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三节 标准作业
第三节 标准作业 初期,生产经验不足,制度不全,各项规章制度还正在探索总结提高之中,田间作业还处于枞放低级阶段。 1963年恨据农垦部颁发的田间作业操作规程草案,结合农场的生产经验。王强场长提出开展田间作业标准化运动,建立以五大制度为规范,政治思想工作为保证的标准化作业。全场出现了一个...
第四节 种子
第四节 种子 建场初期,没有专门的种子机构。 1958年科研站成立,农业科有一名负责种子的技术员。繁殖生产小麦种子秃不齐、合作五号、合作六号98.6万公斤,大豆种子满仓金、东农一号、黑龙江41,32万公斤。 1966年科研站改为良种场,编制和分场一样,有场长和书记,良种场技术人员...
第五节 栽培
第五节 栽培 一、种子准备 1.种子精选 ①、小麦选种:六十年代二九○农场只有八台苏式选种机,机具不足,采取机选种和风选相结合。七十年代以后,选种机增加到15台,小麦种百分之百的选种,不选种播种,按生产事故处理。 ②、大豆选种:大豆选种从六十年代开始,采用螺旋式粒选器...
第六节 耕作
第六节 耕作 一、以伏秋翻地为主连年全面耕翻,平播后起垄时期 二九○农场地处三江平原的三角洲的地带,地势平坦低洼,土壤粘重,黑土层薄,冬季漫长,土壤结冻时间耕作无法进行,耕作时间短,建场初期和六十年代,全面耕翻,以伏秋翻地为主,能接纳秋雨,热化土壤。生产主动。实行麦~麦~豆和麦~豆~玉...
第七节 肥料
第七节 肥料 一、化 肥 建场初期开荒整地,土壤正在熟化过程之中,养分含量较高,当时是如何提高耕作水平,熟化土壤释放养份。国家化肥供应很少,这一时期基本上不施肥。 1962年开始给小麦、玉米施用化肥。小麦亩施硝安2公斤,过石粒肥6.5公斤,玉米垧施硝酸10公斤(包括...
第八节 农药
第八节 农药 一、杀菌剂 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用赛力敞,西力生拌小麦种和玉米种防治小麦根腐病,黑穗病,玉丝黑穗病。 赛力散、西力生属于汞制剂,对环境污染人畜有害,同家不再生产,农场停止使用。 八十年代用克菌丹、多菌灵、拌种双等拌小麦种和玉米种,大豆采用“多福灵”拌种。 ...
第九节 灾害
第九节 灾害 一、低温冷害 二九○农场1957年至1976年,20年的平均温度1.6℃,1969年全年平均气温0.3℃,比历年平均气温少1.92℃,叫至八月份生育期间的温度低3℃左右。 大豆、玉米播种出苗后至成熟都处在低温条件下,生长和发育都受到延续性冷害的阻碍,不能正常...
第十节 气候
第十节 气候 一、温度变化的规律和特点 1.历年平均温度1.7度。最热月是七月,平均温度21.7度,最冷月是1月,平均温度零下21.8度,年极端最高温度出现过38.5度(1982年)极端最低温度出现过零下41.1度(1970年),温差达79.6度。 2.根据作物对温度的要求,春季...
第一节 农业机械的发展与变化
第十二章 农机第一节 农业机械的发展与变化 1955年建场时,师机耕队分来的农业机械有C—80l台(苏联),纳齐土台(HATM匈牙利),福特l台(美国)。农具有犁、圆盘耙、播种机,镇压器等双台件。省农管厅调来C—80 5台,KC——07 8台(东德),农具33台件。这些农机具大都来自苏联利...
第二节 机务管理与标准化
第二节 机务管理与标准化 二九○农机机务管理工作,开始是按照友谊农场和曙光农场1954年的规章执行的。在二九○农场建场30年间,机务管理工作大体分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5年至1957年。建场时,农建二师机耕队调配来10台机车和几十台农具,管理主要抓了新机器的磨合,在前三年的开荒中...
第三节 技术革新
第三节 技术革新 1959年以前机械装备基本上是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设备少,不配套,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不高,生产上人力,畜力的劳动还很大。六十年代以后,特别是1964年以后,开始搞“标准化”运动,要求提高机械化效率,原有的设备和技术不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于是机务队伍开始大搞机务革新活动。田间耕...
第四节 农机修理
第四节 农机修理 二九○农场的农机修理工作,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在建场30年间,已经建立了完整的三级修理网。 一、修配厂的建立与发展 二九○农场修配厂建于1955年。当时厂址在富锦县城内。厂房及设备有草房一间、30车床一台,8尺皮带床一台,皮带铣床一台,皮带钻床一台,...
第五节 农机队伍发展与培训
第五节 农机队伍发展与培训 一、农机队伍发展 二九○农场农机队伍的发展大体分五个阶段。1955—1957年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机务工人来自三方面。一是农建二师机耕队分来一部分机务工人,二是省农管厅的东北各农场抽调来一批机务工人;三是1955年1956年,从复转官兵中挑选了一批副班级以上...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十三章 林业第一节 机构沿革 1976年以前,林业生产先后归生产科、计财科和基建科管理。由于林业生产规模小,任务单纯,只有一名林业技术员负责林业工作。 1977年3月,成立林业科,科长郭义生,林业技术员阎英,场部地区护林员王家民。 1979年5月,林业科与农业科合并为农林科,...
第二节 森林资源及生态变化
第二节 森林资源及生态变化 一、森林资源 二九○农场建场初期,境内的天然次生林和柳条通总面积达8万亩。海拔58米以上地区,植被几乎全是天然次生林,郁闭度0.3~0.9。海拔56米以下的松、黑两江沿岸及江中岛屿生长的柳条,面积约十万亩。全场森林复被率在7.2%左右。乔木树种有柞树、白桦、...
«
1
2
...
14301
14302
14303
14304
14305
14306
14307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