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三节 档案管理
第三节 档案管理 第三节 档案管理 一、机 构 1946年 1月,牡丹江市政府创建档案工作。1949年10月开始,市委、市政府办公室由文书兼管档案工作。1956年,市委、市人委分别成立档案室,各配1名专职干部。1...
章下序
第三章 电影发行·放映章下序 牡丹江的电影事业,始于1933年。影片大部分是外国无声片,也有国产无声武侠片和戏曲片。约在1936—1938年间,开始引进有声影片。1937—1940年,大部分影片为日本国内生产,主要为在牡日本军政官吏和伪满官吏服务,还有一部分是满洲映画株式会社供应的。主要...
第一节 发行·放映
第一节 发行·放映 第一节 发行·放映 解放后,放映的影片多是选择沦陷时期的一些旧拷贝,有《万世流芳》、《难兄难弟》,有苏联红军带来的原版苏联影片《石头花》、《三头凶龙》,还有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民主东北》大型纪录片等各种影片。从1949到1952年,发...
第二节 技术·设备
第二节 技术·设备 第二节 技术·设备 1933年,牡丹江使用的是美国手摇无声百代型放映机。1936—1938年,又引进比较先进的天极一型,日本的罗拉、德国的蔡司等电影放映机。 从1948—1957年,本市先后派人参加在长春举办的东北电影干部训练班;...
第一节 文学创作
第四章 文学美术摄影创作第一节 文学创作 第一节 文学创作 东北沦陷时期,没有专人掌管文学创作。解放后,从延安派来的作家、艺术家吕骥、张庚、萧军、舒非、吕明、胡零、张棣昌、栾明、白刃和东北作家关沫南、李汉龙、金永三等,开辟和带动了本市的文学创...
第二节 美术创作
第二节 美术创作 第二节 美术创作 解放后,群众性的美术创作获得新生。1946年秋,牡丹江市地方工作团组织雷千里、李福元等美术工作者绘制消灭鼠疫的漫画。1948年,市文化馆举办第一次美术展览,展出雷千里的宣传画《粉碎暴日》及其他群众创作的100幅美术...
第三节 摄影创作
第四章 文学美术摄影创作第三节 摄影创作 第三节 摄影创作 60年代初,本市摄影艺术创作开始起步,《牡丹江日报》社摄影记者俞凤楼(笔名于丰)起着组织和骨干作用。1963年,俞凤楼、李哲全、高瑞林、张其林、施声山等人的作品参加了黑龙江省摄影作...
第一节 京剧
第五章 表演艺术第一节 京剧 第一节 京 剧 京剧传入牡丹江始于1933年,由宁安兴宁舞台的文武老生筱月明来牡组班。班底有筱金娃、张盛亭、李三胜、筱喜茹、筱宝玉、筱月秋、于宝亭等,演出于丹江舞台。到1934年10月共有艺人及乐手等46人。为京剧...
第二节 评剧
第二节 评剧 第二节 评 剧 1936年评剧职业艺人流入本市,加入兴亚舞台班社与京剧、梆子同台演出。先后来牡搭班的有张恒金、洪秋霞、萧丽华、碧艳芳、琴艳芳等。演出剧目有《王少安赶船》、《杨三姐告状》、《桃花庵》、《丝绒记》等。因评剧这一艺术形式通俗易...
第三节 话剧
第三节 话剧 第三节 话 剧 话剧传入本市,始于40年代。东北沦陷时期,日本人利用业余话剧团宣扬“日满亲善”麻痹中国人民反日的斗志。经常上演一些表现公子小姐,风花雪月一类内容的剧目。1945年解放前夕,牡丹江邮政总局成立职员业余剧团,演出话剧《保险...
第四节 地方戏
第四节 地方戏 第四节 地方戏 本市曾有两种地方戏,即拉场戏和牡丹戏。拉场戏是东北三省共有的小戏。解放前牡丹江站茶社经常有流动艺人演出拉场戏。1959年本市成立民间艺术团,拉场戏与曲艺同台演出。1962年,该团成立了专演拉场戏的青年戏剧队 ,开始独立...
第五节 音乐·舞蹈
第五节 音乐·舞蹈 第五节 音乐·舞蹈 1938年,本市出现以小提琴手严祝华为首的十余人小乐队,经常为牡丹江放送局演奏音乐节目和为当时的名歌手白兰等伴奏。 解放后,一些志于文艺的人纷纷组织剧社乐社。如以李默然、刘玉涛为首的青文剧社。以朱穆飞、白石为首...
第六节 曲艺
第六节 曲艺 第六节 曲 艺 1925年(民国14年)曲艺评书艺人杨显庭来牡,在吴家茶馆说唱《明英烈》。随着市区的发展,茶社 (俗称说书馆)增至七八处。比较有影响的有张翠芝说 《三国演义》,史长全说六部《春秋》,金庆兰说《打罗汉》,曹树林说《三侠剑...
第七节 杂技
第七节 杂技 第七节 杂 技 早在30年代,牡丹江就有魔术、杂耍艺人流动于街头、市场撂地演出。新中国成立后,流入市内的杂技艺人逐渐增多。1959年,将主要流散艺人组织起来成立民间艺术团杂技队。1961年9月,杂技队从民间艺术团分出,又从北京、河北等...
章下序
第六章 演出放映场所章下序 牡丹江市最早演出戏剧场所有丹江舞台,地址在西长安街路北,建于1933年(1936年拆除)。同年,建起新安电影院(今人民影剧院址)。1934年,建起东安电影院(今西安电影院址)。1936年,兴建兴亚舞台(1945年被淹后拆除),地址在东牡丹街。1937—1940...
«
1
2
...
8778
8779
8780
8781
8782
8783
8784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