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采集
第七章 副业第一节 采集 黑木耳 这是孙吴县主要农副产品之一。1949年至1972年采集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采集山中自然生长的木耳,有风倒树、站杆树及采伐余头;一种是采集人工放倒的耳茬生长的木耳,选不成材的柞树,放倒后三年开始自然生殖木耳。1949年至1972年收购木耳166800斤。19...
第二节 养殖
第二节 养殖 养鹿 1968年6月8日,于纯生、关长贵、秋景堂三人从饶河引进10头东北马鹿,由沿江西屯饲养。这是孙吴县最早有组织的人工养鹿,之后养鹿点逐渐增加。70年代前期全县有10处鹿场,养鹿140余头。70年代后期鹿茸价格低,加之管理不善,鹿场逐年减少。至1985年孙吴鹿场全部解散,对...
第三节 其它
第三节 其它 烧炭 东北沦陷时期,曾在卡西村河东南叉一带建多处炭窑,烧炭为日本军需服务。建国后有零星个人烧炭。1952年由县林业局组织16人合营,在三岔河设炭窑1处,共有11个窑开烧,当年年末烧炭2043袋,卖出1603袋,收入829元。烧炭树种以柞木为主。 狩猎 孙吴县内野生动物...
第一节 林木种类及分布
第四编 林业第一章 森林资源第一节 林木种类及分布 本县森林资源以阔叶林为主,针阔混交林为副。针叶林蓄积436380立方米,占天然林总蓄积的6.7%,集中分布在西部低山山地。设有红旗、平山两个林场。针阔混交林在各类地形上集中或分散均有分布。 1.阔叶林主要分部在中部用材林区和东部农...
第二节 森林面积和蓄积
第二节 森林面积和蓄积 全县林业用地面积为315288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70.8%(见《孙吴林业区划》。),其中有林地面积198239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62.9%。全县森林复盖率为44.6%。天然林面积193633公顷,占有林面积的97.7%;人工林面积4577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2....
第一节 护林防火
第二章 森林保护第一节 护林防火 人民政权建立后,十分重视护林防火工作。1946年县政府与孙吴城防司令部联合发出护林防火布告。此后每年春秋发布护林防火布告,规定春季3月15日左右至6月15日左右为防火期,4月10日至5月末为防火戒严期;秋季一般9月15日至11月15日左右为防火期;秋季防火...
第二节 林木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
第二节 林木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 1.病虫害的发生 县内主要森林虫害有:午蛾科、小肚科、天幕毛虫、杨干象及天牛科。午毒蛾害虫是县内主要的害虫种类之一。据1981年至1983年调查,午毒蛾害虫食性很杂,危害的树种有白桦、蒙古柞、山杨、落叶松、红松、樟子松和农作物等,以落叶松、樟子松十年生人...
第一节 林政
第三章 森林经营第一节 林政 伪康德11年(1944)孙吴县公署实业科下设农林股,光复后孙吴县人民政府成立时下设农林科。1951年成立林业科,同时成立林业护林队,有队员30人,各区设林业助理。1952年建辰清、清溪、茅栏河、小河西4处护林站,每站护林员5人,通讯马3匹,枪2支。护林站建立定...
第二节 造林 育林
第二节 造林 育林 伪康德7年(1940)伪县公署营造2块落叶松人工林,面积150亩,位于孙吴镇南76公里转向奋斗公路1公里处左侧。生长良好,平均树高17米左右。1976年受虫害,影响树木生长,1978年开始采伐利用。 1952年秋,县内开展一次植树造林会战,在一区、二区造林21.8...
第三节 苗圃 林场
第三节 苗圃 林场 一、苗圃 东北沦陷时期,孙吴县有三里丁和辰清2处。三里丁苗圃于1959年复建,总面积145亩。由于技术力量薄弱,苗木产量低、质量差、成本高,年育苗面积不足20亩,难以满足全县植树需要。1963年和1964年造林用苗从爱辉县调入,先后调入落叶松和樟子松30万株。19...
第一节 解放前手工业概况
第五编 工业第一章 手工业的兴起及其社会主义改造第一节 解放前手工业概况 1932年日军侵入时,孙吴镇一带人烟稀少。北黑铁路通车后,随着侵略者军事基地的建设,抓来大批劳工,加上自流人口大量涌入,私营手工业迅速兴起。伪康德8年(1941)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全县共有铁木、服装、皮革、鞋帽、...
第二节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二节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解放初,对手工业者采取组织他们生产自救的方针,许多关闭的作坊重新开业。1947年,县城共有铁木、皮革、被服等8行,39家作坊。到建国前夕,发展到64家,从业人员164人。 1949年建国初,境内交通尚未完全恢复,人口逐渐迁往内地。全县人口从1949年的1...
第一节 国营工业
第二章 经营体制第一节 国营工业 1945年末,孙吴发电厂修复,为县内第一家国营工厂。该厂隶属黑河电业局。1946年办起第一家县属地方国营工厂——新华工厂。该厂初建时,只有粮油加工和汽车维修车间,1950年末增设发电、印刷、制酒3个车间。1950年11月,孙吴北电厂停产。至1957年县内国...
第二节 县属集体工业
第二节 县属集体工业 1961年11月,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城乡手工业的若干政策规定(即《手工业35条》),将1958年过渡为国营的12家工厂(小组)恢复为集体企业。共有职工134人,固定资产原值29万元。是年,总产值26万元。 1962年2月23—25日,孙吴县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举行首届一...
第三节 乡(村)镇工业
第三节 乡(村)镇工业 1957年有乡办和街道办工业各2户,从业人员不足10人,年产值(按1952年不变价折算)2万元。行业有米面、服装加工、小农具零修零配等。1958年全县多数生产大队(时称作业区)办起磨坊和小烘炉。街道办起服装厂、编织厂,从业人员增至113人,年产值只有1万元,社办工业产...
«
1
2
...
13761
13762
13763
13764
13765
13766
13767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