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七章 矿区运输
黑龙江省四大中直矿区均在东部边区。距江河航线较远,开矿前交通闭塞,运输不便。 开矿初期,依靠畜力车将煤炭运往附近城镇零售,严重限制了煤矿的发展。1925—1927年间 ,穆棱和鹤岗运煤铁路建成通车,为煤矿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东北沦陷时期,修建了林口至密山的铁路线路,增加了密山矿区煤炭的外...
第一节 铁路运输
一、鹤岗矿区铁路运输 1918年鹤岗开始采煤时,由矿区至松花江北岸莲江口,陆路约60公里。有土路相连,地 势起伏,春、夏、秋三季仅可通行马车。当雪融及雨季,道路泥泞,马车亦不易通行。惟冬 季于积雪之上,雪橇(俗称爬犁)畅行,运转较速,每张爬犁载重千斤,时行十里。当时矿 区日产煤360吨,...
第二节 公路运输
在矿区铁路建成以前,公路运输是矿区运输的主要方式。铁路建成后,公路运输仍然是 矿区运输的重要方式,对促进煤炭生产、方便职工生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公路 民国时期,初开鹤岗、鸡西、双鸭山矿区,矿区内只有土道。 东北沦陷期间,矿区开始修筑了矿与矿、矿与井、井与井之间的公...
第三节 地方煤矿地面运输
1958年,动员成千上万的人上山找煤、挖煤。哪里有煤就在哪里开井。到年末全省各地 办起256个地方煤矿,当年产煤84万吨。当时条件很差,除乡社煤矿地产地销以外,绝大多数 县营以上煤矿地面运输十分困难。牡丹江地区新建和扩建的14个煤矿中,有4个煤矿距铁路线 20—40公里,产煤运不出来,被迫停产。...
第四篇 辅助生产
煤矿专用的机械设备、火工产品(火药、雷管)、坑木和建筑材料等,都是煤矿生产不 可缺少的设备和材料。煤炭工业作为辅助生产,自己经营这些产品。随着煤炭生产的发展, 制造专用设备的矿机生产、制造火药、雷管的火工生产、制造坑木的林业生产、制造建设材 料的建材生产等辅助生产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获得了迅速...
第一节 工厂建设
第一章 矿机制造 一、鸡西煤矿机械厂 鸡西煤矿机械厂的前身是东北沦陷时期1933年由日本长谷株式会社筹建、1936建成的“ 密山炭矿株式会社鸡宁机械制作所”。建成当时厂房180平方米,职工80余人,10余台简陋机 床,担负鸡西煤矿机械设备的大、中修,兼造简易生产工具。1945年各种机械设...
第二节 矿机产品
一、采煤机械 解放前,黑龙江地区煤矿生产技术落后,长期沿用土法开采,人工出煤,煤矿机械工业 未获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发展煤炭生产,改善矿工劳动条件,1949年东北煤矿管理 局向所属煤矿提出:改革采煤方法,在采煤工作面提倡用截煤机、刮板输送机,以增加煤炭 生产量。全省...
第三节 产品销售
省内3个煤矿机械厂和煤矿专用设备厂都是为全国煤矿服务的。各厂自建厂到中共十一届 三中全会之前,生产和销售一直实行生产指标由煤炭部和省主管局统一下达。重要物资由国 家统一分配,生产产品由主管部门包销,利润上缴由国家财政部门统一征收的“四统一”管 理形式。由于主管部门对企业统的过死,企业基本没有自主...
第二章 火工生产
人民政府接收煤矿初期,省内各煤矿所需火药和雷管,只有东北工矿处1947年在鸡西滴 道建的一个“红星化工厂”生产土火药(1949年5月停止生产),供给鸡西矿区使用。鹤岗、 双鸭山需要的火工产品均由外地供给。因火药是易燃易爆危险品,每当提运时,都需要采取 必要措施并且武装押运。1952年经东北人民政...
第一节 厂点发展
一、鹤岗火药厂 1952年,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批准建设,设计能力为年产火药4000吨。全部工程分两期 完成,第一期工程,1954年投产能力2000吨。投产初期仅有轮碾机5台、产药机1台、装药机 4台、木粉粉碎机2台。由于设备简陋,有些加工工艺只能采用土办法,如食盐、木粉的干燥 用铁锅炒,...
第二节 火工产品
1954年鹤岗十三厂投产初期,只能生产煤矿安全炸药1个品种。1958年增加生产火雷管和 电雷管。1985年火药生产已有煤矿安全炸药、岩石炸药、露天炸药、铵油炸药、铵木蜡炸药 ,被筒炸药、浆状炸药和乳化油炸药等品种。其中乳化油炸药是1984年的新产品。雷管也发 展为瞬发雷管、半秒延期电雷管和安全毫...
第三节 产品销售
鹤岗十三厂的火工产品,自1954年以来,除满足鹤岗矿务局所属煤矿需要外,先后供给 省内鸡西、双鸭山、七台河三全矿务局和外省区的扎赉诺尔矿务局及吉林、河南、安徽、四 川、云南、新疆等地部分煤矿。截至1985年七台河矿务局所需全部火工产品和鸡西、双鸭山 矿务局所需的雷管仍由鹤岗十三厂供给。1985年...
第三章 林业生产
东北沦陷时期日本人统治煤矿时,在鹤岗西北方向30公里处林区、鸡西现今的桦木林场 和双鸭山岭东白皮营等地都建有煤矿使用木材的采木场。他们采优弃劣、乱砍滥伐、只伐不 造,对矿区森林的破坏很大。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政府接收煤矿初期,为了解决煤矿恢复生 产所需木材,鹤岗在日伪遗留的伐木场基础上,建立了矿务...
第一节 林业机构
鸡西矿务局1952年6月在福利处成立林业科,配有21名专职干部和50名工人。在滴道建立 一处苗圃,建立了恒山、大通沟两个造林站。1953年6月松江省政府以松林字151号和202号造 林执照划给矿务局造林地40767公顷。在恒山、大通兆两个造林站开始造林。1954—1957年按 东北煤管局压缩造林...
第二节 营林生产
4个中央直属矿务局共有林地95977公顷。其中:鸡西59267公顷,鹤岗22503公顷,双鸭 山9757公顷,七台河4450公顷。 一、育苗 鸡西矿务局1952年在滴道建立第一个苗圃。1953年开始育苗,当年产苗455.9万株,其 中可供上山造林的成苗73.5万株。 19...
«
1
2
...
3369
3370
3371
3372
3373
3374
3375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