每年出口数量很少。 1977年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外贸科,下设外贸收购站,科站合一。当年全县出口商品仅有蕨菜1·47吨,飞龙77只,熊掌11·5公斤,总销售额9900元。翌年出口商品品种...
第一节 购销
第五章 物资第一节 购销 国营物资企业是经营国家统配的一类物资,国务院各部管的二类物资以及地方管的三类物资,对城乡经济建设需要的金属材料,建筑材料、机电产品、化工产品、煤炭、木材等物资实行有计划按比例统一分配的部门。50年代统配物资由县计划委员会分配指标,由商业部门负责供应。 196...
第二节 管理
第二节 管理 从1956年开始,由县计划委员会对统配物资实行计划管理。1960年建立物资仓库,设会计、出纳、仓库保管、调运等7人,具体办理物资采购、调运、出入库保管、财务、统计等业务。 1961年设物资局,对外称物资公司,政企合一,在财务管理上受省、市物资部门直接领导和监督,盈亏向当地...
第一节 机构
第九篇 工商物价第一章 工商管理第一节 机构 1953年成立工高科。1956年改称商业科,内设1名专职干部做商政工作。1960年在计委内设2名干部抓工商行政管理。1962年又在商业科内设工商股,配1名专职干部。1964年设工商行政管理办公室,与商业科合署办公。“文化大革命”期间,取消了工...
第二节 市场管理
第二节 市场管理 建国前后,农村的农副产品运往乌拉嘎金矿局交易,基本上无人管理。1953年由工商科管理市场,贯彻统购统销政策,限制统购统销物资上市和投机倒把行为。 1960年至1966年,主要管理一类物资和二类物资,没完成派购任务不准上市。“文化大革命”时期,规定“五个不准”:即国家统...
第三节 企业登记
第三节 企业登记 为保证工商企业合法经营,取缔非法活动,维护生产和市场秩序,1953年工商科开始对不同所有制的工商企业进行登记。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之后,停止工商企业登记.1963年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工商企业登记管理办法》,对国营、合作社营和个体工商业户进行重新登记。“...
第四节 合同商标管理
第四节 合同商标管理 商标注册工作,仅在1979年搞一项“边城白酒”注册商际。至于经济合同,县工商管理机构建立以后只限于凋解和仲裁、1984年才正式参与财、销双方经济合同的签订和签证工作,两年共签证经济台同1059份,金额达922·3万元,合同履行1052份,金额749·8万元。(见附图)@...
第一节 物价变化
第二章 物价管理第一节 物价变化 民国时期,乌三、佛山两县虽与内地比较物价指数上涨幅度不大,但国工农业生产不发达,日用品和生产资料全靠输入。运输线远;运价高,途中损耗大,以及灾情影响,市场情况不稳,虽有商会控制,物价仍逐年上涨。民国3年,乌云设治局棉布每尺两角,盐一公斤一角四分,白面一公斤...
第二节 物价管理
第二节 物价管理 建国初期,由供销合作社;按照国家物资比价规定,进行实物交换,农民用农副产品到供销社换取日用物资。1953年由工商科技国家规定管理物价,市场价格比较稳定。 1957年由县计划委员会兼管物价工作,未设专人。1960至1961年, 经济困难时期,物价比较紊乱,市场猪肉高达1...
第三节 物价检查
第三节 物价检查 从1981年开始,根据黑龙江省政发(1981)70行机要电报通知精神,每年进行一次物价大检查,由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等有关部门组成物价检查团,对商业、供销、粮食、物资、农机、卫生、劳动所务公司等单位和个体商店,饭店进行检查.深入店、站着价格标签是否齐全,货卡是于对位,度量...
«
1
2
...
11699
11700
11701
11702
11703
11704
11705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