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议事会
第四章 民国代议机构第一节 议事会 清末,望奎属海伦所辖。望奎镇议事会于清宣统三年(1911)八月开办。举议长 1人,副议长1人,议员8人,设文牍员1人,司书 2人,使役4人,正副议长常驻会内。每年开四次会议,每次以15天为限。望奎镇董事会与议事会同时成立,公举总董事1人,董事 1人,...
第二节 自治会
第二节 自治会 民国3年(1914)县知事公布地方自治制试行条例,规定为一级自治制。 自治区域:区从县而划之,县之自治区域,设4至6区,分合议制自治区域及单独制自治区域两种。 自治机关:合议制自治区设区董1人,自治员 6至10人。区董由自治区选出3人,由县知事委任。自治员则选出定额2倍之...
第三节 参议会
第三节 参议会 一、旧参议会 望奎县参议会于民国19年(1930)正式成立。由县民选举办法产生参议员,议员任期 3年,每年改选1/3。 县参议会职能: 1、议决县预算、决算及募债事项; 2、议决县单行规律; 3、建议县政兴业事项: 4、审议县长交议事项 县参议会于民国20年(1...
第一节 组织
第五章 人民政协第一节 组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黑龙江省望奎县委员会(简称县政协),积极贯彻和落实知识分子,宗教事务,对台及国外侨属的各项政策。调动了各界人士的积极性,成为县委联系各阶层人士的重要纽带。政协筹委会于1960年 8月设立,根据全国政协章程规定,11日至13日召开了首届会...
第二节 活动
第二节 活动 政协望奎县委员会成立以后,协助党和政府组织动员各界有识之士参加县经济建设。组织委员协商县政大事,进行民主监督,做好“台胞”工作。开展咨询服务,组织参观学习,征集文史资料等,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 1960年8月,组织各界人士参观了县造纸厂、发电厂、汽车修配厂、机械厂和示范农场。...
第三节 历届会议
第三节 历届会议 望奎县政协第一届委员会议1960年 8月11日至13日召开。 任务是:在党的领导下, 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就有关国家政治生活和统一战线的重大问题进行协商;推动全县各族、各界人士行动起来,踊跃支援农业:贯彻“劳动服务,继续改造”方针,推...
篇下序
第十三篇 民政 劳动 人事篇下序 望奎县民主政权诞生,即建立了民政科工作机构。40年来民政部门抓政权建设、行政区划、收容遣送和优抚救济,帮助灾区抗灾救灾,安置复员退伍军人,宣传贯彻婚姻法,进行殡葬改革,以及兴办了造福于民的社会福利事业。劳动人事,建国初期由民政部门统管,随着政权建设部门的加强...
第一节 社会福利
第一章 民政第一节 社会福利 解放前慈善事业包括:救贫、抚恤、育婴、施衣、施粥、义仓、义棺、义冢、贫民工艺、救生局、救火会、保存古迹等。 望奎县于民国五年(1916)成立救济院,由地方士绅那庆春、白日新、王会有、张宝善等人倡办。始为宣讲堂,宣扬孔教,讲演道德及办理慈善事业。嗣于民国9...
第二节 社会救济
第二节 社会救济 社会救济工作的指导方针:“依靠群众,依靠集体力量,以生产自救为主,辅之以必要的国家救济”。充分体现了党对人民群众的关怀。 一、救灾 部分年份救灾款使用情况表 1983年,为安排灾区群众生活,拨出救济款31.56...
第三节 优抚安置
第三节 优抚安置 解放战争时期,对军属实行“代耕”,并掀起支前运动,运粮草、抬担架、做军鞋、送慰劳品、写慰问信。1946年至1953年8年中: 一、拥军:做军鞋3.17万双,送猪4 268头,鸡6.25万只,干菜94.5吨,粉条9.9吨。 ...
第四节 婚姻登记
第四节 婚姻登记 旧社会,妇女身受“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束缚,婚姻向无自由。贫困人家幼女做童养媳,多被折磨,生活悲惨。 解放后,党非常重视妇女的解放,配备了妇女干部、提高妇女地位。大力宣传男女平权,婚姻自主,自由恋爱,妇女和男人一样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婚姻法》颁布之后,县各级政府,采取...
第五节 战勤支前
第五节 战勤支前 1950年6月25日,美帝国主义发动侵朝战争,是年10月8日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并向中国边境进犯。10月25日志愿军打响了出国第一仗。 望奎县委、县政府于1950年 8月召开抗美援朝各界人士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深入地进行抗美援朝教育,选举和组成了抗美援朝分会。刘显廷为分会主...
第六节 烈士陵园
第六节 烈士陵园 烈士陵园位于望奎县城内东北角处。全园占地 2万平方米,周围古树参天。1946年6月3日“河口事件”牺牲的冯耕夫、胡再白、王秉衡 3烈士墓于园中。每年烈士墓的碑文和四周栏杆进行一次油刷,供人们祭扫、悼念。 1984年,陵园四周修起 2.5米高的砖围墙,并建一栋护园房,设人常...
第一节 管理
第二章 劳动第一节 管理 解放初期,县城内闲散劳动力较多,为缓解就业与安定局面,采取应急措施。要求私营工商企业,积极促进生产发展和营业,不得随意解雇店员和工人,避免失业者增多。对伪职人员予以登记、训练,给他们参加劳动的机会,使之各得其所。直至1954年,随着县内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社会闲...
第二节 工资福利
第二节 工资福利 1953年以前,职工实行供给制和工分制。1954年全县进行工资制度改革,实行全国统一工资标准。1956年4月1日,实行新的工资标准,根据国家统一要求,望奎县执行 5类区标准,行政事业单位执行30级,企业执行8级工资制。职工平均工资提高14.5%。 1957年,实行计件工资...
«
1
2
...
13746
13747
13748
13749
13750
13751
13752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