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妇幼保健机构
第四章 卫生保健第一节 妇幼保健机构 一、绥化地区妇幼保健所 1989年 8月12日,经绥化地区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了绥化地区妇幼保健所,隶属行署卫生局领导,为科级事业单位,编制8人,与行署卫生局妇幼保健科合署办公。 二、市县妇幼保健站(院) 1952年,在省卫生厅的帮助下,肇东...
第二节 妇女卫生
第二节 妇女卫生 一、接生 全区各县的接生工作,历经了旧法接生、新法接生和科学接生三个阶段。 解放前,由于封建迷信,缺乏卫生科学知识,妇女分娩时全是旧产婆用旧法接生。旧法接生,产婆既无医疗器械,又不消毒,多数产婆还不懂接产技术,不会作产后处理。如遇有难产或产后大流血时,则更是束手无策,毫...
第三节 幼儿保健
第三节 幼儿保健 一、托幼卫生 1956年,各县妇幼保健站(院)会同县妇联、教育科在城乡托儿所、幼儿园开展了托幼卫生工作。全区各托幼组织,普遍建立了“三浴”(水浴、空气浴、日光浴)、“四一” (一人、一巾、一盆、一杯)、清洁卫生、健康检查、预防接种、体育锻炼、膳食管理等卫生保健制度。 1...
第四节 初级卫生保健
第四节 初级卫生保健 一、医学情报中心 1985年,绥化市与世界卫生组织建立了医学情报中心,为绥化地区初级卫生保健的开始。1986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卫生部正式确定绥化市为世界卫生组织初级卫生保健情报合作中心。 1986年 6月,省卫生厅在富锦县召开了《实行健康目标管理责任制学术讨论会...
第一节 机构
第五章 爱国卫生第一节 机构 一、绥化地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暨办公室 1956年,成立了绥化地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与地区卫生局合署办公,1966年撤销。1970年又恢复了地区爱委会及办公室,仍与地区卫生局合署办公。1980 年4月,经绥化地区编制委员会批准,爱卫会办公室...
第二节 爱国卫生运动
第二节 爱国卫生运动 解放后,党和政府特别注重爱国卫生工作。1952年,绥化地区境内各县就掀起了大规模的讲究卫生,粉碎敌人细菌战的爱国卫生运动。各县人民政府广泛发动群众,家家动员,人人动手,消灭苍蝇、蚊子、老鼠,大搞环境卫生,消除病害孳生场所。并组织干部群众观看反细菌战的电影,组建了防疫扑灭...
篇下序
第二十三篇 体育篇下序 绥化地区各市县自清朝末期就有民间自发性的体育活动。民国初期,各县的官办学校开设了体育课,先后开展了体操、球类及田径等近代体育运动项目,并开始举办学校体育运动会。伪满时期,各县体育设施及运动项目较清末、民国年间有所增加,先后召开了全县性的体育运动大会。但参加者仅局限于学校师...
第一节 绥化地区体育运动委员会
第一章 机构第一节 绥化地区体育运动委员会 1956年,全区体育工作由绥化专员公署第二办公室负责。1958年.成立松花江专员公署体育运动委员会,下设群众体育、竞赛、国防体育3个科。1962年,体育运动委员会撤销,在专署第二办公室设体育科。1965年,撤销体育科,体育工作由专署教育局兼管。...
第二节 市县体育运动委员会
第二节 市县体育运动委员会 1957年以前,全区各县均无专门体育领导机构,体育工作由各县教育科(局)兼管。1957年至1958年,各县陆续成立了体育运动委员会,编制2至4人。“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体育机构瘫痪。1972年后,各县体委相继恢复。
第一节 体育课广播操
第二章 课节锻炼第一节 体育课广播操 一、体育课 民国初期,各县官办学校都开设体育课,无教学计划,无专职体育教师,多由班主任兼任,每周2节,名为“体操”。民国17年(1928年)12 月,政府统一了教材及教学制度,体育被纳入教学大纲。各县初、高级小学校基本配备了体育教师,各年级每周均设...
第二节 体育锻练标准
第二节 体育锻练标准 一、劳卫制 1955年,各中、小学普遍推行了劳卫制(《准备劳动与卫国制度》),设立了测验站,确定了兼职测验员。到1957年末,全区共有45 313名中、小学生通过了各级劳卫制标准。其中少年级25804人,一级10 075人,二级 9 434人。 对合格者颁发了劳卫制证章...
第三节 课外体育
第三节 课外体育 建国以来,各地中、小学除上好体育课外,还广泛地开展了各种课外体育活动。项目主要有球类、田径、体操、滑冰及跳绳、踢毽子、荡秋千、棋类、环城跑等。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课外体育活动更加活跃,各中、小学班班都有体育代表队,校校都有田径队、体操队,大部分中学都有篮球队、排球队...
第一节 幼儿体育
第三章 群众体育第一节 幼儿体育 幼儿体育主要以体育游戏为主,开展队列、走步、做操、赛跑、滑梯、转盘和小篮球等多种多样、内容丰富、有趣味的体育活动。 各市、县召开的体育运动会都设有幼儿体育比赛和表演项目。有的市、县每年还专门举办幼儿运动会。通过幼儿体育运动的开展,增强了幼儿的体质。
第二节 职工体育
第二节 职工体育 建国初期,全区各县的机关、学校、工厂、企业普遍开展了职工体育活动。运动项目主要有篮球、网球、乒乓球和象棋等。1954年,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在政府机关中开展工间操和其它体育活动的通知》的要求,全区各级政府机关每天上午、下午都抽出10分钟做工间操。 1957年后在全区职...
第三节 农民体育
第三节 农民体育 建国前,各县民间曾流行着一些传统体育活动。主要有摔跤、赛跑、搿腕子、拔大绳、举重、跳绳、荡秋千、踢毽子等。多是群众做为一种游戏自发开展。 建国后,全区各地农村逐步地开展了有组织的农民体育活动。农业合作化以后,有些社队根据农村的特点,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在社员群众中广泛地开展...
«
1
2
...
12120
12121
12122
12123
12124
12125
12126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