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六十八、依陵古里大火
六十八、依陵古里大火 鄂伦春人吴九九纳,住呼玛县鸥浦区下渔亮子屯(现属塔河县开库康乡)。民国时期任鄂伦春族佐领,沦陷时期参加过日寇“山林队”,抗日战争胜利后仍任佐领。1951年因在森林里弄火成灾被撤职,因此对政府心怀不满。1955年4月13日,吴九九纳为发泄私愤,带枪骑马从白银纳入山,4月30日在...
六十九、第一次开发建设
六十九、第一次开发建设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林业开发建设,曾聘请苏联林业专家并多次派出森调队伍,对大兴安岭进行勘察设计,编制了开发建设方案和总体规划。1955年以前因未设专管机构,致使森林火灾不断发生,大片原始森林被吞噬。1955年发生特大森林火灾后,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按照林业部总体规...
七十、中苏联合考察黑龙江流域
七十、中苏联合考察黑龙江流域 1956年8月,为综合开发黑龙江流域,经中苏两国政府协议, 1956年至1960年,双方专家组成联合考察队,对包括额尔古纳河和乌苏里江在内的黑龙江流域自然条件、地质条件、水能动能、交通运输和经济状况进行综合考察。双方共同组成联合学术委员会领导综合考察工作,中国黑龙江省...
七十一、“整风把右”斗争
七十一、“整风把右”斗争 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末期,在农业合作化和城乡社会主义改造重大社会变革中,失去根本利益者、敌视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者、落后群众觉悟差者和干部不良工作作风及一些工作失误等综合因素,致使一些人对党的领导与工作产生意见和不满。 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整风运动的指...
七十二、1958年沿江特大洪水
七十二、1958年沿江特大洪水 1958年7月初,黑龙江上游地区额尔古纳河和石勒喀河流域连降6天特大暴雨,泄入黑龙江构成凶猛洪峰,7月8日,20点侵入呼玛县漠河境内,持续七天后于15日漫延到下游三卡乡一带。沿江和呼玛河两岸53个村屯19个农业社13 700多人遭受有史以来特大水灾。 漠河水位高达...
七十三、第二次开发建设
七十三、第二次开发建设 1958年7月,黑龙江省掀起“林业大跃进”,不顾客观条件盲目决定依靠本省力量开发原呼玛县境的大兴安岭东部北坡林区。调动全省林业机关和企业力量,采取老局包建新局的方法,新建呼南、敖尔青、塔河口、塔汗河、干部河、富拉根、乌鲁克、曼拉开、大乌苏、西里尼、塔源11个林业局,以此促进...
七十四、大跃进
七十四、大跃进 1958年7月,中共中央召开党的“八大二次会议”,确定“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运用舆论导向、政治手段、高指标、督促等综合方式开展“大跃进”,盲目“赶英超美”,要求把国民经济社会十二年发展规划中的各项任务在三五年内完成, “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八...
七十五、“人民公社”运动
七十五、“人民公社”运动 经过迅速发展的农业合作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全国个体私营经济基本过渡到集体所有制。1958年5月,毛泽东同志主持召开了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号召全党全民全面“大跃进”。在“左”的思想指导下,大办“人民公社”,从所有制上进行农业“大跃进”。 1958...
七十六、中苏防火协定
七十六、中苏防火协定 1950年2月,《中苏友好互助条约》签订,中苏两国人民互助友好活动往来频繁, 诚挚地称兄道弟。当时中方大兴安岭边区交通闭塞,苏方多次出动飞机、船泊、人员,调运物资,抢救大兴安岭等边区危重伤病员,解救水灾难民,援助扑打森林火灾。 1955年5月26日,靠近黑龙江边的中方今漠河县...
七十七、第二次开发
七十七、第二次开发 1964年2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在大兴安岭东部林区(南起嫩江县北部,北至黑龙江边,西起鄂伦春旗东部,东至呼玛县东界)建设18个林业局(后调整为11个林业公司)。 实行木材生产、林产工业、营林和森林保护综合性开发。由于大兴安岭环境恶劣,开发难度大、困难多,中央确定林区铁...
七十八、“社教”运动
七十八、“社教”运动 “三年困难时期”,农村开始“三自一包”(自留地、自负盈亏、自由市场,包产到户)改革实验,一定程度解放了生产力,有效发挥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既在三年困难时期起了重要经济作用,又以生动事实证明了大一统的公社所有制的弊端。对此,党内有的高级领导认为是“阶级斗争”和“修正主义和平演变”...
七十九、会战指挥部
七十九、会战指挥部 大兴安岭东部林区第三次开发,以“打歼灭战”方式,由铁道兵、林业系统、铁路系统、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通力合作进行会战。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于1964年2月10日,决定成立由林业部副部长、党组书记罗玉川任政委兼党委书记,铁道兵副司令员郭维城任指挥,东北林业总局局长张世军任副指挥的大兴...
八十、钢铁“生命线”
八十、钢铁“生命线” 开发建设大兴安岭林区的关键在“路”。1964年2月10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铁道兵部队派出兵力,参加大兴安岭东部林区第三次开发建设会战。6月20日,铁道兵在哈尔滨召开参加会战部队工程和冬防会议,部署会战任务和进军准备。7月,原在小兴安岭、长白山、科尔沁草原和云贵高原执行施工...
八十一、“文化大革命”
八十一、“文化大革命” 196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于5月4日至16日在北京召开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文化大革命的通知”(简称“5·16”通知),成立“中共中央文化革命领导小组”(简称“中央文革”)。6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社论,瞬间通过全国各地新闻舆论工具,将“5·16”...
八十二、“知青”潮北流兴安岭
八十二、“知青”潮北流兴安岭 1966年5月,毛泽东发动的“文化大革命”, 由于林彪、“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的干扰和破坏,没有实现预计的“一年发动,两年深入,三年结束”的设想。至1968年,全国有2000余万1966年、1967年、1968年老三届毕业生滞留在学校和社会。梗阻学校的新生吸纳和循环...
«
1
2
...
11992
11993
11994
11995
11996
11997
11998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