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机构
第九篇 经济调控第一章 计划第一节 机构 1950年10月,计划科成立。1951年6月,计划科改称计统科。1956年2月,撤销计统科,成立计划委员会。1958年,各公社配备计划统计助理。1967年,撤销计划委员会,在生产指挥部内设计统组。1972年2月,恢复计统科。1973年7月,恢复计划委员...
第二节 管理体制
第二节 管理体制 1953年,旗在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期间,对农业、地方工业实行直接计划管理即指令性计划管理,对公私合营企业、私人企业实行间接计划管理即指导性计划管理。1956年,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原来的间接计划管理改为直接计划管理。农业、工业、基本建设、商...
第三节 计划种类
第三节 计划种类 民国16年(1927),泰康设治员马百年草拟《设治局行政办法书》,分为总论、招徕垦务、防务、保卫、警察、教育、赋税、垧捐等8项。 1950年,旗政府编制旗的年度工作计划和生产计划,同时,布置各旗直单位、企业编制各自的工作计划和生产计划。1953年 6月,开始系统地编制1954...
第四节 计划编与实施
第四节 计划编与实施 清、民国时期,旗的行政目标、措施等由札萨克临时制定和实施。泰康设治局的计划制定和实施体现长官意志,职员和基层机构不参予决策。 1953年,旗在编制“一五”计划期间,《纲要》和《指标》是建立在大量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基础之上,按发展趋势推测制定的,比较切实可行。实践验证,除互...
第一节 机构
第二章 统计普查第一节 机构 伪满时期,旗、县公署文书股负责统计事宜。 1946年,旗内各项统计由旗政府各科室分别统计报省。1950年10月,计划科内设专职统计人员2人。1953年,在各大行政单位和国营企业配备专职统计人员。1956年2月,成立统计科。1967年,撤销统计科,在生产指挥部内设...
第二节 统计
第二节 统计 清代,旗的统计项目根据清廷临时旨令上报,项目有兵制、台站、台吉、壮丁、喇嘛、牧场、野兽、疆界等。 民国时期,泰康设治局实行年度统计和专项统计,由于辖区分散而缺乏专职统计人员,统计数字常有估数。省下达的统计表格也很杂乱,项目有村屯、户口、人口构成和变动、物产、商户、金融、学校、农民...
第三节 普查
第三节 普查 一 人口普查 1953年,全国开展第一次人口普查。由政府办和民政科具体安排,以7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间,在全旗范围内进行人口普查,9月份普查结束。 1964年,全国开展第二次人口普查。3 月,县组建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由人委办、公安局、统计科具体负责,从城乡抽调普查员,并...
第一节 机构
第三章 工商管理第一节 机构 民国18年(1929) 5月,泰康设治局公署二科管理工商事宜,警察局、所等缉查走私贩运禁卖、专卖商品。 伪满时期,旗、县实业科(股)管理工商事宜。警务部门负责缉查走私品和管理游艺营业事项。 1948年11月,工商科成立。1955年9月,工商科改为商业科。195...
第二节 市场管理
第二节 市场管理 民国18年(1920年),警察所缉查重点是私自贩运鸦片的商贩和私自种植鸦片的农户,全年罚没贩种鸦片款 3 000余元(大洋)。民国19年(1930),食盐属于国家专卖品,小蒿子站一带住户熬制和贩卖土盐,违反国家禁令,安达县在小蒿子站设缉私队以缉查土盐的生产贩卖。 伪满初期,泰...
第三节 私营经济管理
第三节 私营经济管理 民国17年(1928),泰康设治局对商户发放营业执照,实行开业、转业审查和批准制度。伪满时期,沿用这一制度。 1949年 4月,旗在泰康区开展私人企业登记发照工作,由工商科具体负责。参加登记的手工业77户,资本13.68亿元(东北券);杂货商110户,资本31.35亿元;...
第四节 合同仲裁
第四节 合同仲裁 1950年,推行经济合同制,旗粮食公司、土产公司、贸易公司和农村供销合作社在经营业务中,实行订立购货合同和销货合同制度。1952—1953年,百货公司、旗联社与私营手工业订立产销合同。当时没有仲裁机构,违反合同和单方撤销合同的事经常发生。“大跃进”时期,县内外订立大量经济合同,...
第五节 企业登记
第五节 企业登记 1958年“大跃进”时期,某些机关、企事业单位不经批准盲目开厂设店,随意转业合并。1961年2月,集市开放,无证商贩不断产生。1964年4月,县人委做出《关于工商企业登记和发证工作的规定》。发证范围包括省和县营工业、城镇和公社及街道工业、机关工业、商办工业、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的...
第一节 机构
第四章 物价第一节 机构 1950年,工商科内设物价员2人。1959年9月,物价管理工作归市场物价管理局负责。同年,在有关行政局设兼职物价员。1973年,物价管理工作划归计划委员会负责。1979年 5月,成立物价管理科,全科职工5人。1980年7月,撤销物价科,设物价管理委员会。同年,开始在各...
第二节 管理体制
第二节 管理体制 清代,商品价格随行就市。买卖双方自行议定价格。 民国时期,专卖品由官方定价,其余商品价格仍为市价。 伪满康德 3年(1936),专卖品、配给品由官方定价,其余商品价格被农事合作社一类组织所垄断。伪满康德 7年,颁布“物价及物资统制法”,根据此法,生活必须品及其他物产的销售价...
第三节 价格调整
第三节 价格调整 一 农副产品价格 粮油价格 民国时期,粮食价格被粮商们所控制。他们在收购粮食时先以高价吸引农民卖粮,待粮农大量运粮上市后,立即降价收购,降价幅度有时达四分之三。粮农因路途远,运力不足,常常忍痛出售粮食。 伪满康德 7年(1940)年,实行粮谷“出荷”。“出荷”即压价强购...
«
1
2
...
12924
12925
12926
12927
12928
12929
12930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