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四节 校舍 设备
第四节 校舍 设备 一、解放前的校舍与设备 设治后,全县有公立高等及初级小学12所(含附设 2所)。设备简陋,校舍陈旧,草泥结构旧式纸窗。12所学校共有校舍草房92间,其中:教室44间,学生宿舍18间,备课室15间,厨房、仓库等15间,校园占地面积12.29万平方米。教学设备有黑板、桌凳...
篇下序
第十七篇 科技 体育篇下序 解放前,望奎县无专门科研与体育组织,也无科研活动的记载。然而,望奎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曾有许多发明创造,不少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流传下来。银匠、铜匠、铁匠、锡匠、画匠、漆匠、皮匠、枪匠、木匠、瓦匠等,源于祖传的专业。填补了科技空白。 建国初期,县科技事业十分薄弱,...
第一节 科技机构
第一章 科技队伍第一节 科技机构 1956年由县委宣传部配 1名专职科技干部,分管科技工作。1957年县设农业技术推广站。望奎各公社相继建站,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一个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系统。是年 4月,改农业技术推广站为“农业科学研究所”,同时设立“农机具研究所”。工业、商业、卫生、畜牧、林...
第二节 队伍
第二节 队伍 建国初期,望奎县有专、兼职科技人员104人。到1959年专、兼职人员发展到341人。其中大专、高中学历的140人。 1978年,有科技人员2 247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45%,其中:工程技术人员 287人,农业技术员142人,卫生技术人员1 149人,其他669人。 19...
第一节 普及
第二章 科技活动第一节 普及 望奎科普活动始于1956年。由县科普协会以小型、灵活、多样、通俗易懂的办法,在人民群众中间,通过电影、幻灯、漫画和讲演会等形式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是年,接受科学文化知识普及教育的达万人次。1957年 8月,由于天象规律出现彗星(俗称扫帚星),部分群众出于世俗...
第二节 活动
第二节 活动 1959年,根据国家发展科学技术纲要,编制了《望奎县科学技术发展规则》(草稿)。工业科技人员研制成功发电机、电焊机、制砖机、扒麻机、捆草机等机械设备。但受大跃进瞎指挥的影响,有一些合理化科技方面建议不被采纳,甚至有的科技工作者被当作“白旗”拔掉。灵山曾出动万名民工,动员千家万户...
第一节 主要成果
第三章 科技成果第一节 主要成果 1982年,无线电厂生产的“火灾、防盗报警器”,在省电子局和公安厅组织的技术鉴定会上,获省科委颁发的新产品证明书。汽车空压机厂研制的EQ— 140型空压机。通过省冶金局鉴定,达到“二汽”的技术标准,投入生产。能源办研制的“农用2EM6型沼气钢模具”,通...
第二节 主要论著
第二节 主要论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县委、县政府鼓励科技人员,紧密联系工农业生产实际,撰写学术论文,进行技术论证,促进科技活动向广度深度发展。1980年——1985年有7 篇论文荣获县人民政府的奖励。 “1”在数学中的作用 ...
章下序
第四章 沼气利用章下序 望奎沼气的利用,开辟了能源的新途径。在研制利用上,5 年间迈了三大步,引进技术,因地制宜,拼搏攻关,创国内先进水平。“家用红塑泥沼气池”的成功,曾参加有28个国家组织的“国际农村新能源研讨会”。会上,望奎县成为独树一帜的县级研究单位,并播放了县沼气发展实况录象。
第一节 研究
第一节 研究 1980年 7月,县能源办针对农业经济作物面积不断增加,烧柴紧张的实际情况,由关内引进了水压式混凝土沼气池的技术方案,在部分乡村示范沼气,缓解了“柴荒”。由于建池技术复杂,进出料难度大,原材料紧张,成本较高,加之北方冬季长,气候冷,产气弱的实际情况,沼气研究人员对省内各类型的沼...
第二节 应用
第二节 应用 全塑式沼气池,是在气袋式沼气池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红泥塑料作建池材料,对最佳结构、工艺、配比、配件等进行了系统研究试验,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工艺。红塑池示范工作,由县内到县外,有14个省、市,共有 6 500家用户应用了全塑式沼气池。普遍反映优点多,产气率高。据5至9月份测试:一...
第一节 气象
第五章 气象 地震第一节 气象 望奎县解放前,没有专门气象观测预报部门。 民国19年(1930),于县公署大门东侧设有 1架百叶箱,由于无人管理,风吹雨淋,叶箱废弃。 伪康德4年(1937),县公署院内又设百叶箱1架,由实业股管理,只是记录,不做预报。 建国后,于1956年组建...
第二节 地震
第二节 地震 望奎县属新华夏构造系,是郯城——庐江断裂带。北起绥化市,经营口入渤海。望奎县因处在松嫩抑陷盆地的东侧,受郯城——庐江断裂带所控制和威胁,属绥化地震区,遇有中强地震发生时,是极震区和震中区。 据资料记载:1941年至1942年,绥化县连续发生两次6级地震,波及望奎县城乡。 当...
第一节 场地
第六章 体育设施第一节 场地 解放前,城乡校园场地开阔,便于利用。建县前全境办起12所官办学校,有运动场地12万平方米。其中:城内一高和农村正蓝六井第五国民学校各有场地 3万平方米,通江第三国民学校2万平方米。伪满时期27所优级学校,运动场地最小6 000平方米、大则万米以上。 解放...
第二节 器材
第二节 器材 民国年间县城各校设有篮球架、网球场及双杠、单杠等,但无专人管理,逐渐破损。 伪满时期,虽然提倡体育,但多为少数人所垄断。篮球、网球、乒乓球等活动,只是局限在少数人之间,不注重培养新秀。伪满后期,日伪当局将中、小学校体育改为军事训练。国民高等驻有军事教官,并发枪支,每日上军训课...
«
1
2
...
13750
13751
13752
13753
13754
13755
13756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