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四节 群众文艺活动
第四节 群众文艺活动 一、文艺汇演 1965年以前,绥化地区的海伦、绥化、兰西等县的演员,曾多次代表黑龙江省参加东北地区的文艺汇演。 省文化厅,每2年组织1次文艺汇演。绥化地区文化局,每次都抽调各市县骨干演员组成临时代表队参加演出。1956年至1990年,共组织各种文艺汇演10余次。绥化...
第五节 文学创作
第五节 文学创作 一、文学创作活动 绥化地区,清末、民国初、伪满时期,只有少数上层人物、知识分子、爱国志士写点文艺作品。其内容多是风花雪月、才子佳人和忧国忧民之作,部分爱国志士写些爱国爱民和抗日活动的诗文,这部分作品多数流失,少数记载在民国年间各县编纂的志书及日伪政权编的史料中。 清末,...
第六节 文化市场管理
第六节 文化市场管理 1983年 5月,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由地委宣传部、行署文化局、广播事业局、公安局、邮电局和工商局等单位组成绥化地区文化市场管理委员会。设主任1人、副主任5人、委员12人。内设宣传组、检查组和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行署文化局,负责日常全区文化市场管理。与此同时,绥化、海伦、肇...
第一节 化石
第二章 文物第一节 化石 松花江猛犸象化石 1973年8月,肇源县三站公社农民在距地表5米深的粉沙层中发现 1具完整的猛犸象化石。经鉴定属于老年个体,年龄在60岁以上。全长5.45米.高 3.33米,门齿长1.43米。全身骨骼只缺后股骨、胫骨、腓骨、趾骨、前肢的指,大部分肋骨、尾椎骨...
第二节 石玉器
第二节 石玉器 一、石器 细石器 在绥化地区境内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的遗址上,曾发现许多细石器。其原料主要为石髓、玛瑙、燧石、玉石等,采用间接方法压剥制成,常见的有刮削器、切割器、尖状器、石钻、石镞、石叶、石片和石核等。长条形的石叶常镶嵌在骨刀梗上,作为复合工具使用。多数石叶为绿色燧...
第三节 陶器
第三节 陶器 陶鬲 绥化地区境内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遗址上多见陶鬲残片。1974年10月在肇源县白金宝遗址出土了陶鬲数件。现存黑龙江省博物馆。 陶罐 在肇源县白金宝遗址所出土的陶罐,形制较多,尤其桶形罐为典型。这种陶罐多为泥质黄褐陶,器壁较薄,火候较高,质地坚硬,敛口,尖唇外侈,下腹...
第四节 瓷器
第四节 瓷器 瓷罐 1974年秋,肇源县富强公社河北屯于地表 1米深处挖出一瓷罐。瓷罐高17厘米,口径14厘米,底 9.5厘米,短颈,鼓腹,厚圈足微外侈,唇下有双耳,颜色白中泛黄,近底部无釉。双耳着酱色釉,扁部双耳下及腹部各有两条酱色弦纹。从罐的形制特点看,是为辽代器皿。出土时,罐内装有一...
第五节 铜器
第五节 铜器 铜 镜 1983年,肇源县福兴公社供销合作社收废铜收一铜镜,直径8.7厘米,边厚 0.3~0.5厘米,镜面平整光滑,背钮为半球状。图案分成 3部分,最外部为细密短线纹,其内铸有“青盖作镜自有纪,辟去不羊(祥)宜古市,长保三亲利孙子,为吏高官寿命久”铭文一周,内似为禽兽纹。因...
第六节 铁器
第六节 铁器 铁镞、铁矛 1983年 6月,肇源县古恰公社出土了一批兵器,其中,有镖头、铁镞、铁矛等。铁镞1件,刃平,身圆而长,尾部略粗,梃由尾中央拖出,四棱,细长且尖。铁矛共4件,分为两种样式.一为扁刃,身宽而扁,有库;一为四棱刃,平剖面呈菱形,身细且长,有库。 铁蒺藜 1941年在...
第七节 其他文物
第七节 其他文物 一、银 器 清代官印 肇源县出土的一方银质印鉴,印面为正方形,每边长15.5厘米,通高11厘米,印厚2.5厘米。印背有一蹲坐式的虎形大钮。印面铸满、蒙两种文字,右 3行为蒙文,左3行为满文;印背右刻蒙文,左刻满文。印文及印背汉译均为:“管辖科尔沁左翼郭尔罗斯后旗扎萨克...
第八节 抗日时期文物
第八节 抗日时期文物 马蹬 1956年,绥棱林业局五四林场工人在林中捡得铸铁马蹬 2只,一只为日本造,一只为抗联制。均收藏于东北烈土纪念馆。 战刀 1958年,绥棱县农民李木献出保存多年的抗联所用战刀1把,记帐簿(生活流水账)1份及2颗金粒。现收藏于中国军事博物馆。
第一节 古遗址
第三章 古迹第一节 古遗址 三道岗遗址 位于肇源县种畜场西北2.5公里处的略呈南北走向沙土岗(三道岗子) 南坡,南北长500米,东西宽200米的范围内,地表有许多细石器和陶片。其中有石镞、石叶、石片和刮削器等。按遗址的文化特征鉴定,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当属于昂昂溪文化型。 金山遗址 ...
第二节 古城址
第二节 古城址 望海屯古城址 位于肇源县三站乡宏大村(望海屯)西南岗地南部,地势高峻。松花江支流环绕东、南、西三面,形成天然屏障。城址为长方形,方向为南偏东10度,周长2 970 米,城垣现高3米许,系夯土版筑,西墙保存最完好,中部偏南有瓮城,门宽22米,出伸28 米;南墙中部偏西有15米...
第三节 古墓葬
第三节 古墓葬 小东山墓群 位于肇源县兴安乡代龙村小东山屯(亦称刘海屯)东约 300米的大漫岗上。南距“西大海”2公里,东200米处是砖厂。墓群已大半被取土挖掘,现存面积东西长50米,南北宽20米。据其文化特征及墓群形制特点分析,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墓葬群落。 黑岗子古墓群 位于肇源县永...
第四节 古建筑
第四节 古建筑 衍福寺双塔、影壁 位于肇源县民意乡大庙屯内西部。衍福寺建于清初,规模宏敞,寺院依中轴对称,主体建筑群居中,绕过正门影壁,穿过双塔,进入山门殿,然后次第为钟、鼓楼,左、右侧殿,大殿(经堂),东、西藏经楼,后殿。主体建筑两侧的附属建筑,分别建有山门殿、主殿、膳门、僧房。大殿(经...
«
1
2
...
12117
12118
12119
12120
12121
12122
12123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