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中医
第一节 中医 第一节 中 医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中医傅季康父子在乜河街开杏林堂药铺并坐堂行医。1917年由辽宁北镇县迁居来牡的陶宪文创办治本堂药铺也坐堂行医。1927年增加振山诊疗所,中医王振山治疗疔疮、痈疽、皮肤等外科疾病;还有延寿堂中医诊...
第二节 西医
第二节 西医 第二节 西 医 一、内 科 新中国成立前夕,市立医院内科医务人员只有 8人,诊断器械只有听诊器、叩诊锤等。多用望、触、叩、听等诊断方法判断疾病。收治的病人,多是一些感冒、头痛、肠炎、胃病等常见病和...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 1954年12月市政府卫生科号召西医学中医,鼓励西医同中医合作,整理与继承祖国医学遗产。随后便成立第一个中西医联合诊所。1955年,在中西医联合诊所的基础上又建立牡丹江市中西医医院。中医学术研究委员会经常派人到各医...
第四节 护理
第四节 护理 第四节 护 理 一、队伍建设 1936年牡丹江有护士11人(含外籍人)。到1941年发展到 422人,其中多数是日本人。“九·三”抗日战争胜利时,日本护士离去。大部分中国护士因医院关闭而转业或待业。医院...
章下序
第三章 妇幼保健章下序 解放前,劳动妇女普遍缺乏卫生科学知识,妇女和婴儿的健康大多听天由命。接生主要靠民间产婆,产妇和婴儿死亡现象经常发生。1929年(民国十八年)牡丹江始有新法接生的助产士。东北沦陷后,日本移民增多,日本人产院增加,中国人也开始办产院。到1945年解放前夕,市内共有产院...
第一节 妇女保健
第一节 妇女保健 第一节 妇女保健 一、接 生 解放前,妇女生育靠民间产婆接生,产妇死于难产、产褥感染,新生儿死于窒息、破伤风、败血症等时有发生,流传着“七天风,八天扔”说法。此外,由于滞产、难产和不良接产造成的会阴...
第二节 儿童保健
第二节 儿童保健 第二节 儿童保健 一、儿童流行病防治 解放前新生儿患破伤风、佝偻病、营养不良者不在少数。死于天花、麻疹、白喉、百日咳、流脑、伤寒等急性传染病的也屡见不鲜。解放后根据毛泽东主席“好生保护儿童”的指示,市政府...
章下序
第四章 药政章下序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在乜河(今兴隆镇)有一家杏林堂药铺。1903年牡丹江站通车后,在车站附近,私人开的中药店逐渐增多。其中较大的惠存厚药店,可加工炮制丸、散、膏、丹等中成药。1939年市内有中药店10家,西药店14家(日本人10家,中国人 4家)。1941年...
第一节 药品检验与监督
第一节 药品检验与监督 第一节 药品检验与监督 1953年牡丹江市成立药品检验所,建所初期编制 3人。药品检验最初利用市肉类加工厂药厂的化验室和仪器设备进行。1960年 5月开始购置部分设备,调入药师,按中国药典规定的理化分析方法下药厂检验。1964年派...
第二节 毒麻药管理
第二节 毒麻药管理 第二节 毒麻药管理 解放前毒麻药一律由日本人经营的西药店出售。解放后市政府颁布禁止吸毒、撤销管烟所、没收鸦片的通告。并在反奸清算斗争中发动群众没收烟具,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根除了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毒患。1947年8 月,为支援解放战争,建...
第三节 药局、制剂管理
第三节 药局、制剂管理 第三节 药局、制剂管理 解放初期,市内只有市立医院和铁路医院设西药局,药品种类很少。1949年铁路医院增设中药局。1958年以后市内各大医院陆续开设中、西药局。较大的医院还专门设药剂科负责药品管理,同时,根据医疗及科研的需要,还调...
第一节 组织领导
第五章 爱国卫生运动第一节 组织领导 第一节 组织领导 牡丹江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简称市爱卫会),成立于1953年3月,其前身为1946年8月成立的牡丹江市防疫委员会。市爱卫会与市政府卫生科合署办公,配专职人员 3名。随后各区及各工厂、企...
第二节 城镇群众卫生运动
第二节 城镇群众卫生运动 第二节 城镇群众卫生运动 1952年本市开展以粉碎美帝国主义细菌战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在市区内共清运垃圾9 785吨,粪便4 326吨,清理牲畜圈2 425个,填平水坑、洼地 76处,2 865平方米,清理阴沟15.6万平方米,...
第三节 农村群众卫生运动
第三节 农村群众卫生运动 第三节 农村群众卫生运动 1956年郊区农村普遍开展“五有”( 鸡鸭有架、猪羊有圈、牛马有棚、家家有厕所、户户有灰仓 )、“三勤”(畜圈勤起、勤垫、勤打扫)活动,推行牲畜集中饲养,许多生产大队设专职积肥员和积肥车,及时清运粪便,既...
第四节 卫生文明单位建设
第四节 卫生文明单位建设 第四节 卫生文明单位建设 1982年根据市委建设精神文明要以清洁卫生为突破口的指示精神,动员全市人民群众以搞好环境卫生为中心,全面综合治理“脏、乱、差”,向着“绿化、净化、美化”的目标迈进。同年春。成立城乡结合部(城乡交接处)治理...
«
1
2
...
8781
8782
8783
8784
8785
8786
8787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