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三节 汽车运材
第三节 汽车运材 伪满时,大丰施业区在冬季冻板道上曾用汽车运送木材至桦阳。1953年,大丰、美溪森工局首先开始汽运。1956年,上甘岭森工局开始汽运。1958~1960年,翠峦、南岔、新青林业局有了汽运。1962年,东风、桃山林业局汽运相继投产。1965年,乌伊岭、朗乡林业局又相继有汽运。1970...
第四节 平车及其他运材方式
第四节 平车及其他运材方式 一、平车运材 建国初期,平车运材主要用于山楞至中楞或出河场至最终贮木场短距离的单台原木运搬。50年代,平车道(俗称轱辘马道)深入伐区,并实现了多节连接放车,实现了台车上山。此后,逐渐发展长距离多节运输直达最终楞场(贮木场)。 最初,其操作方法为将装上原木的台车,用木...
第一节 贮木场
第五章 贮木场生产第一节 贮木场 1948年,南岔林务分局所辖的西林、伊春2个林务所,分别在浩良河、柳树、沙山、西林、苔青、美溪、大西林、101公里伊翠线7公里、乌马河、翠峦等地设有楞场、出河场或贮木场。1949年5月4日,7公里楞场被坏人纵火烧掉。1950年,伊春第一出河场(贮木场)投入出河作业...
第二节 卸车
第二节 卸车 建国前后,贮木场卸车作业完全用人力,使用爬杠、大绳、搬钩、压脚子等工具。卸爬犁或大车时,1人或2人一伙,使用搬钩、压脚子将原木搬拨落地面。卸森铁台车作业则2人一伙,用搬钩或压脚子拨掉车立柱连结环开关,使车立柱倒下,再搬拨使木头落地。1954年,带岭首先试验森铁原条运材,以拉大绳的方法...
第三节 造材与选材
第三节 造材与选材 一、造材 1955年,贮木场原条到材后,除原木生产单位外,造材均由山上移至贮木场,成为其重要工序之一。除个别贮木场如上甘岭贮木场仍用弯把锯造材,其他全用机械。最早使用的是苏联哈林-100电锯,锯重30公斤,造材时1人操锯,其动力靠电站,电缆线多,操作不方便。1956年起,采用...
第四节 归楞
第四节 归楞 50年代初,贮木场归楞全系人抬肩扛(抬磨骨头)的手工作业。归楞作业方法与山楞、中楞归楞方法相同,但楞垛较大。1956年后,各林业局先后实行机械化原条流水作业,改用机械归楞。最初使用克特-12拖拉机的绞盘机牵引绳归楞,后改专用绞盘机。初用柴油绞盘机,后用电动绞盘机。1985年,各贮木场...
第五节 贮木场管理
第五节 贮木场管理 建国后,贮木场归楞,装大火车,分别由归楞、装车工队、工组承担。 1956年,贮木场变为生产车间后,成立了卸车、造材、选材、归楞作业工段或混合作业工段,段下设工组。贮木场内设生产调度指挥生产,形成场、段、工组3级管理。卸、造混合作业工段,昼夜2班生产,配段长1~2名,量材员、鉴...
第一节 生产组织管理
第六章 木材生产管理第一节 生产组织管理 一、管理方式与层次 1948年,为开发林区,政府组织农民入山采伐,同时签订外委承包合同,即林务局为甲方,各县入山农民组成的采伐运搬大队为乙方,双方组成冬运采伐运搬管理委员会。委员会由林务分局正、副局长任正、副主任委员,各县采伐大队任委员下设中队,中队正副...
第二节 生产技术管理
第二节 生产技术管理 1949年,东北林务管理局制定颁发《东北国有林暂行伐木条例》、《东北区新定检尺办法》,本林区的采集作业和木材检量按以上规定进行作业,技术管理工作开始起步。在采集作业中,注意提高木材利用率和幼树保护,除梢头木外,60厘米以上的松木及水曲柳、核桃楸、黄菠萝不再用于枕木、坑木、车立...
第三节 木材检验计量
第三节 木材检验计量 1949~1950年,原木生产实行山场1次检尺,一般2人一组,1个小班号1个检尺小组,1本野帐。在山场进行造材评等、鉴定质量,然后加盖材种、径级、等级与小组号印。集运材至山楞或中楞后,森铁、平车或水运等运输单位进行抄尺,贮木场到材后复检,加盖公检号印后,归楞入库。复检如与山场...
第四节 生产规模及效益
第四节 生产规模及效益 一、生产规模 1931年,小兴安岭南坡由庆城(庆安)至伊春汤旺河中游的木材采伐,由私营“柜头”、“组合”和日满株式会社及日本“开拓团”招工分散经管。日伪在庆城、铁力、带岭组建营林署,下设林业事务所、木材组合等,其生产规模大小不一。 1940年,绥佳铁路修通,3~4年间,...
第一章 机构
第十三篇 木材调运第一章 机构 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以后,清廷在呼兰、于庆(庆安县)等地创办了木植公司,对自由发展的木材业加以管理。伐木者须领票入山兼纳木税,按价每吊收税100文由卖主交纳。在本辖区西部(双丰林业局境内青山、向阳山)一带及铁力林业局境内呼兰河上游流域,开辟作业区域。1897...
第一节 品种
第二章 统配材调拨第一节 品种 自1948年伊春林区有少量生产任务起,仅坑木及一般原木有规格要求。1950年,东北人民政府制定了《原木和制材两项木材标准》(时称木材规格),在全区推行。品种主要有: 原木类 包括一般用材、造船材、枕木、桩木、电柱、矿柱、脚手杆、薪炭材。《标准》对各品种的长级、径级...
第二节 木材调拨
第二节 木材调拨 一、调拨程序 1948年前,根据上级指示开条子或下文件,由林务所(贮木场)向需材单位拨付木材。结算方法是现款现货,价款由林务分局经收。车皮由货主自理,实行车板交货,以装车数量作为拨交数量;用户主要是军事单位和哈尔滨市。同年,林区大规模开发,木材供应范围逐渐扩大,除一般原木外,如...
第三节 特需用材
第三节 特需用材 一、天安门及故宫修缮用材 1958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周年,伊春林区接受供应修缮天安门、故宫大梁、明柱用材的任务。丰林林业局在林区采集材长10米、径级60厘米以上的红松10多根;从中选出6根径级最大的84厘米,最小的62厘米,原木材积共计30多立方米。用专车运往北京。...
«
1
2
...
8948
8949
8950
8951
8952
8953
8954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