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主要事项
第二节 主要事项 厂长经理负责制 为实现工商企业的自主经营,减少行政干预,1988年全面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厂长经理在任期内,必须保证各项经济指标和社会目标按农场规定完成,接受上级、党支部和职工群众的监督。农场放给厂长经理10项自主权: ———安排生产计划; ———确定内部承包形式; ...
第一节 林业改革
第五章 林业养殖业房产机构改革第一节 林业改革 农场林业管理体制改革始于1985年,实行造林管护承包责任制。承包责任人是各基层单位的营护林员,每年与农场签订合同。森林营造管护有考核目标。年末农场组织详细检验,考核成绩与分配挂钩。营林员平时每月预付报酬,从1986年的每月30元逐年上升到2000...
第二节 养殖业改革
第二节 养殖业改革 一、畜牧业改革 农场畜牧业经营体制改革基本上是一次性完成的。1985年初,农牧生产队畜禽全部转卖给个人。当时规定,养殖户要按养畜量向农场交费,其标准为:每头奶牛每年5 元,肉牛3 元,猪2 元,羊1 元。1986年改为牛10元,猪5 元,羊3 元。因专、兼、零养混杂,...
第三节 房产改革
第三节 房产改革 农场房屋产权改革分两步进行。第一步起自于1985年初,农场公建的304210平方米转卖给个人172611平方米,转卖金额406.8万元,是净值的79.4%。 房屋作价按不同结构、年限分5 个档次,每个档次每平方米相差5 元,最高40元,最低15元。公用房卖价是净值的1 ...
第四节 机构改革
第四节 机构改革 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本着“精简、效能、统一”原则,农场机构不断改革,力度比较大的有四次。 第一次是1984~1986年改革之初。体制转变,为精简机关,加强服务,农场将8 个科室剥离分流,与所属单位合为公司,政企合一,两种职能。粮食科与粮食处理中心合为粮贸公司,水利局与水...
第一节 管理体制改革
第六章 教育改革第一节 管理体制改革 一、校园长负责制 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负责制实行于1985年,校长、园长全面负责校、园的行政管理、教育教学、财务管理、人员调配等项工作,制定了具体的权力范围和责任制,权责结合。校、园长所负责的各项工作,都要接受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校、园党支部和民主监...
第二节 人事制度改革
第二节 人事制度改革 一、聘任校长 农场对校、园长多是场党委任命,也尝试过公开招聘。 第一次公开招聘是1984年,中学招聘校长,3 人自荐,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宣读自荐书,农场相关领导和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与听,尔后农场党政班子研究确定人选为程魁智,由场党委任命。 第二次是1988年...
第三节 分配制度改革
第三节 分配制度改革 改革初期,农场拟教育系统实行考核工资,平时发放本人标准工资的70%,其余30%活化,学年末根据考核分数分配,分数多多得,分数少少得,试图以此打破拿死工资平均分配的格局。对此,教育部门和校、园提出异议:活动数额不大,都是大家个人有数的钱,不是我拿你的,就是你拿他的,不像有些...
第四节 教学改革
第四节 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主要围绕“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个中心,在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上做文章,以达到全面发展目的。在这方面,没有突破性进展。大体情况在“教育章”里已有叙述,这里补述几点做法。 集中办学 农场原有中学3 所:一中、二中、职高。1988年二中合于一中,成立江...
第一节 人事制度改革
第七章 卫生医疗改革第一节 人事制度改革 2000年以前,卫生系统人事管理一直是委任分配制,人员没有大的变动。2000年实行聘任制。原则是先定编、定岗、定责,后定人;选贤任能,层层聘任。经过考试考核,公投评议,公开、公正、公平竞争,择优录用。在卫生系统原有的103人中录用了69人。专业技术人员...
第二节 管理制度改革
第二节 管理制度改革 卫生系统的行政、技术、经济等各项管理向来比较正规平稳。但缺少竞争风险机制,面临改革挑战。1987年,首先在基层卫生员中进行了改革,规定了责任目标及考核办法。工资先是发放80%,1993年发放50%,其余通过合理创收及考核成绩兑现。此办法实行至今。1996年,卫生系统进行管...
第三节 医疗制度改革
第三节 医疗制度改革 一、经费 1996年以前,医疗经费从农场的福利费中按比例提取,每年在40~70万元之间,占福利费的大半。1996年医疗费来源有所改变,农场行文规定经费来源:(一)家庭农场每公顷耕地提取30元;(二)管理人员在上交的福利费中提取6 %;(三)企事业职工按本人工资的2 ...
第一节 机构
第三编 经济第一章 农业第一节 机构 农场设农业科,人员5~6名。1993年,农业科、农机科、科技科合署,称农业生产办公室,10人。同年,水稻办公室由生产办分出,2人。1995年,生产办解体,农业科单设,4人。1998年,水稻办归回农业科,第二年又分出,2~3人。2000年,再设生产办,仍是“...
第二节 耕地
第二节 耕地 全场共有353万公顷土地,其中耕地2.1万公顷。农场创建初期,只有2/5的土地开发耕种。生产建设兵团时期,耕地开发达到了高峰,绝大部分草地、自然次生林地辟为农田,耕地最多的1974年是2.65万公顷。80年代以后,由于房区、道路、水渠增扩以及退耕还牧营林,耕地逐渐减少。耕地每年不...
第三节 土壤
第三节 土壤 农场土壤沙层高,质地粗。在季风和降水及地下水位的共同影响下,除棕壤型沙土外,皆具草甸或沼泽土特征。土壤分布规律,受地形、土母质和植被影响明显,在高平地上,形成棕壤,低平地形成白浆土,湿地形成草甸土和沼泽土。全场土壤分四大类十二亚类: 棕壤:草甸棕壤、白浆化棕壤、沙岗草甸棕壤、棕...
«
1
2
...
14342
14343
14344
14345
14346
14347
14348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