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概况
第三章 对劳动教养人员的改造第一节 概况 经上级指示,1958年7月,在第八劳动改造管教队增设劳动教养人员改造任务,4年来共接收劳动教养人员865名。遵照黑龙江省公安厅下达的《解除劳动教养的四条标准》,先后解除劳动教养的414名。其中自愿留场给予安置就业的125名,回原单位工作的289...
第二节 劳动教养的性质
第二节 劳动教养的性质 劳动教养,是指违犯法纪而又不够追究刑事责任的人,把他们收容起来,通过有偿劳动,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一种行政措施。劳动改造,是对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徒刑的各类罪犯,在劳改机关,强迫他们在劳动中改造自己,改恶从善,成为新人的法律手段,虽然劳动改造和劳动教养都是限制其人身自由...
第三节 劳动教养的管理
第三节 劳动教养的管理 对劳动教养人员的管理。为便于集中管理,支队决定五大队(八井子)为劳动教养单位,配备12名干部,武装看押,按其罪错性质分队管理。在1959年的 445名劳教人员中,从其所犯罪错分为6类。 第一类:被法院判处管制劳动送来教养的59名; 第二类:反革命、右派分子、反社会...
第四节 劳动管理和劳动报酬
第四节 劳动管理和劳动报酬 在劳动管理工作上,实行定额管理。首先根据劳教人员体力、生产技能,经小组评议,领导批准的方法,划分6个劳动等级。根据劳动等级确定各项生产作业的劳动定额。作业前根据每个劳动教养人员的劳动作业定额下达任务。每天中队统计在作业结束后检查验收完成作业定额数量、质量情况,按人...
第五节 思想改造教育
第五节 思想改造教育 对劳教人员的思想改造教育,实行“劳动生产与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方针。劳教人员的思想活动是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呈起伏型的特点。经过改造教育,思想转化比犯人较快。从1959年来的思想摸底排队的情况与年初相对比,积极的由44%下降到34%,落后的由10%下降到8 %...
第六节 对“右派分子”进行集训
第六节 对“右派分子”进行集训 根据松花江地委改造右派办公室部署。1961年12月6日至1962年1月20日,为期46天,集中全支队77名右派分子进行集训教育。在77名右派分子中,解除教养的63名,未解除教养的14名,除1名在原单位保留公职外,其余76名均被开除公职。 为搞好集训,在支队领...
第七节 开展对重点分子的深挖工作
第七节 开展对重点分子的深挖工作 根据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深挖工作布置,1960年10月,支队成立了深挖领导小组,开展深挖工作,经审查在555 名劳教人员中有曾是美、蒋特务14名,伪警察9 名,反动军官10名,反动党团骨干5 名,共有重点分子38名列为深挖对象。从1960年11月1 日起,...
第四章 对刑满留场就业人员的改造
第四章 对刑满留场就业人员的改造 对刑满释放留场安置就业人员(简称就业农工)负有政治上继续对其改造,在经济上安置就业,参加生产劳动的双重任务。二者关系是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统一,忽视任何一方面,都是错误的,这是由就业农工性质决定的。
第一节 刑满留场就业政策的实施
第一节 刑满留场就业政策的实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改造条例》第62条规定和1954年8月26日经国务院第222次政务会议通过批准的《劳动改造罪犯刑满释放及安置就业暂行处理办法》与黑龙江省公安厅颁布的《关于刑满释放和留场就业》的文件中规定“四留”、“四不留”的原则,支队随着犯人刑满人数逐...
第二节 就业人员安家情况
第二节 就业人员安家情况 截至1964年,在1 907名留场就业人员中,家住县以上大中城市和边境口岸地区的占总人数52.9%。已接家属的784户。 1955—1964年农场户数表8-3 其中来自县以上城市和边境口岸的307户,占就业总户数的41.3...
第三节 管理机构的改革
第三节 管理机构的改革 从1957年开始,刑满释放留场就业人员逐年增多,到1962年过渡到单一的刑满留场就业农工场。但管理机构的名称仍保持原来改造犯人的机构的名称,仍保持原来改造犯人的机构设置、机构名称、管教干部职务、称呼亦没变。加之管教干部在管理教育方法上,虽较对罪犯强迫命令式的方法有所缓...
第四节 对就业人员的管理
第四节 对就业人员的管理 对就业人员实行“政治上区别对待,经济上同工同酬”的管理原则。政治上区别对等的方法是:根据原犯罪案由和现行表现,由小组评定,分场提出意见,报请总场批准,划分为:农工(即有公民权和农场职工同样,亦称正式农工);预备农工(即现行表现不好,虽有公民权,但在政治待遇上与正式农...
第五节 对就业人员的教育
第五节 对就业人员的教育 对就业人员的教育,本着因人施教,采取经常性的常年教育与农闲期间集中冬训教育相结合;普遍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的方法。一般采取以下形式:正面讲课、学习文件、组织讨论;建立每天读报学习时事制度和组织参观访问;个别教育、促膝谈心;对就业人员中普遍存在的大是大非问题,有针对...
第六节 就业人员工资待遇
第六节 就业人员工资待遇 对就业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不但关系其切身利益,也是具体体现党的政策、搞好生产和分配、调动就业人员劳动生产积极性、安心农场的关键。我们采取经济上一视同仁的原则,和基本工人一样,实行同酬,按劳分配的原则。就业后,根据其体力、生产技能、劳动态度,按国家工资标准评定工资等级...
第七节 奖惩办法
第七节 奖惩办法 对就业人员奖惩严明,有利于教育与分化工作。但奖惩须事先由生产队写出书面材料,报总场批准,严格履行批示手续。 奖励条件:1.安心农场就业,靠近政府,积极反映情况,敢于向坏人坏事作斗争,2.爱护国家财产,增产节约有显著成绩,3.积极劳动,一贯完成和超额完成生产任务,4.积极提...
«
1
2
...
15414
15415
15416
15417
15418
15419
15420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