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篇 采金历程
: 黑龙江地区金矿开采可以上朔至北魏正始年间,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但由于开采技术 落后,战争破坏,清朝时期又实行长期封禁,不许开矿,影响了金矿的发展。至19世纪80年 代,黑龙江地区金矿才真正进入大规模开发时期。
第一节 封禁采金
第一章 清朝时期 清朝前期,国家较为殷实、富裕,故“不言矿利”。清政府根据财政及社会稳定状况对 开发金矿实行了时开时禁政策。据《清史稿·食货志》记载,1644年(清顺治元年),清政 府允许民众开办金矿。1651年(清顺治七年)即令停开。1662年(清康熙元年)解除封禁, 1683年(清康熙二十二...
第二节 盗采与反盗采
1643年(明崇祯十六年、清崇德八年),以瓦西里·波雅科夫为首的沙俄哥萨克武装, 入侵黑龙江地区,搜集金矿资料。 19世纪50年代,俄人在开采西伯利亚砂金的同时,就窥视黑龙江南岸的金矿。1857年( 清咸丰七年)入侵三姓盗采砂金。 1867年(清同治六年)冬,沙俄武装水兵突然袭击...
第三节 金矿开发
一、李金镛办矿 沙俄盗采行动和侵略意图使清廷中的一些官吏认识到,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以杜绝沙俄 窥测之心,确保国家主权。 1887年1月18日(清光绪十二年十二月十五日),黑龙江将军恭镗,在“漠河金厂亟应举 办”一折中,密呈朝廷:“查漠河金厂,上年俄人勾结华匪过江占据,叠经派兵弹压...
第四节 掠夺与反掠夺
一、沙俄入侵掠夺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沙俄乘庚子之变武装入侵黑龙江沿岸中国金矿。7月23日, 俄军炮击漠河的瑷珲金矿。7月26日,观音山金厂被俄人焚掠。对沙俄的侵略行径,中国军民 奋起反击。7月27日,清兵统领全亮率领防军,三姓金矿督办宋春鳌率领300余名东沟矿工, 在倭肯河两...
第一节 接管金矿
第二章 民国时期 1912年辛亥革命后,清朝所开办的金矿逐步由各省接管。9月15日黑龙江沿岸金矿督查局 成立,局址设在瑷珲。林松龄为首任矿务督查员,10月1日正式办公。 1913年4月,驻京俄使库朋斯齐照会北京政府外交部,对东北地区提出4项无理要求,其 中包括俄人拥有在黑龙江地区开矿专权...
第二节 兴办金矿
一、观都、呼玛金潮 1912年,观音山金厂和都鲁河金矿合并,成立省办观都金矿,使黑龙江地区采金业形成 了以漠河、呼玛、观都3个金矿为主的生产布局。呼玛矿区共开办库玛尔、余庆、广信、浚源 、官银号等五大采金公司和探苗事务所。观都金矿开办12个分矿,当年黑龙江地区的产金量 高达61809两,...
第一节 资源调查
第三章 东北沦陷时期 日本侵略者在侵占中国东北之前,就早已开始窥视东北的矿产资源,采用各种手段刺探 、调查我国东北地区矿产资源的情报。1907年,满铁地质调查所对我国满蒙各地进行了以金 矿为重点的矿产资源调查。此后,日本对黑龙江省黄金资源的调查几乎没有间断过。1918— —1926年,日本农商务...
第二节 掠夺黄金
一、霸占资源 1933年2月14日,伪吉林省“剿匪司令”于琛澂、参谋长杨玉书带领2000多名伪军和日本 东条大尉指挥的1个日军中队,攻占了小石头河子等桦南一带各金矿。在驼腰子设立“依桦勃 ”金矿局,杨玉书任局长。警备队800人,均系伪军改编,管辖北起黑背,南到倭肯河,东到 八虎力和七虎力...
第三节 压榨与反抗
一、残酷压榨 东北沦陷时期,黑龙江地区的每一座金矿都是一个地狱。日本人把金矿工人视为“囚犯 ”,矿工根本没有人身自由。日本人为防备矿工逃跑和反抗,在各金矿工棚区四周都拉上铁 丝网,修建炮楼,设下卡子门。各卡子门都有矿警和日本守备队带着狼狗看守。矿警队和守 备队分别驻在金沟两侧的山岗上,炮...
第一节 接管金矿
第四章 解放战争时期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当时,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级人民政权还没建立,一时间 旧社会的财东、把头勾结残余的伪军警宪特、土豪劣绅,控制了全省大大小小金矿,加上土 匪猖獗,几乎所有金矿都处于无政府状态,各矿区黄金生产基本陷于停顿。 同年12月末,佛山县(今嘉荫县)的...
第二节 开矿建设
解放战争时期,黑龙江地区黄金生产建设的重点是合江省金矿管理局(后易名为东北金 矿局第一矿区管理局)、松江省金矿管理局(后易名为东北金矿第二矿区管理局)和黑嫩省 金矿管理局(后易名为东北金矿第三矿区管理局)。至1949年,3个管理局共下设2个总局, 14个分局,2个直属矿(场),3个办事处,矿工达...
第一节 萎缩阶段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以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由于解放战争后期黑龙江地区大力发展黄金生产打下的良好 基础,1950年全省产金量比1949年提高18.2%。1951年,国家把经济工作的重点转入农业和 基础工业建设,对黄金生产实行“收缩、下放、关停”的方针。同年10月,撤销了驼腰子金 矿分局的4个...
第二节 复苏阶段
1962年3月2日,省冶金工业厅把企业管理体制、地质探矿、物资供应、交通运输等严重 影响黄金生产的问题向省委作了汇报,得到省委重视。6月14日,黑龙江省人委发出《关于改 变黄金生产管理体制的通知》。决定由省机械冶金工业厅接管全省金矿,并直接管辖新组建 的黑河、乌拉嘎和桦川3个金矿局,同时还实行全...
第三节 徘徊阶段
正当黑龙江省黄金产量连续增长,黄金工业刚要振兴之际,“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中 国黄金矿产公司于1969年6月被撤销,其所属金矿下放给各省管理。黑龙江省各级黄金管理部 门和金矿被“造反派”夺权,生产经营陷于混乱状态。此后全省黄金产量连年下降,1969年 与1966年相比,水枪产金量下降72.8%,...
«
1
2
...
3165
3166
3167
3168
3169
3170
3171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