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支援前线
第四章 其他民政第一节 支援前线 庆安县人民与全国人民一样,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在战争年代,子弟兵积极参军参战,后方群众在支援前线方面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庆安县就是抗日游击队和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活动地区,当时群众在敌伪统治下,冒着生命危险,给游击队和抗联运送粮食、弹药...
第二节 婚姻登记
第二节 婚姻登记 解放前,庆安县城乡大多实行包办买卖婚姻,不履行登记手续。建国后,废除了强迫、包办、买卖婚姻的陋习,实行婚姻自主。1950年国家颁布婚姻法,建立了婚姻登记制度。 建国初期婚姻登记是县民政部门的 1项事务,由县、乡民政部门分级负责办理。凡是申请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持户口和所在单位...
第三节 殡葬管理
第三节 殡葬管理 60年代以前,庆安县政府对全县范围内的殡葬事宜,未做统一管理。对死者,其家族一直沿袭筑坟造墓的传统殡葬方式,由此占用了大量耕地。1967年6月1日,县政府拨款在县东北城郊公墓附近,建筑1处火葬场。建筑面积6 500平方米,有办公室、火化室、火化炉、太平室、骨灰存入室,均为砖瓦结...
第四节 移民安置
第四节 移民安置 一、国外移民 日本帝国主义侵入东北后,为了维持他们在东北的殖民统治,加紧掠夺本地区的物产,镇压东北爱国人民的抗日斗争,除了其他压榨手段外,还采取了有计划的集体移民的措施,以武力强行霸占东北土地,企图长期在东北实行殖民统治。日本政府于1938年开始,由日本移来庆城所谓“开拓团”...
第五节 信访
第五节 信访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庆安县、区、乡各级干部,不设专职信访机构,随时随地解决人民的来信来访问题。 1949年庆安县成立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下设人民来信来访接待室。1952年以后,该接待室移交给县监察委员会。1962年以后,县委、县人民政府分别设立人民来信来访接待室。1966...
章下序
第五章 外事侨务章下序 庆安县的外事侨务工作,如有关出入境管理、护照验证等法律事务,均由县政府公安局统一管理。其他的侨务工作,则由县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处理。
第一节 侨务
第一节 侨务 庆安县的侨务工作是从1948年开始的,到1955年县内已有了日侨和朝侨定居。但是,1978年前,因为侨民数量不多,由县政府民政部门随时处理此项事务。直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对外开放形势的发展,民政部门才有专人负责管理侨务。1984年,侨务工作由民政局分出,成立侨务办公室,归...
第二节 外事
第二节 外事 庆安县的外事工作,1984年前,主要由县公安局外事部门管理,事务很少。1984年由县政府办公室 1名副主任和常务秘书主管。1984年以后,日本、丹麦、西德、朝鲜等地的外国友人多次来庆安观光、游览、实地考察,进行经济、技术交流。1984年丹麦玉米粉专家艾洁克先生4次驻庆安玉米粉厂指导...
篇下序
第十四篇 劳动人事篇下序 解放前,庆安县劳动人民在政治上、经济上处于受压迫受剥削的地位,时刻面临着失业和饥饿的威胁。统治阶级根本不顾劳动者的利益,更不考虑他们的生活福利问题。 解放后,庆安县政府针对日伪时期所造成的城镇大量失业现象,采取了扶持企业,发展生产和介绍就业等措施,基本解决了失业问题。...
第一节 劳动管理
第一章 劳动第一节 劳动管理 一、管理机构 建国初期,县政府没设专门劳动管理机构,由县工会负责建筑工人和搬运工人的调配,组织劳资协商会议,调处劳资关系。1950年,在县民政科内设专人做劳动工作。工作重点是:根据“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原则,调处劳资关系,组织劳资协商会议,...
第二节 劳动保护
第二节 劳动保护 建国后,庆安县人民政府和劳动部门为了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协同全县各企业对工人的安全生产采取了各种必要的措施,经常进行安全检查,逐步建立了安全规章制度,并按工种发放工作服、保健津贴、保健食品及防尘、防毒等劳动用品。 1950年,根据省委、省政府...
第三节 劳动保险
第三节 劳动保险 1949年建国初,由庆安县工会组织签订劳动合同时,初步规定了一些关于工人的生活福利问题。1951年 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庆安县劳动部门(当时由民政科专人负责)首先在地方国营制酒厂、铁木工厂、皮革厂、国营制油厂、制米厂等企业共 549名职...
第一节 职官
第二章 人事第一节 职官 一、解放前的公职人员 清代选拔官吏,主要通过科举。清末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推行学校教育,始废除科举制度,官吏多由上级委派。 清光绪十一年十月四日(1885年11月20日),清政府在于清街(现庆安县城)设分防经历,置经历1名。下设三班六房,各班有班头,各房有经...
第二节 编制管理
第二节 编制管理 解放后,1946年,庆安县政府的编制管理工作,由当时的民政科兼管。建国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县内机构和人员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也有盲目增设机构、扩大编制的现象。1957年 6月,庆安县成立编制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与人事科合署办公。开始精简机构,压缩编制,1962年的大规...
第三节 人事管理
第三节 人事管理 建国后,按照党的干部政策和任用干部的标准,庆安县各级党组织和人事部门加强对干部的培训、任免、调转、考核和奖惩等项管理。 一、干部录用 建国后,庆安县的干部主要通过以下各种办法,由县人事部门录用: (1) 吸收录用:50年代,县内干部缺乏。庆安县人事部门按照党的干部政策,即...
«
1
2
...
13719
13720
13721
13722
13723
13724
13725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