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科技实验
第二章 科技活动第一节 科技实验 农业 农业科研部门为了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70年代以来,试验推广了大豆施磷肥、大豆根瘤菌RE——9增产效果深施、小麦因地力施肥等科技成果,对提高麦豆稳产、高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有关农业科技人员试验的尿素深施、万亩大豆高产技术攻关试验、玉米秸沫白僵菌培养基...
第二节 科学技术交流
第二节 科学技术交流 一、情报交流 德都县科委于1973年创办了《德都科技》,从事科技情报工作。1978年,科委内设置情报组,编制3人,配备一台电影放映机。并在城乡聘请兼职情报员102人,科委内资料室藏书(中文)2803册,科技期刊、科技档案、科技图书110种(中文),会议文献80篇,...
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引进和推广
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引进和推广 1970年~1979年,县农机研究所引进推广了玉米埯种机,翻耙犁、苗河除草机、龙江一号、七铧犁深松、七铧犁播种部件,牵引康拜第三清粮室、喷灌机等农机具新技术。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1980年,从福建省樟平县购进三十烷醇样品和技术资料,为农业生产服务。1982年...
第二节 科技论文
第三章 科技成果第二节 科技论文 全县共有省级以上科技论文8篇。其中:出席全国科技学术论文6篇,省级学术论文2篇。
第一节 剧院剧团(队)
第二十三编 文化第一章 文化设施及文艺团体第一节 剧院剧团(队) 一、剧院 1929年(国民18年),县内仅有新东大舞台1所剧院,场地是戏班租用私人的3间破草房。1931年10月(国民20年),新东大舞台剧院因房屋四壁坍塌,无力修复,加之欠外债200余万吊,其它损失90万吊,故剧院...
第二节 电影发行放映单位
第二节 电影发行放映单位 一、电影发行放映管理部门 1963年9月,成立县电影管理站,编制5人,负责管理18个城乡放映单位。1974年,电影管理站下属放映单位达43个。1977年,县电影管理站在县城二道街西头道北,兴建了460M(2)的2层办公楼,并建起了仓库、车库、器材库等。1979...
第三节 文化馆、站
第三节 文化馆、站 一、县文化馆 1949年,建立县文化馆,编制3人,设文化、图书2个组。有幻灯机1部,收音机3台,留声机1部。该馆主要工作是培训艺术骨干,指导群众文化活动。1952年,文化馆编制6人,增设了时事政治宣传组。馆有草房6间,分为图书、展览、阅览、广播4个专室。1956年,...
第四节 图书馆
第四节 图书馆 1949年,在县文化馆内设立了图书室,面积24M(2),有图书320册。1956年,图书室藏书25种,4467册;杂志29种;报刊6种。同年,建立城乡流动图书站24处。其中:农村17处,城镇居民1处,工厂5处,驻军1处。1958年有农村图书室29个,存书13200册。1979...
第五节 书店
第五节 书店 1946年,县委宣传部建立了1个图书代销点,有职员1人,年销售图书1200册。1948年,代销点有简陋营业室20M(2),主要经销小学课本,兼营语言文学、小人书、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著作等书籍。任务是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1950年,县委宣...
第六节 档案馆、室
第六节 档案馆、室 一、档案馆 1956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档案工作的决定》的精神,县委、县人委分别设立了机关档案室,县委办设兼职档案员,人委办设专职档案员。1958年9月撤县时将3000余卷文档全部移交北安县档案馆。1963年9月复县后,于10月9日成立县档案馆,隶属于县委办公室,...
第一节 戏剧曲艺
第二章 文学艺术第一节 戏剧曲艺 一、戏剧 评剧 民国年间县内新东大舞台戏班演出过《王二姐思夫》、《茶瓶记》等传统剧目。 1951年,县委宣传队面向农村,演出了动员农民努力生产,宣传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执行新婚姻法为内容的评剧《兄姐开荒》、《汉城烽火》、《天罗地网》、《小二...
第二节 文艺作品
第二节 文艺作品 一、戏剧歌舞 建国初期,一些旧艺人、民校教师和有文化的政府工作人员,编辑创作了一批小戏剧、歌舞。搬上舞台演出的有《天罗地网》、《坚决镇压反革命》、《婚姻要自由》、《登记回来》、《防火护林》、《小两口竞争》等。1952年,县文化创作组创作了《拴子参军》、《王灵仙》、《孙...
第三节 电班放映
第三节 电班放映 电影流入德都县较晚,解放前根本看不到电影。1952年,黑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王钧率领的“老区慰问团”来德都慰问,带来了影片《新儿女英雄传》和《白毛女》,使本县人民第一次看到电影。此后,省电影放映队每年在德都县城放映电影10~12次,农村仍然看不到电影。1955年,全县城乡建起...
第四节 群众文艺
第四节 群众文艺 解放前,县内最普遍的文娱活动是春节前后群众自发组织的大秧歌。表演的形式有踩高跷,舞龙灯、摆旱船、舞狮子等。秧歌队演员穿古装、戴头饰,伴着唢呐翩翩起舞。秧歌队所到之处,各店铺和富裕户要燃放鞭炮,鼓乐齐鸣,气氛很热闹。遇有婚丧嫁娶,一些人家则雇用“喇叭匠”,用唢呐吹奏《想情郎》...
第一节 广播
第三章 广播 电视第一节 广播 1951年,德都县开始兴办广播事业。由文化馆的1名管理馆员兼任播音员,日播音2~4小时。因人员少,没有自办节目,主要传播中央和省电台的节目,有时也播放县里的通知、表扬稿之类的小节目。主要设备有250瓦扩大机1台,县城内设广播专用线10公里,15瓦大喇叭75...
«
1
2
...
13852
13853
13854
13855
13856
13857
13858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