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三节 村路
第三节 村路 建国前,县境村屯的路坎坷不平,晴日辙削,雨天泥泞,人畜难行。 建国后,为便于农事活动,各乡、社组织人力,整修村屯的道路,平整路基,加高倍厚,挖掘顺水沟。火箭乡厢蓝三村、东郊乡正白前二村栽植了路旁林,美化路容。由于养护不佳,各村屯的道路亦是经年铺土经年修,年复一年留辙沟。 随着农...
第四节 桥涵
第四节 桥涵 建国前桥梁均为木制,木架木板,质量低劣,年久失修,屡遭水毁。据民国县志载:“正白旗头佐北井二道乌龙河有名太平桥一座,高7尺,长5丈5尺,宽1丈2尺,木柱5空,上复木板,旁置木栏,于光绪三十二年经该井郎广富等兴修。”这是望奎县境最早的桥梁。嗣后于宣统三年(1911)和民国2年先后修2...
第一节 客运
第二章 运输第一节 客运 1928年呼绥铁路营运后,翁振纲买了一辆旧汽车,经营绥望线上的客运,每日一次往返容30余人,雨天停运。 1929年李绍棠、孙文信2人,合伙买了1辆中型汽车,载乘客50人左右,与翁振纲合伙,在南大街路东租房 3间,开设了“交通汽车公司”。梁墨林为经理,孙文信任会计兼售...
第二节 货运
第二节 货运 1933年日本三菱、三井财团渗入东北各地,垄断了运输事业。1934年 7月,在望奎成立了“国际运输(株式会社)公司望奎支公司”,有同合载重汽车 5辆,专利承运各大商号货物及粮食。 1941年日伪为加速“出荷”粮的运输,划分送粮区域,使农民就近送粮谷,就地起运。在莲花、通江两地设立...
第三节 水运
第三节 水运 望奎三面临河,而水上运输惟呼海铁路未通前,呼兰河流域曾兴盛一时。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解禁后设通江埠码头,为海伦府通往哈尔滨及兰西、呼兰等地的水路要冲。1916年至1929年的14年中通江埠码头为兴旺时期,粮食、工业原料、木材杂货主要靠水路运输。 帆船由通江码头出发沿呼兰河下...
第一节 路政
第三章 交通管理第一节 路政 一、养护 1953年绥望公路归地区养护总段管理,后又归省管理养护。1958年县成立养路段,负责养护四望路。地方道路由公社自行养护,交通局设专人管理和检查。1961年,4 条县级公路由县养路段养护与管理。1970年养路段改为公路管理站,专养护和管理县级公路。197...
第二节 运输管理
第二节 运输管理 1949年至1955年,县交通部门对民间运输只抓运价管理,按里程计价,由运输公司设运价员,检查、监督个体运输户运价执行情况。1956年至1973年,交通科设兼职干部管理。 1973年,根据省革委文件精神,成立运输管理站,定编15人, 设财务、运务、市场管理3个组,于绥化设办事...
第三节 安全
第三节 安全 随着公路运输事业的发展,县成立交通安全委员会,由公安、交通、农机等部门组成,搞好交通安全,加强交通管理,维护交通秩序,组织安全检查,开展安全教育,抓好驾驶员联组学习,进行技术考核,处理交通事故等等。监理部门坚持常年路检、路查,对事故发生较多路段,设固定检查组,减少事故隐患,对市区繁...
第一节 网路
第四章 邮政第一节 网路 宣统二年(1910)始由望奎镇复源成商号代办邮政信件及小额汇兑,隶属于海伦县邮局,按业务额提取代办费。信件来往,由柜伙传送,绅商有要事雇专差投递。设治后交通日繁,除通海伦、绥化邮递线路外,辟通江、海丰、莲花3条邮路。民国10年(1921) 后渐次增加青冈、十间房(永安...
第二节 设施
第二节 设施 1918年 8月,经奉天邮务管理局派人来望设立邮局,地址在北大街路西,仅有人员3名(包括邮差)。投递人背马驮,分送通江埠与莲花镇代办所。 伪满时期,邮政局设售票处、储汇处、收发处,于通江埠、十间房设代办所,敏头设信柜,莲花、海丰两处代办所按沿线属辖归绥化局。绥望线信件及包裹由汽车...
第三节 业务
第三节 业务 民国年间,邮政的主要业务是信件封发与投递,包裹邮递只限于城市间,月收入 130余元(银洋)。 伪满时期,望奎邮政局办理平常邮件、挂号邮件、代收货价邮件;平常包裹、保险包裹、代收货价包裹。上述业务之外,增加了小额汇兑,汇额限于 500元以下。1940年增加了伪官吏、警察、 职员等义...
第一节 网路
第五章 电信第一节 网路 设治前,电报由海伦县转发,达绥化、哈尔滨等地,其它各地均为间达。长途电话境内有西乡第四区莲仡镇,南乡第五区望奎镇两条通往海伦线路。 设治当年设立电报局,增设由绥化转发网路 1条。此后商贾云集,贸易兴盛,望奎哈尔滨间的电报、电话逐渐开通。 伪满时期,用单工莫尔斯机拍...
第二节 设备
第二节 设备 建国前,电报通讯有“莫尔斯”收发报机1台,电话设备有50门交换机1台,警备电话室所属通江、莲花分室各有25门交换机1台,市政电话局有100门交换机1台,20门交换机1台。县城内单线83公里,电话60部,四乡电话线路长210公里,有电话44台。 建国初期,县城有磁石交换机2部,磁石...
第三节 业务
第三节 业务 民国时期,电话与电报分设两局管理,各不相兼,独立自办。 伪满时期,市政电话与长途电话及电报业务合并营业。四乡电话警备专用,一般农商急需通话,交费亦可接线。通话费哈尔滨一次1.10元,外加叫人0.25元;北安1.20元,外加叫人0.30元;克山1.40元,叫人0.30元;绥化0.4...
第一节 队伍
第六章 邮电管理第一节 队伍 建县之初,全县仅有3名邮差,3名报差。 日伪时期,邮电业务有所扩大,信差邮差7人,电报电话员7人,其中日人4人。 建国后,随着邮电事业的发展,邮电队伍逐步扩大,1950年发展到63人,其中:邮递员32人,电讯员31人。到1973年,邮电队伍196人。1980年...
«
1
2
...
13738
13739
13740
13741
13742
13743
13744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