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五节 盐品经营
第五节 盐品经营 县内食盐为海盐,过去由大连、营口等地盐商到县内贩卖。民国18年(1929年)设立盐仓,为专卖事业,亦称官盐。伪满时期,仍实行专卖,官运官销,其价格为每担(一百市斤)6元,由盐栈专营。伪康德8年(1941年)9月,对盐务实行统制,进行配给。 解放后,盐业统归县粮食部门经...
第一节 经营管理
第六章 物资企业第一节 经营管理 1960年,县人委设立县物资局,并设物资供应站,负责国家经委、各部和盛地、县统一管理的冶金,金属、轻工、化工产品、建筑材料、机电设备、水材、燃料等八类物第七篇商业资的调运供应工作。1963年2月改为县物资综合供应公司。1972年8月改称县物资科,下辖物资、...
第二节 燃料木材
第二节 燃料木材 燃 料 1950年,县成立煤炭公司,隶属县工商科(后改为商业科),主要供应居民生活用煤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生产、取暖用煤。煤源多为鹤岗、鸡西、双鸭山煤矿。因距矿较远,运输线长,加之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生产、生活用煤急剧...
第三节 金属化建
第三节 金属化建 金 属 1980年,县撤销物资公司,成立县金属材料公司(简称金属公司)。负责供应工农业、基本建设、维修用生铁、钢材、薄板、矽钢片、角材、焊接管、无缝钢管等生产材料。1985年,金属公司有批发站2处,商店2家,职工70...
第四节 机电设备
第四节 机电设备 机电设备 1980年,县撤销物资公司,成立机电设备公司(简称机电公司),负责经营二类机械和电工、仪器、仪表、轴承、电机等产品。其中许多产品过去短缺,实行计划供应。1980年后,电工、仪表、轴承等产品敞开供应。19...
第一节 收购加工
第七章 对外贸易第一节 收购加工 县内以盛产大豆著称,产量高,质量佳,为传统的出口商品,1952年起即对苏联出口。1963年后,对欧洲、日本、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出口,主要品种为丰收2、4、6号和紫花4号。其收购、整理与加工...
第二节 出口商品
第二节 出口商品 全县出口商品品种主要有: 大 豆 为县内传统出口品种,因种纯质优,在国际市场上销售量较大。出口对象主要是日本、东南亚地区及西欧各国,年平均出口最1600吨。由粮食部门直发大连、秦皇岛港出...
第八篇 工商物价
第八篇 工商物价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设立商务分会,管理工商企业。 因当时商业网点少,实行自由价格,一些投机商垄断市场,哄抬物价,牟取暴利。民国时期,改县商务分会为县商会,职掌发展工商企业,谋求统一牌价。但因商品来源和成本各异,加之黑市交易盛行,物价涨落无定,波动较大。伪满时期,日本...
第一节 市场管理
第一章 工商管理第一节 市场管理 清末,县内工商业F1渐繁荣,博尔多、拉哈站等地商号不断增多。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设商务分会,办理开、歇业手续和划分业体、登记等事宜。由于商业新辟,市场混乱,投机商人乘机罔积居奇,哄抬物价,欺行霸市,人民深受其害。民国4...
第二节 企业登记
第二节 企业登记 解放初期,企业登记工作由县工商科主管。1949年6月,县工商科对全县工商企业进行首次登记,全县工业企业436家,从业人员2034人,资金24734708元(东北币);商业企业669家,从业人员1599人,资金16436662元(东北币)。 1950年,政务院颁发《私背...
第三节 商标注册
第三节 商标注册 1962年,国家颁布《商标管理条例》,开展商标注册工作。规定凡企业使用的商标,须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注册,以维护商品信誉和保护商标专用权。 1972年,县工商局办理商标注册业务。其程序为:企业申报,县工...
第四节 经济合同
第四节 经济合同 1980年,县工商行政管理局与县人民银行、农业银行联合发出《关于实行合同制若干问题的联合通知》,明确规定了管理合同的范围和人、农两行通过信贷和托收形式管理经济合同的一些具体事项。 1982年3月,县在坚持自愿合理,符合国家计...
第一节 物价指数
第二章 物价第一节 物价指数 讷河县自清代以来,自然经济以农为本,商品流动量小,实行自由价格。民国时期,商业渐兴,商号店铺发展较快,店主商行为避免纠纷,共谋利润,在县商会的主持下,曾谋求统一价格,视为牌价。但因商品运输、保管和经济情况不一,其...
第二节 物价调整
第二节 物价调整 1945年,由生产尚未恢复,经济基础薄弱,物价不稳定。党和政府及时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稳定了物价。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对工农业产品价格有计划地进行调整,逐步提高了农产品的收购价格,缩小了工农产品的剪刀差。 1959年,县人民...
第三节 物价管理
第三节 物价管理 民国时期,县内因商业新兴,无固定的物价管理机构,各类商品的价格多是随行就市,由买卖双方协定价格,如价格争议需商会出面调停。后因商号逐渐增加,县城设有市场,商会始公布商品牌价,并有稽查维护价格涨落。伪康德7年(1940年)县城及拉...
«
1
2
...
12157
12158
12159
12160
12161
12162
12163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