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棉布百货
第三章 日用工业品采购供应第一节 棉布百货 本县棉布百货主要从省内进货。1945年至1949年间,多数商品购于北安县,少数由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购进。1951年,黑河地区在齐市贸易办事处内设有孙吴采购组,进货地点以齐市为主。1955年采购组迁至佳木斯,1956年1月又迁至哈尔滨。至此商品多...
第二节 五金交电
第二节 五金交电 伪康德4年(1937)后,孙吴处于开发时期,特别是日军大搞军事基地建设,五金交电销售量剧增。经营五金交电的较大商号有大隆、协和昌等,此间是孙吴历史上五金交电业最兴盛时期。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渐萧条。 1946年至1958年间,五金交电先后由大众商场、贸易公司...
第三节 日用杂品
第三节 日用杂品 日用杂品经营的品种较多,主要有陶瓷器、碗筷、铁锅、铝锅、塑料桶、卫生纸等,均从外地进货,由县生产资料公司经营。主要的零售商店有综合商店及供销社、合作商店,各企事业办的集体商店也兼营一些小日杂品。日用杂品一直敞销,随着人口的增多销量不断增加。
第一节 化肥 农药
第四章 生产资料购销第一节 化肥 农药 一、化肥 本县农业生产多采用农家肥,60年代初期,部分乡村开始使用少量化肥,由黑龙江省农业生产资料公司按计划直拨,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及各乡供销合作社经营。化肥销售量,60年代销售量最多的1969年仅303吨,最少的1960年只销16吨。1970...
第二节 农机供应
第二节 农机供应 清朝末期至东北沦陷时期,黑龙江沿岸农村已开始使用双轮一铧犁和收割机等畜力半机械化农具。通过瑷珲县孔士洋行、秋林洋行或私人过江到俄国(苏联)村镇购进 1961年成立农业物资供应组(隶属县农业机械局)。1962年8月,建农业机械物资供应站(1980年改为农机公司),独家经...
第三节 金属机电
第三节 金属机电 东北沦陷时期,日军在孙吴境内修建军事工程所需金属机电材料均从外地购进。 1949年至1958年,金属材料、机电设备由县贸易公司购销。1958年9月,由县物资局经营。1982年正式建金属机电公司,隶属物资局,金属机电设备统一由该公司购销。 金属机电进货渠道,一是国...
第四节 建筑材料
第四节 建筑材料 一、红砖 东北沦陷时期,境内有大小砖窑60余个,窑户自产自销。1945年光复,砖窑停产。 1958年建孙吴县瓦厂,1960年改为砖厂,年产红砖200万块。70年代,年产红砖达1000多万块。红砖销售,六七十年代纳入县计委计划,统一分配。1978年后,由于乡镇企业...
第五节 石油 煤炭
第五节 石油 煤炭 一、石油 1963年后本县所用石油从大庆进货,由县计委统一计划分配,燃料公司经营。1978年建石油公司,独家经营。公司下设孙吴、四季屯、辰清(1984年投入使用)3个油库,孙吴镇内设有1个加油站。 70年代中期以前,本县石油用量很少,1955年销售汽油20吨...
第一节 畜禽产品
第五章 副食品采购供应第一节 畜禽产品 一、肉类 东北沦陷时期,本县农民养猪养牛户较少,肉铺屠宰的生猪、菜牛多从外地购入。主要肉店有日本人经营的林谦株式会社,中国人开设的信合永、盛合永、三盛发、双合永、公肉铺等私营肉店。 1949年至1955年间,肉类用量很小,靠几家私营肉店供...
第二节 水产品
第二节 水产品 一、江河鱼 80年代以前,本县江河水面利用率不高,多以个人和集体自由捕捞,自食或自销,上市鲜鱼以野生为多。1960年成立水产站,试搞人工粗放养鱼,因其技术落后,措施不利,收效甚微。1962年撤销水产站。野生江河鱼由于长期捕捞,加之个别炸鱼、毒鱼现象,至使产量逐年下降。1...
第三节 蔬菜水果
第三节 蔬菜水果 一、蔬菜 东北沦陷时期,主要由北满、三合公、耀东、宝元斋、玉成样、德盛等私营商店兼营蔬菜。1949年前后,鲜菜以城郊农民在市场零售为主。1957年由贸易公司下设的副食品商店季节性地兼营蔬菜零售业务。1962年由糖酒公司兼营。1972年食品公司下设蔬菜商店,至此国营商店...
第一节 征购
第六章 粮油购销第一节 征购 东北沦陷初期,推行“粮谷出荷政策”,并制定了《米谷管理法》、《重要特产物管理法》。伪康德7年(1940)改为实行“奖励金”制度,即对出荷一定量的农民发给一定的“奖励金”,以达到搜刮农民的目的。伪康德8年又实行“先钱制度”,即在春耕前要求农民与专管机构订立契约,...
第二节 销售
第二节 销售 粮食销售主要用于城镇居民、工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农村非农业人口等口粮供应,其次用于饲料。 民国时期,境内村屯人地均少,种的粮食以自食为主,余粮实行自由买卖。 伪满县公署建立后,对粮食供应实行“配给”制。将市民分成三个等级:一等为劳需者,分两种量,一是每月每人24公...
第三节 储运
第三节 储运 一、仓储 粮仓 东北沦陷时期,本县设有东仓库(今社企联营建筑公司址)和老街基(今永胜村址)仓库。东仓库储军需用粮,老街基仓库储民用粮。 1946年至1976年间,先后建四季屯、孙吴、奋斗、辰清粮库。储粮仓由蓆穴囤、木板房逐渐发展到砖瓦结构的房式仓、土圆仓、钢板仓、...
第一节 黑木耳 蘑菇
第七章 土特产品购销第一节 黑木耳 蘑菇 采集黑木耳、蘑菇是本县山区农民的传统副业生产。1949年后,由供销社、土产废品公司、果品公司兼营收购。1975年前均为野生木耳,收购量较少,50年代每年平均收购14100斤,60年代平均收购3700斤。山木耳收购量逐年减少,1973年只收购100...
«
1
2
...
13764
13765
13766
13767
13768
13769
13770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