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学前教育
第二节 学前教育 一、托幼组织的发展 解放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重视学前教育。1951年10月1日政务院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正式把幼儿教育做为教育的第一个组成部分列入新中国教育的系统。 建国以后,随着妇女大量参加劳动,县内的托幼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早在1950年,人民政府就号召注意解决妇...
第三节 小学教育
第三节 小学教育 一、解放前小学 解放前的宝清县,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素有“北大荒”之称。文盲占全县人口的90%以上,适龄儿童入学率不到20%。民国5年(1916年)8日,宝清县第一小学创办,民国9年设立高级班,这是宝清县第一座完全小学。民国7年3月,县城设立第一座女子小学,有28名女生上学。从...
第四节 普通中学教育
第四节 普通中学教育 一、解放前的中学 宝清县到1943年以前没有中学。县内有少数中学生只好到外地就学。1938年以前主要是到富锦中学。1938年以后到东安(密山)国民高等学校和密山女子国民高等学校就读。 1944年3月,宝清国民高等学校成立,县内招生一个班50名,为农科;校长为日人佐佐木正...
第五节 农职中学教育
第五节 农职中学教育 1958年中央提出了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即在统一的教育方针指导下,办学形式上可多种多样,即实行国家办学和群众办学、教育部门办学和业务部门办学、中央办学和地方办学“六个并举”,贯彻这一方针,宝清县自1958年起,先后办起一批各级各类职业中学。 一、农业中学 农业...
第六节 成人教育
第六节 成人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关心成年人的学习,创造条件开展成人教育。其中主要的有职工教育、农民业余教育,干部文化补习教育和电视大学等。 一、职工教育 1950年春开始创办镇内职工夜校,由县工农业余教育委员会来统一领导,招生2个班,四年级1个班,学生30名;二年级1个班,学生65名...
第七节 民族教育
第七节 民族教育 宝清县是多民族聚居的县份。除朝鲜小学单独设校外,其它少数民族的学生皆同汉民族学生在一起学习。 一、朝鲜族小学 县境内最早聚居朝鲜族的地方的义顺号和小城子沟。据文献记载:“1931年中共满洲省委派朝鲜族党员干部朴振宇到宝清小城子沟,以教书为掩护开展抗日救亡工作。”证实那时就...
第八节 特殊教育
第八节 特殊教育 宝清县特种教育,主要为聋哑教育,有聋哑学校一座。 宝清县聋哑学校始建于1959年4月15日,当时是县人民委员会民政科主办的一所福利学校。开学时收2个教学班,25名学生。教师2名,事务员1名。1960年纳入国家教育计划,由民政部门移交到教育部门主管。 校址在宝清镇东门里路南。从...
第九节 师范教育
第九节 师范教育 宝清民国5年(1916年)开创学校以后,教师多是来自辽吉两省。民国20年(1931年)7月,为解决本地师资缺乏问题,由当时的县长李郁馥筹办成立宝清县有史以来第一所师范学校,定名为宝清县师范讲习所。校址设于宝清街南门里路东。从高等小学毕业生中招生54名。曾宪恕任所长,教员有王应嘉、...
第一节 教师队伍的构成
第二章 教师队伍第一节 教师队伍的构成 民国初年宝清小学教师多属辽吉二省外来的知识分子。据伪康德《宝清县志》记载,在宝清一校任教的28名教师中,辽宁籍有16人,吉林籍12人。这些人多是辽吉二省师范学校毕业生,随其家人移来宝清后被招聘任用为小学教师和塾师。 伪满初期,小学教师由佳木斯师道学校培养输...
第二节 教师队伍的发展
第二节 教师队伍的发展 民国期间全县共发展到13座小学。据伪康德《宝清县志》记载:民国18年(1929年)全县24个班级,870名学生,有教师27名,同时,乡村还有私塾10处,学童279名,塾师11名。 1946年宝清解放初期.全县小学教职员95名;土改后的1948年为128名,比1946年增长...
第三节 师资培训与提高
第三节 师资培训与提高 一、党对知识分子政策的贯彻 解放初,县教师队伍是由旧知识分子组成的,党非常关心他们在思想政治上的进步。宝清刚解放便举办政教人员讲习班,组织旧政教人员和知识分子参加学习,提高认识,培养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安排他们当人民教师。从1946年到1950年数年间的寒暑假,都组织教师集...
第四节 教师待遇
第四节 教师待遇 一、教师地位 旧社会教师社会地位低。“家值二斗粮,不当孩子王”这一谚语生动反映旧社会教师的社会地位。伪满时期,凡有正义感和民族气节的教师均遭受日伪的惨酷迫害,很多教师上了日伪的黑名单,被定为“要视查人”加以监视,失去言行自由。 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尊重人民教师,把教...
第一节 解放前的教学活动
第三章 教学活动第一节 解放前的教学活动 一、民国时期私塾教学方式 民国时期私塾的教学方式方法简单落后。那时,私塾学馆尚没有建立班级授课制度,塾师教学采取手工业操作方式,对学生是一个一个地教,学生是各自读自己的书,也都各有自己的不同进度。启蒙阶段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读”上,教者主要活动是教“读”和...
第二节 解放后的教学活动
第二节 解放后的教学活动 一、建国后前十七年的教学方式 解放后,废除了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教育,实行大众的、民族的、科学的文化教育方针,逐步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当时,主要的是施行老解放区的教学组织和方式。在教学组织上,凡是有条件的学校均采取编班授课制,将相同年龄、相同程度的儿童...
第一节 考试制度的变化
第四章 考试制度第一节 考试制度的变化 宝清县普通教育的传统考试制度是百分法公开列榜。主要指笔答部分则按百分的标准扣分。学习单科,则为一个百分;学习两科则为两科之分相加用二除;学习三科则为三科之分相加除以三。不分科目,每周授课节数多少,内容份量轻重,一律采取平均法。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旧时,学生学习...
«
1
2
...
8545
8546
8547
8548
8549
8550
8551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