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获奖项目
第二节 获奖项目 一、获国家级奖的项目 1982年,由铁力农场农艺师石成喜等人进行的“大豆、玉米大面积推广化学除草”技术试验研究,获得国家科委、农委技术推广奖。 1982年,由绥棱农场实验站助理农艺师邓良佐,管局科研所所长、农艺师纪占湖等人,进行了“推广小麦优良品种克旱8号”的技...
第三节 科技小报
第三节 科技小报 1982年,绥化垦区科技工作由生产处兼管,设1名副处长专抓科技工作,并开始以科委与科协的名义主办《科技参考报》。当时因条件所限,只能靠手刻油印,质量不高。主要反映管局内各农牧场的科研动态、科研课题、科研进程、科研成果及推广应用情况。 1984年,科技工作从生产处分离出...
第四节 重要记事
第四节 重要记事 1983年,绥化农场管理局总农艺师陈乃康,获国家经委、科委、农业厅、林业厅“科技推广先进工作者”称号。 根据农牧渔业部(1983)农科字“关于颁发第一批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荣誉证章、证书的具体规定”,绥化农场管理局中报上级批复后,陈乃康等40名基层科技工作者,获得了证章...
篇下序
第七篇 综合经营篇下序 各农牧场组建初期,为了生产生活上的需要,创办一些土、小、少类型的工业、运输、房建、服务行业,如小烘炉、小手工房、小加工作坊、小代卖点等。运输是牛马车,居住土草房,理发尽义务,来客住大铺,照像、修表、买书需进城。 50年代末,绥化垦区各农牧场,为贯彻省委“一业为主...
第一章 工业
第一章 工业 绥化垦区工业发展缓慢,主要是受“种地为本,单一经营”的思想影响。各农牧场建址,多数远离城镇,地处交通不便的荒原地带,为解决生产和生活上所必需的维修、吃、住等问题,在一无厂房、设备,二无资金和技术力量的情况下,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办起了建场初期的工业。红光农场前身“海伦县第一农场...
第一节 加工业
第一节 加工业 绥化垦区的加工工业,以农副产品为原料,主要开展的项目有粮油加工、酿造加工、乳粉加工、罐头加工、复合饲料加工等。保证了本垦区的生活需要,同时为市场提供商品。 一、粮油 1948年至1953年,肇源农场加工米面用石碾、石磨,榨油用油包草、人搬杠。红光农场在此期间,加工...
第二节 建筑材料
第二节 建筑材料 绥化垦区的建筑材料生产主要项目有砖瓦和木材加工。 一、红砖 截止1985年,全局共有9个砖瓦厂。 肇源农场于1955年建了2个旧式马蹄窑,手工制坯,外请烧窑师傅,作技术指导,只干了一个夏秋就停产了。1959年,该场又建了二座旧式方窑,每窑一次只能烧1200...
第三节 电力
第三节 电力 绥化农场管理局没有设电力管理机构。各农牧场电力工作一直由各场自己管理。全局共有7个变电所,1个电管站。架设10千伏线路583公里,从事电力工作的技术人员350名。 一、红光农场 于50年代初开始用电。1953年秋,从海伦县酒厂买来1台5000瓦的发电机,主要用于住宅...
第四节 制革
第四节 制革 红光农场于1961年,在联合厂设了制革车间,厂房30平方米,技工1人。主要加工牛,马、猪、羊、鹿等皮张。羊皮多数供作劳动保护用品,如羊皮手套、大衣、帽子等。其他皮张多用于制作牛马车鞍具。 1970年,新建制革车间100平方米,用1名技术工人外,又增配2名学员。 制革...
第二章 商业
第二章 商业 绥化垦区建场时,没有商业管理机构,只有当地市县在农场开办的供销社,主要供应农场职工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及部分生产资料。 1969年2月,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与生产建设兵团司令部联合决定:将各地市、县在农场设的商店、供销社移交兵团管理。兵团设供销处,各师设供销科,各团(独立团)设...
第一节 农场商店
第一节 农场商店 一、红光农场 于1949年,经海伦县政府批准,建立了供销合作社。经销商品由海伦县供销合作联社批发调拨。由于店小、人少,经营小商品,日销售额仅达百余元。 1952年,经海伦县委批准,决定建立供销分社,营业室20多平方米,资金0.5万元,经营商品300多种,年销售额...
第二节 批发站
第二节 批发站 1969年6月,根据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和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联合通知精神,独立一团(嘉荫农场)、独立二团(铁力农场)、独立三团(红色草原牧场),分别建立了商业综合批发站。下设财务、物价、计划、统计、票证、储运、行政和后勤等部组。各站从省二级站批发进货。 由于批发站...
第三节 收购
第三节 收购 1972年,绥化农场分局成立以后,各场陆续建立收购站。多数农牧场收购站隶属于场中心商店管理,也有个别场的收购站为独立单位。 收购的主要品类:农副产品有生猪、白瓜籽、黑瓜籽、蜂蜜、鹿茸、毛皮等,山产品有黑木耳、蕨菜、蘑菇、榛子、橡子、梢条、山野果等,中草药类有五味子、刺五加...
第四节 队伍建设
第四节 队伍建设 为了不断提高商业职工科学文化、业务技能及企业管理水平,自1969年以来,绥化农垦商业战线开始抓职工教育,基本形式有三种:一是管理局商业管理部门组织集中培训及考核;二是各农场批发站、商店、收购站组织职工进行业余学习;三是将本岗位在职人员送入专业学校代培。本着干什么学什么,大搞...
第五节 商业改革
第五节 商业改革 1981年,商业处在管局党委的领导下,为解决局直待业青年就业问题,管局成立了第一个集体商业企业“绥化农场管理局青年商店”。后改为国营企业。 1983年,又将该商店改为“绥化农垦农工商联合企业公司经理部”,兼管批发和零售。1985年,改为“绥化农垦贸易中心”。 1...
«
1
2
...
15545
15546
15547
15548
15549
15550
15551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