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管理机构
第一章 医疗第一节 管理机构 一、绥化地区行政公署卫生局 1956年,成立绥化专员公署第二办公室,负责全区卫生工作。1958年 8月,第二办公室撤销,成立松花江专员公署卫生局。1962年 5月,专署卫生局撤销,成立专员公署第二办公室。同年1o月,撤销第二办公室,恢复松花江专署卫生局。...
第二节 医院诊所
第二节 医院诊所 解放前,绥化地区境内各县医疗工作,以个体开业医为主,并且多为中医诊所。民国初期,仅海伦、绥化、望奎、庆安、肇州、青冈 6县,就有中医个体诊所40余处,中药店28处。直至民国18年(1929年),在绥化地区境内开始有官办的西医院。 解放后,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院诊所不...
第三节 医疗队伍
第三节 医疗队伍 一、队伍构成 中医 中医传入绥化地区境内各县始于清朝末期。清光绪十年(1884年),中医孙广元由宽城子(今吉林省长春市)迁入明水县境内行医。光绪二十年 (1894年),中医刘占易从奉天(今辽宁省)省来绥化县境内开业行医。光绪二十七年 (1901年),中医姜万生由双城迁来...
第四节 医疗设备
第四节 医疗设备 一、器 械 建国前,全区各县的医疗设备极其简陋,西医除听诊器、注射器外,其他医疗器械几乎无有。 建国后,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全区各医疗单位的医疗器械从无到有,不断增多,日趋齐全。 50年代,全区只有少量的小型 X光机、低倍显微镜、简易手术床、消毒箱等简单的医...
第五节 医疗技术
第五节 医疗技术 一、中医技术 解放前,在绥化地区境内行医的中医,主要有代代相传的世医、儒医及有一技之长的民间医生。如给儿童种牛痘的栽花先生和专治疗疮毒的医生等。行医方式大体有五种:一是开药铺行医。二是在药店坐堂行医。三是在自家行医。也有出师不久医术不高,资金不多无力开药铺而靠卖方子(收诊...
第六节 医疗制度
第六节 医疗制度 一、公费医疗 1952年 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颁布了《国家工作人员公费医疗预防实施办法》。据此,绥化地区境内各县开始实行公费医疗。 为了加强对公费医疗的管理,各县自1952年开始,相继成立了公费医疗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在行政上隶属于县卫生局领导,对外独立...
第七节 医院体制改革
第七节 医院体制改革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区各医疗卫生单位,普遍进行了改革,经历了科室核算、院长负责制、承包经营责任制和治理整顿等 4个阶段。1981年,各医院开始实行以科室为单位的经济核算,医院改革开始起步。1983年,行署卫生局制定了《绥化地区卫生部门改革方案》,各市县卫生局也相继...
第一节 卫生防疫站
第二章 卫生防疫第一节 卫生防疫站 一、绥化地区卫生防疫站 绥化地区卫生防疫站,建于1973年 4月。当时站内设办公室、防疫科、公卫科和检验科,与地区卫生局卫生防疫科合署办公。1974年 6月,绥化地区卫生防疫站被定为科级单位,单独办公。1980年11月,地区卫生防疫站晋升为处级单位...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一、传染病管理 民国16年(1927年) 4月,行政院内政部设卫生司(后改为卫生部),负责全国疫病管理。各县则由公安局负责疫病管理事宜。民国17年(1928年),卫生部颁发了《传染病预防条例》,规定了法定传染病种类及管理办法。绥化地区境内各县的法定传染病有伤寒(副伤寒)...
第三节 地方病防治
第三节 地方病防治 绥化地区共有 5种地方病,即克山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大骨节病、地方性氟中毒和布鲁氏杆菌病。 一、克山病 克山病俗称“吐黄水病”、“攻心翻”、“羊毛疔”,是一种以心肌病变为主要症状的地方病。克山病发病迅速,病情剧烈,病因至今不明,是病区群众的一大隐患。克山病主要分布在绥...
第四节 职业病防治
第四节 职业病防治 一、职业病普查 1963年,海伦县卫生防疫站首先开展了职业病普查工作。当年,共普查了接触铅作业的工人182人,接触粉尘作业的工人226人。发现慢性铅中毒者20人,占 7.2%,职业多发病者33人,占11%。相继各县也都进行了职业病普查。1976年,地区卫生防疫站,在黑龙...
第五节 公共卫生
第五节 公共卫生 一、食品卫生 食品卫生监测 建国初期,各县的食品卫生管理工作,由卫生科负责,县卫生院具体负责检查。1956年,各县相继建立了卫生防疫站,食品卫生工作由防疫站具体负责,对食品卫生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禁止出售腐烂变质食品,宣传和推行食品卫生管理制度。1959年,国家卫生部...
第一节 药品检验所
第三章 医药第一节 药品检验所 一、绥化地区药品检验所 绥化地区药品检验所始建于1977年,当时有工作人员 4人,为科级单位,隶属于地区卫生局。负责全区各制药厂、药品经营企业和医院制剂室的药品质量监测及药政管理工作。 1979年至1981年,省卫生厅连续3年拨给地区药品检验所装备经...
第二节 药品管理
第二节 药品管理 一、毒、麻、剧药管理 解放前,绥化地区境内各县,贩卖毒品、吸食鸦片者颇多。民国时期,政府曾严令禁止种植、贩卖和吸食鸦片,但多流于形式,贩卖、吸食鸦片者有增无减。 伪满时期,各县均设置了官办烟馆,为吸食鸦片者发放购烟证。同时又成立了官办的康生院,名为劝人戒烟,实为鸦片贩卖...
第三节 药品制剂
第三节 药品制剂 建国前,绥化地区境内各县均不能生产西药,中药除少数行医者自采自制外,大部靠外购。 建国后,各县先后建立了制药厂。1958年,各县人民医院、农村公社中心卫生院建立了制剂室。1990年,全区共有医院制剂室45个,其中中药制剂室10个,西药制剂室35个;县城内有30个,乡镇有1...
«
1
2
...
12119
12120
12121
12122
12123
12124
12125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