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八十三、贯通嫩漠公路
八十三、贯通嫩漠公路 自1956年起,为及时开展森林经营,加强森林防火,由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建设委员会,组织动工兴建嫩漠公路,嫩江至十八站红旗大桥间东南段沿古驿道延伸。1958年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建设指挥部,成立嫩漠公路工程局,负责继续进行嫩漠公路东南段施工, 1959年9月嫩漠公路东南段竣工,全长4...
八十四、管理体制
八十四、管理体制 1946年3月,大兴安岭东部岭南行政区,划归内蒙古自治政府纳文慕红盟巴彦旗管辖,1951年10月,改由新成立的鄂伦春旗(1952年5月改为自治旗)管辖。1947年3月,岭北行政区的漠河县、鸥浦县、呼玛县合并成黑龙江省呼玛县。 1964年8月10日,成立大兴安岭特区人民委员会。大...
八十五、批判“四人帮”
八十五、批判“四人帮” 大兴安岭东部林区第三次开发初期,时逢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以无政府主义为特征,以政治高压为手段,以“斗、批、改”为方式的“文化大革命”,造成长期思想错乱,经济混乱,社会动乱。社会经济基础几乎崩溃。“文化大革命”打乱了大兴安岭东部林区规划和方案绘制的宏伟蓝图;破坏...
八十五、批判“四人帮 ”
八十五、批判“四人帮 ” 社会主义建设期间,中国共产党曾长期出现“左”的偏差,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左”的错误登峰造极,形成一大批冤、假、错案。粉碎“四人帮”以后,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恢复正常。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全面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纠正历史错误。 1978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决定对“文...
八十七、“5·6”特大森林火灾
八十七、“5·6”特大森林火灾 1987年春季,出现全球性的厄尔尼诺现象,贝加尔湖暖脊东移形成燥热的大气环流,大兴安岭异常干旱。5月6日,盲目流入漠河县的汪玉峰、王宝晶、傅邦兰、郭永武、李秀新等人,在清林作业中违反操作规程使用割灌机和野外吸烟,引起漠河县境西林吉林业局河湾、古莲林场和阿木尔林业局兴...
八十八、林业区划分调整
八十八、林业区划分调整 1948年5月,黑龙江省林务局在黑河设林务分局,分局在黑龙江上游沿江地区今漠河县,设漠河作业所和额木尔(今阿木尔)作业所,于今呼玛县设鸥浦乡作业所,从事森林工业生产,管理施业区资源与林政。1949年11月,成立黑河林业公司,设漠河、额木尔、鸥浦作业所。1949年,岭北林业经...
八十九、“一期更新”工程
八十九、“一期更新”工程 1987年,“5·6”特大森林火灾,使大兴安岭地区北部森林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灾后,灾区广大干部和职工克服气候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和资金困难等诸多不利因素,开展规模宏大的前无古人的森林资源恢复更新工程。国家原计划在15~20年,全部完成火烧迹地更新任务。确定1988年...
九十、边贸口岸
九十、边贸口岸 大兴安岭地区在长达791.5公里边境线上,有国务院批准的漠河和呼玛两个国家一类客货口岸。 漠河口岸位于黑龙江上游的漠河县东北部兴安乡连崟,又称兴安口岸。 1988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1990年3月28日中俄两国外交部换文确认为国家一类口岸,1993年9月1日正式开关。漠河口岸与俄...
九十一、“二次创业”
九十一、“二次创业” 政企合一的大兴安岭地区,曾创造过计划经济时期的历史辉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国家开始变革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国家和企业的经济关系,取消国家统包投入产出。实行拨改贷、利改税资源节制消耗等,一系列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政策。而大兴安岭人却仍固守计划经济的传统观念, 仍在以林业经济...
九十二、林场改革
九十二、林场改革 1996年,全区有74个国有林场,其中地方6个。有职工6万人,占全区职工人数的23%;居民13万人,占全区人口总数的24%;固定资产净值10.9亿元,占全区固定资产总值39%。 林场在全区经济和社会组织结构中,是最基本的生产单位和社会单元,既承担营林与采伐等生产任务,也承担社会服...
九十三、“天保工程”
九十三、“天保工程” 1998年,长江和嫩江等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后,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重点江湖流域和水源区天然林实施整治和保护。同年,国家林业局(原林业部)于大兴安岭林管局(林业集团公司)先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试点,2001年11月正式启动。在大兴安岭东北坡林区9252万亩天然林中划定生态保护区8...
九十四、城镇改造
九十四、城镇改造 1964年,林区开发建设后城镇建设长期受“先生产,后生活”,“山、散、隐;中、小、短”和“干打垒精神”等方针影响,形成大量基础设施和居民住宅建设的历史欠帐。至1980年,林区职工住房欠帐达91万平方米,有74.2万平方米危房亟待改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地委、行署、林管局借改革...
九十五、“解、更、促”活动
九十五、“解、更、促”活动 针对思想守旧,观念僵化,制约改革与发展的突出问题,地委于2000年初,在认真调查研究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领导全区人民,普遍开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促进发展”学习教育活动。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采取各种措施,精心组织实施,注重实际效果。地县两级成立专题工作推进组,检查学习、...
九十六、“净、美、倡”活动
九十六、“净、美、倡”活动 2000年春,为优化大兴安岭地区招商引资环境,塑造大兴安岭文明形象,切实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在全区广泛开展“净化环境、美化家园,倡导文明新风”活动。各级领导结合工作分工包片负责,精心组织,全力推进。各地各单位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方案,逐级签订工作目标责任状。地委组织了三次大...
九十七、创建优良政策环境
九十七、创建优良政策环境 自2000年起,地委部署全区积极创建优良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全区经济环境好转、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形象改善。地委成立改善政策环境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建立推进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保证工作落实。制定方案,细化目标,落实责任,狠抓推进。地区专门成立“外来投资企业投诉中心”,共接...
«
1
2
...
11993
11994
11995
11996
11997
11998
11999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