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风俗习惯
一、服饰 过去鄂伦春族的衣服、鞋帽和被褥等用品,主要用狍皮制做。清朝,猎产品交换增多, 不少人也穿布衣、丝绸衣。用狍皮制作的各种衣着有长皮袄(“苏恩”),用长毛狍皮制做 ,冬天穿用。短皮袄(“卡里那”)和皮套裤(“阿木苏”),用夏天红杠子狍皮制做。短 皮袄还可毛向外穿当雨具。皮裤(“额克...
第三节 信 仰
一、多神崇拜 图腾信仰,熊。过去鄂伦春人认为熊与自己有亲族血缘关系,把熊尊称为“太帖”(祖 母)、“阿马哈”(舅父)、“雅亚”(祖父),不直呼其名。遇熊脚印和吃东西地方,就 下跪即头,祈求吉利平安,以示崇敬。虎,鄂伦春族称为“乌塔其”,太爷的意思。也称虎 为“博如坎”,神的意思。打猎时听...
第一节 族 源
第八篇 赫哲族第一章 历 史 一、族称 “赫哲”为赫哲语,由“赫真”音变而来,原为方位名称,遂演为一部分人称呼另一部 分人的专有名称,后转为民族名称,为“下游”、“东方”之意。居住同江县勤得利以上, 黑龙江、松花江流域的赫哲族称“奇楞”、“奇勒尔”、“栖林”、“苏力比”、“苏力亚 比...
第二节 反帝爱国斗争
一、抗击沙俄侵略 17世纪中叶,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及乌苏里江下游,掠夺淫杀,破坏了东北边疆的安宁 ,赫哲族人民配合清军抗击沙俄入侵。 1652年(顺治九年)4月4日,居住黑龙江下游乌扎拉村赫哲族1000余人,配合清军, 向沙俄哥萨克匪徒哈巴罗夫一伙营地“阿枪斯克”发动了攻势,消灭...
第三节 姓氏与人口
一、姓氏 黑龙江省赫哲族最古老的氏族有:特尔吉尔、卡尔特吉尔、巴亚吉尔、卡尔他吉尔、巴 力卡吉尔、库奇吉尔、贝尔特吉尔7姓人。随着社会发展各氏族又分化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氏族 (女儿氏族)。赫哲族的姓氏绝大部分是从住地、山川、河流名称而来,有的起源于兽名或 某种物品名称。 赫哲族姓氏...
第一节 民族乡 民族村
第二章 民族平等 1949年,黑龙江各地进行政权建设,同江县并入富锦县,街津口、八岔两 个赫哲族聚居村划为自然屯,选出了屯长。饶河县四排划为行政村,村政府委员 5人,其中赫哲族有葛得胜、尤清海2人。1953年普选时,街津口改为行政村,村 政府委员9人,其中有赫哲族2人。八岔成立民族自治村,傅景贤...
第二节 民族平等团结
一、民族平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省赫哲族人民参加了国家大事和地方事务的管理,享受了民 族平等权力。赫哲族聚居地区选出了本民族代表参加各级人民代表会议。1958年,有乡人民 代表19人、县人民代表5人,其中乡县妇女代表各1人。平均每25人就有代表1人,代表人数大 大超过了人口比例。还...
第三节 民族干部
土改运动中,各级政府就在赫哲人民群众中培养了一批积极分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后,建国初期,一些积极分子被送到各级党校、农干校、省工农干校进行培训。尤志贤、傅 景贤、葛德胜、尤金良、傅万金、尤清海等第一批赫哲族干部,分别担任了村长、乡长、科 长等职。50年代以后,为适应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各级政...
第一节 渔 业
第三章 经 济 一、捕鱼生产 捕鱼是赫哲渔民经济生活的主要来源。历史上,赫哲族捕鱼只限于自行消费,从本世纪 初开始,由于三江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鱼产品作为商品出现于市场,加之开发三江平原, 狩猎资源减少,捕鱼生产得到发展。 赫哲族捕鱼生产大体是在春、秋、冬季进行。春季开江时期是...
第二节 猎 业
一、狩猎生产 狩猎是过去赫哲猎人维持生活的一项主要经济来源。赫哲猎人赖以生存的粮食、棉布、 食盐及其所使用的铁制工具、马匹、火药枪、钢枪等生产生活资料都以猎产品换取,“夏捕 鱼作粮,冬捕貂易货为生计”。狩猎在其经济结构中,长期处于重要地位。 赫哲族狩猎分季节。“打红围”(捕鹿)在...
第三节 农业手工制品采集
一、农业 1723—1735年(清雍正年间),清朝为奖励农耕,颁定旗民屯垦制度,于三姓地区设 官庄15处,其中被编入旗的葛、卢、舒、傅、尤等官庄13处。每庄额定庄丁10人,闲散帮 丁若干人,每丁耕地13垧,交粮30石。其地域大体是从乌斯浑河口至牡丹江下游,从三姓 城至敖其以上松花江两岸。...
第一节 教 育
第四章 文 化 《依兰县志》记载,清代,1732年(雍正十年),清朝始在赫哲族地区创办教育,“于 三姓地方设教习二员,教八姓赫哲人丁”。《桦川县志》记载,至“光绪年间,由满文一变 而习汉文”,大都是赫哲族上层人家的子弟上学。三姓副都统衙门派往黑龙江下游及乌苏里 江支流尼满河等地收纳贡物的赫哲族...
第二节 文 艺
一、民间文艺 赫哲族民间文学以“伊玛堪”为首,还有“说胡力”、“特仑固”、“嫁令阔”、“白 本初”、“博布力”等。 (一)“伊玛堪” “伊玛堪”,赫哲族古老的民间说唱文学、说唱故事之总称,流传广、影响深,颇受群 众欢迎。“伊玛堪”故事长且合辙押韵,一般押头韵,不押尾韵。长...
第三节 卫生体育
一、卫生 过去,赫哲族长期遭受压迫和摧残,物质生活和卫生状况差,经常发生伤寒、天花、结 核等传染病。由于无医少药,只好听其自然,请萨满跳神或用鹿心血、鹿鞭、鹿茸、虎骨、 熊胆、大马哈头、软脊鳍、稠李子、柳蒿芽、黄芩、菖蒲、大蓟、黄菠萝树皮、内黄等民间 药物和针刺放血、拔火罐,用纽扣刮脊背...
第一节 语 言
第五章 语言风俗宗教 赫哲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分为两大方言,松花江下游的赫 哲人使用奇楞语,乌苏里江流域的赫哲人使用赫真语。两种方言差异不大,互相均能交流。 至民国年间赫哲族社区仍用本民族语言作为主要交流工具。日伪时期,社会用语逐渐转为汉 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汉语成...
«
1
2
...
3361
3362
3363
3364
3365
3366
3367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