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四节 储运
第四节 储运 60年代供销合作社,商品收购、加工、储藏、运输等环节,随购随运,加速商品流通,储量甚微。大宗生产资料,以及生活用品进货,部分直接拨货,边进边销,存货不多,库房多为简易仓棚。运输乃轮式机车与马车。 70年代之后,供销系统于绥化、四方台站和哈尔滨等地中转站,能直拨采取沿线直拨。减少迂...
第五节 经营管理
第五节 经营管理 供销社一经出现,迅速占领农村商业阵地。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合作社商业与国民经济密切联系,成为国营商业的有力助手。1952年全县供销合作社以国营商业进货量占商品零售总额的75%,为国家代购农村产品总额占国家收购总额70%。同时,供销合作社又与小生产者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相联系。合作社...
章下序
第四章 粮食章下序 望奎放垦80余年,产粮享有盛名,设治后素有粮仓之称。在旧中国地主豪绅,选霸荒原,佃租雇工,囤积益甚,盘剥愈重。民国12年(1923) 8月31日兰西县公署通望奎公函“小麦减收,粮价陡涨,一般小民颇感困苦,拟平定市价”。县知事复“敝街各种粮食,尚未平定市价”官府晾呼。伪满“粮谷...
第一节 收购
第一节 收购 一、私人粮行 粮食贸易始于清朝宣统年间。粮食余缺,初由乡与乡、屯与屯间互通有无,渐入集镇粜籴。从小商小贩崛起贩运,到大粮栈出现,地主囤积靠粮商钻营,粮商操纵赖地主起家。宣统三年商人王麟征出资 5万元小洋,办起第一家粮栈,取名“大通润”,同年“德盛裕”油房兴办,由徐虞之出资 5万吊...
第二节 销售
第二节 销售 一、粮食配给 1940年 4月10日望奎县设立兴农合作社,各村粮食嵬荷及居民之配给,均由该社经营。在兴农合作社内设配给所,对居民实行低标准定额“配给”。6月份开始对居民每月4至12岁配售9公斤,12至60岁15公斤。60岁以上12公斤。自1942年4月起实行外食券,并注明扣除配给...
第三节 储运
第三节 储运 历史上,望奎仓储经营量最高年代是1979年,总经营量为37.5万吨,总亏损 1 583.3吨,总费用247.91万元,节约7.5%。劳动效率275吨,万元费用43.45元。万元粮油非商品资金占用28.1元。卫星粮库,六项经济指标全部完成,万斤费用实现 23.47元,比仓储系统平均水...
第四节 经营管理
第四节 经营管理 一、统购统销 实行计划收购、计划供应,做到粮食分配基本合理。党和国家历来十分关怀人民的衣食暖饱,一向把粮食经营管理列为济世治国的大政方针。1953年11月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解决了供需之间的矛盾。这一政策基本内容:对农村余粮户实行计划收购,对城镇居民和农村缺粮户实行计划供应。...
第一节 物资
第五章 物资 外贸第一节 物资 建国后,国家对主要物资一直实行统一分配。统配物资初由县计委管理,统配外物资由商业经营。1959年县设物资科专营物资,负责进货与分配,属政企合一单位,后撤销仍由计委分管。1968年5月再次成立物资科,下辖物资、木材2个公司,负责物资计划和分配。1976年 5月工...
第二节 外贸
第二节 外贸 对外贸易是国内商品的扩大和外延,它不能生产商品,而只经营商品,对商品的运动起综合作用。 望奎县对外贸易始于1970年。当时在县供销合作社内设外贸组,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于1972年成立外贸科,为适应外贸业务1974年成立外贸收购站。1979年成立产品指导站。实现生产、收购、外销一...
篇下序
第八篇 工商 物价篇下序 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工商行政管理在一个时期内主要是管理城乡市场,活跃物资交流,打击投机倒把,制止自发资本主义倾向。“文化大革命”期间管理机构被削弱,造成一些混乱。粉碎“四人帮”以后,加强对工商企业实行经济监督,维护经济秩序,取缔非法经营,疏通商品...
第一节 机构
第一章 工商行政第一节 机构 望奎设治后,商业初兴,无大资本家,创设官督商办钱粮业,信托有限公司,并同商务会管理工商事务,买卖违约照章示罚。伪满时期,由商会事务所调处工商业争议,查核帐目,并依照商业公断处章程、细则管理。 建国后在工商科中设专人专管。随着多种经济成分的变化、工商企业的发展,1...
第二节 市场管理
第二节 市场管理 在市场管理方面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疏通商品流通渠道,活跃城乡市场,管而不死,活而不乱。 望奎集市贸易发展大体经历五个阶段。①解放初期,农村经济以互助组和个体农民为主产品到集市出售。换取某些生活用品,贸易甚为活跃。②1955年后国家对粮食、棉花、油料实行统购统...
第三节 企业登记
第三节 企业登记 对工商企业进行登记,是为了掌握企业开业、停业、合并、转业、迁移以及生产经营情况,建立“经济户口”。1955年以前先后对私营工商业进行两次全面整顿与登记,检查经营活动。揭露和查处了严重违法13户,行贿、偷税、偷工减料、窃资财、窃国家经济情报等行为,限停营业,吊销执照。 1962...
第四节 商标注册
第四节 商标注册 商标是工商企业为生产制造或经营某种商品区别质量、规格和特点的标记。以便于消费者鉴别、购买。 解放前,县工业产品大多数没有注册商标。解放后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产品销售市场扩大,商标注册的产品,逐年增加。1970年望奎县罐头厂,制“海鸥”牌罐头,为我县第一个注册商标。相继1972...
第五节 工商户管理
第五节 工商户管理 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时期。由于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的提高,为满足人民生产、生活的需求,在工商管理上引导和发展了个体商业。贯彻执行党对私人工商业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解决公私矛盾,推动公私合营。“大跃进”时期受“左”的影响,集体商业向全民“过渡”,个体商业...
«
1
2
...
13740
13741
13742
13743
13744
13745
13746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