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机构
第八篇 财税金融第一章 财政第一节 机构 清代,旗札萨克府内设王仓,管理札萨克财产收支。 民国18年(1929),泰康设治局内设财务科,科长、科员各1人。 伪满大同 2年(1933),泰康县公署设会计股和征收股,会计股负责预决算,征收股负责税收和财产管理。同年, 征收股改为财务股。伪满康德元...
第二节 管理体制
第二节 管理体制 一 县(旗)预算管理 清代,清廷对杜尔伯特旗只支付薪俸、赏恤银,不干预旗的财政。旗对清廷只进献马、羊等贡品,不负担任何租税。这种“自收自支”的财政状态,一直延续到伪满康德 4年(1937)。在“家天下”的情况下,旗的财政收支自然等同于札萨克自家的财务收支。 民国时期,泰康...
第三节 财政收入
第三节 财政收入 旗的早期财政收入基本上来自旗民的贡献和清廷支付的俸禄。清同治、光绪年间,通过招佃和开发渔业、盐碱业,有了地租一类收入。如地租、碱甸租、网房租、站店租等。“蒙旗地开放”,荒价收入(等同于财产收入)剧增,同时也什随着领地减少。札萨克和公贝们无节制地耗费,造成巨额财政赤字。债务收入也...
第四节 财政支出
第四节 财政支出 清代,旗的财政支出类别没有明确划分,大体上可归纳为四大类;王府费、差旅费、寺庙费、办公费。王府费包括官员薪俸、维修、护卫、生活等费用;差旅费包括札萨克和协理、领俸进贡人员的赴京费用;寺庙费包括旗内外寺庙维修费、念经费、喇嘛津贴;办公费即印务处办公费。民国期间,旗财政支出的类别和...
第一节 机构
第二章 税务第一节 机构 清代,旗的地方租税(包括贡献)由地方官吏征收,送交王仓。清光绪三十年(1904),“蒙族地开放”,荒务行局或屯垦局兼管征收开放地的地租。清光绪三十一年,省在他拉哈站、多耐站设分卡,每卡设书识、步巡各 1人,征收驿站一带税捐。两卡先后划归武兴设治公所和泰来县管辖。 民...
第二节 税种税率
第二节 税种税率 一 贡献 旗民的贡献由自觉的、不定量的贡献逐步过渡到强制的、定量的贡献。清代。札萨克依据旗民牲畜的多寡向旗民征收银两或牲畜,每年征收 1次,按牛数的1%或羊的5%征收。另外,札萨克常常以婚丧祭祀、进京旅行等名义随时向旗民摊派银两,各佐领也向属民征收“当差钱”,每年户纳银1—...
第三节 诸税征管
第三节 诸税征管 一 农业税征管 1952年,国家进行农业税制改革,把按单位面积征税改为按所核定的常年产量征税,省于9月份指示各县(旗)首先做好查田定产工作。同年秋, 旗组织人员进行区村土地沿边勘查和地级联评。1953年,查田定产工作全面完成。查田定产工作人员认真负责,地级联评充分发扬民主,...
第一节 机构
第三章 金融第一节 机构 一 钱庄、当铺、拔会 民国初期。王公贵族、地主、鱼贩子和较大的工商业户垄断金融市场,放贷能力最强的是以“长贝子”、佛爷喇嘛参股的“公兴涌烧锅”。直至伪满初期,“公兴涌烧锅”仍是“旗内唯一的小额金融机构”。 民国16年(1927),“利生津”钱庄开业,位于小蒿子,...
第二节 货币
第二节 货币 一 货币种类 清末,杜尔伯特旗内所流通的货币共5种:白银、洋钱、羌帖、钱帖、制钱。5种货币几乎并行流通。钱帖用于旗内结算,其他用于旗外结算。 白银 白银以两计量,因此也称银两,以银元宝(银锞子)等形态存在。多以清廷支付俸禄、赏赐、荒价银等形式流入旗内。少量为商贩输入。民国期...
第三节 贷款
第三节 贷款 一 高利贷 高利贷是以食利为目的、剥削为手段的民间融资行为,俗称“抬钱”或“挎粮”。原以实物形态出放为主,民国泰康设治局时期,转以现金形态出放为主。 1.“大加一”:一般高利贷月息(每元钱)3—7分,有的计算年息,借一还二,即为“大加一”。民国、伪满时期,佃户向蒙古台吉预交地...
第四节 存款
第四节 存款 一 兴农存款 伪满康德 3年(1936),泰康金融合作社成立后即开始吸收存款。金融合作社转为兴农合作社后,业务量增大,存款有社员贮金和员外贮金。伪满康德 8年末,贮金累计余额6.1万元(伪国币),其中社员贮金1万元,员外贮金5.1万元。 二 财政性存款 1950年末,财政...
第五节 结算
第五节 结算 伪满大同元年(1932)10月,泰康邮政局开展汇兑业务,分开发汇兑、兑付汇兑、国际汇兑、满华汇兑四种。 1950年 9月,东北银行泰康办事处开办汇兑业务,包括票汇、电汇、票解、电解。1951年10月,开建结算户,年末,共建结算户22户。1956年 4月,已开展的结算方法有:汇兑、...
第六节 农贷与资金清理
第六节 农贷与资金清理 一 农贷清理 1956年10月,银行着手对1949—1956年 7年间所发生的陈欠农业贷款清理回收。到期应偿还贷款52万元,年末回收 8.8万元。1957年,又清理回收25万元。合作化时期与“大跃进”时期,投入大量的属于政治目的而不考虑经济效益的贷款,并且贷款对象分合...
第七节 保险
第七节 保险 1950年,开办普通火灾保险和运输保险,收取保费1.96亿元(东北券)。1951年,开办财产保险、公路旅客意外保险、牲畜保险和简易火灾保险。其中财产保险属强制性,凡国营企业、合作企业必须办理财产保险。私人工商户有 40%办理普通火灾保险,土产公司和粮食公司办理运输保险,林泰运输站办...
第八节 证券
第八节 证券 一 公债、国库券 民国15年(1926),开始在放垦地发行三省公债,按垧摊派,每垧升科熟地购买 1元公债券(大洋,合江钱235吊)。民国17年,摊派完毕。 伪满时期,发行“报国公债”,按垧摊派,每垧地3—5元(伪国币)。 1950年,发行人民胜利公债和东北生产建设折实公债。...
«
1
2
...
12923
12924
12925
12926
12927
12928
12929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