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人民武装部(科)
第二节 人民武装部(科) 1949年1月,县政府内设武装科,全县11个区配备武装助理员。 1950年11月,县武装科根据东北军区指示,扩为人民武装部(简称人武部),隶属地方同级党委和省军区双重领导。人武部内设军事、政治两股,编制增加到8人。1951年9月,在11个区设3个人民武装部,内设部...
第三节 民兵
第三节 民兵 一、民兵组织 1947年 2月,始建民兵组织。在全县农村开展减租减息、反霸斗争中,农会没收地主的枪支、洋炮,成立村民兵自卫队。1949年 9月,县武装科成立后,将各村政府领导的村护秋队改为人民武装自卫队,以村为单位,村成立大队,屯为小队。人民武装自卫队由18—22岁雇、贫农男...
第四节 战备
第四节 战备 一、初期战备 1956年 3月,省军区工作会议后,战备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调查、搜集积累资料,掌握全县预备役动员量,为战时动员提供依据。据统计,全县有3 052人。有机械运输工具(汽车、拖拉机)113台,牵引力(骡、马)42 571匹,胶轮马车516台,铁车3 630台;存有...
第一节 国民兵役
第四章 兵役第一节 国民兵役 一、募兵制 设治后至伪康德 7年(1940年),一直沿袭清制,实行募兵。民国时期军阀割据,各霸一方,募兵事务由当地军方自理。其势力所及地方,均各自出示布告,插旗招兵,扩充实力。募兵没有年龄、身体检查和政治条件的限制,只要身体不残疾,能扛枪,不分年龄大小,...
第二节 人民兵役
第二节 人民兵役 一、志愿兵役制 解放后,实行志愿兵役制。1947—1948年,经过土地改革运动,人民群众分得土地,建立政权。为了“保田、保家乡、保卫人民政权”,广大翻身青年响应政府号召,纷纷参军参战。出现父送子、妻送郎、兄弟相争、亲友相约、志愿报名参军的动人场面。但参军者必须具有较高的阶...
第一节 清末民国兵事
第五章 兵事第一节 清末民国兵事 县境内属平原地带,无关隘。清末民国时期,胡匪强盗趁兵少屯稀,聚伙抢劫民财,兵事全属剿匪捕盗,无重大战斗。宣统元年(1909年)报号“双龙”、“压五省”匪伙经常出没于老虎岗一带抢劫财物。驻县城奉军一次与匪徒接仗,两名匪首当场被擒获,就地正法。匪首傅大拦官...
第二节 反满抗日
第二节 反满抗日 民国20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抗日烽火很快烧遍关东三省,黑龙江各地人民奋起抗战。安达站地处哈齐之间,是为交通要冲,乃兵家必争之地。黑龙江抗日义勇军多次在安达境内与日伪军交战,给日伪以重创。 一、首破安达县城 伪大同元年(1932年) 5月初,在安达县城抗日...
第三节 剿匪斗争
第三节 剿匪斗争 一、匪情 民国34年(1945年)秋到1946年末,全县境内有各种反动武装20多股,匪徒 2 700多人。其组织形式有三种。 (一)保安队组织 保安队为日伪残余维持会的武装,是一支公开组织的反动队伍。总队下属两个大队,第一大队驻安达街,第二大队驻正亚街,每大队 200...
篇下序
第十九篇 教育篇下序 本县教育事业创立于晚清废科举之后,设治之初。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安达厅创办初高两等小学堂,相继又建小学两所,官办教育进入萌芽阶段。宣统元年(1909年),厅衙署设立劝学所,开办学务,劝导四乡儿童上学,教育事业开始发展。民国初年,又办教员养成所,培养小学教员,出现官学...
第一节 幼儿教育
第一章 普通教育第一节 幼儿教育 县内幼儿教育始于伪满后期,民间团体在正亚街共办两所“幼稚园”。最先一所建子伪康德7年(1940年),由天主教堂创办。入园幼儿41人,保教人员2人。另一所建于伪康德12年(1945年),由道德分会创办,入园幼儿52人,保教人员2人。东北光复时均停办。 ...
第二节 小学
第二节 小学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安达厅筹建小学堂。翌年 4月厅城初高两等小学堂建成招生,校址设在厅衙东院,学生11名,堂长兼教员1人。至宣统二年(1910年)8月又增北乡珰奈屯小学堂1所、厅城女子小学堂1所,全厅已有小学堂3所。 民国元年(1912年)国民政府拟制民国学制,修改课...
第三节 中学
第三节 中学 民国14年(1925年),安达站绅士杨志倬(杨兰亭)在他创办的私立兴安小学内设(男子)初中班一级,初名兴安小学。翌年秋,由东省特别区接管,改为区立第二学区第一中学。安达县内始有中学。民国17年(1928年),第一中学改为东省特别区立第四中学 (从哈尔滨排起,简称四中),东北沦陷...
第一节 师范学校
第二章 专业教育第一节 师范学校 民国元年(1912年)1月,安达厅知事鉴于全厅师资缺乏,在第一高等小学附设教育养成所1个班学员10人。民国2年(1913年)8月学员毕业,分派各校任用。民国3年(1914年)1月,在县女子初等小学校附设女子小学教员讲习所1个班。民国4年(1915年) ...
第二节 农业畜牧学校
第二节 农业畜牧学校 清宣统二年(1910年)安达厅衙署创办初等农业学堂,后改为乙种农业学校。6 年后学校停办。伪康德 5年(1938年),伪安达县公署将四中改为滨江省立安达国民高等学校,专业定为畜牧兽医科,东北光复时停办, 1958年 8月,实施“两种教育制度”,农村人民公社兴办耕读中学...
章下序
第三章 成人教育章下序 宣统二年(1910年),安达厅办简易识字学塾,有约50名市民业余到学塾读政府颁行的简易识字课本,此为本县社会教育之始。 民国5年(1916年)5月1日,县通俗教育讲演所成立。设所长、讲演员各1人。专司编辑讲稿及讲演事务。每日上午9—11时讲演,向县城内市民进行通俗社...
«
1
2
...
13646
13647
13648
13649
13650
13651
13652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