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四节 治理结果
黑龙江省发电企业实施环境保护虽然不到7年,却取得较好效果。烟尘和废水基本都达到 排放标准。噪音得到控制,基本达到对社会无大干扰,对企业职工不产生危害的程度。灰渣 利用量虽然还不多,但已经开始普遍利用,逐年增加。“三废”、“一害”初步达到不为所 害。经过美化和绿化,各电厂都基本达到花园式电厂。
附记:解放战争时期黑龙江电业工人抢修发电设备纪实
一、日本侵略者败退时对发电厂的破坏 日本侵略者投降前夕,对黑龙江所有发电厂和变电所都进行了疯狂的破坏,使全省发电 设备多处于瘫痪的状态。 在鸡西发电厂(当时称鸡宁发电所),日本所长带人进厂,将配电盘的仪表全部打碎; 将窗帘浇上汽油点燃将主控室烧毁;把主变压器油放出,用火点燃,将点...
第一节 供电范围
第三篇 供电与供热第一章 供电 清朝末期,黑龙江地区在哈尔滨市建立一批电厂,因此供电范围主要在哈尔滨,并分布 在市区商业较发达的道里、南岗和道外区。此外齐齐哈尔市,黑河、安达镇内各有一座小型 电厂。其中,齐齐哈尔卜奎电厂主要在北市区一带供电;黑河、安达皆为自用电厂,极少向 附近居民供电。 ...
第二节 供电量
黑龙江地区的供电量是随着各时期的经济发展和发供电设备的增加以及供电区域的调整 ,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清朝末期,黑龙江发展到14座小型电厂,分布在哈尔滨和齐齐哈尔等地区,供电量很小 。年供电量为23万千瓦时至46万千瓦时。 民国时期,黑龙江发展到58个发电厂。初期年供电量130万千...
第三节 线路损失
清朝末期和中华民国时期,虽然供电距离短,变换电压等级少,但是由于供电电压等级 低、供电设备落后,线路损失率很高,一般在30%以上。东北沦陷时期,供电电压等级升高, 新建的供电设备技术指标也比较先进,但由于供电距离增大,线路损失率仍维持在30%左右。 新中国成立以后,虽然在各个时期线路损失...
第四节 供电设施
一、送电线路 黑龙江地区在清朝末期基本上是一厂一网直配式供电,并且电压等级低、变换少,因此 ,输电、配电线路没有严格的分别。 民国时期,供电和配电开始分离。1920年哈尔滨出现的6.6千伏输电线,是民国时期黑 龙江城市供电最高电压的线路。1929年,齐齐哈尔向昂昂溪供电,采用民国...
第一节 形成与发展
第二章 供热 黑龙江省热能供用的形成与发展大体分为三个时期。50年代初期至中期(1951年至1954 年)为形成时期;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末期(1956年到1979年)为双向发展时期;80年代为 普遍发展时期。 一、热能供用的形成 黑龙江省在50年代以前没有热能供用。进入50年...
第二节 供热设备与设施
黑龙江省的供热有两种不同的设备和设施。 一、供热设备 (一)利用发电设备供热。供热的生产设备,即是发电设备。生产热能的过程是:在汽 轮机中部或尾部安装供热的抽气和减压设备,从汽轮机抽取作功发电后的蒸气,经过减压, 进入供热管道,向各用户供热。这类利用发电设备作为供热设备的共有87...
第三节 供热方式
黑龙江省的供热方式大体有四种,但在不同时期又有不同的变化。 一、统供统售 全省实行统供统售方式供热的有哈尔滨热电厂、黑河发电厂、富锦发电厂、绥滨发电厂 、通河发电厂等5家。哈尔滨热电厂是设立热力公司,对热电厂生产的热能,由热力公司直接 和用热户签定供热合同,负责按合同供热、计量、...
第四节 供热范围
黑龙江省的供热范围,是由大、中城市到县镇、农林地区;由中央直属大中型企业到地 方企业;由工矿和农林企业到城镇居民;由生产用热到采暖用热,逐渐扩大的。 60年代以前,供热范围很小,仅限于齐齐哈尔市的富拉尔基区。60年代中、后期(1965 年至1969年),供热地区由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扩大...
第五节 供热量
黑龙江省的供热量随着每一时期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而不断增长和变化。 1955年开始供热时,全省供热总量为8748百万大卡。到1960年全省供热总量就增加到162089 5百万大卡,增长180多倍。1971年全省供热总量又增加到2537003百万大卡,比1960年增长5 6.5%。到19...
第六节 热价
黑龙江省供热的热价,总的分为两种三类。两种价格中,一种是国家价格,另一种是供 用双方议定价格。三类热价,一是国定老热价,二是国定新热价,三是双方议定热价,其中 电力企业供热执行国定价格,其它部门供热执行议价。 一、国定老热价综合计算,每百万大卡热量7—8元。这个热价是在1955年黑龙江开...
第一节 用电量
第四篇 用电与营业第一章 用电量 从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沙俄在哈尔滨建成第一座发电厂起,黑龙江开始用电。当 年只有哈尔滨用电,年用电量约15万千瓦时左右。此后,用电范围开始向各地逐渐发展。到 1911年,已有哈尔滨、安达、齐齐哈尔、黑河等四个市镇用电。全年用电总量增加到38万千 瓦...
第二节 用电分类
黑龙江地区的用电分类,按国家规定统计口径分为四大类。第一大类是:农村用电,其 中包括排灌用电、农副业加工用电、照明用电和其它用电。第二大类是:工业用电,其中包 括煤炭工业用电、石油工业用电、黑色金属工业用电、有色金属工业用电、金属加工工业用 电、化学工业用电、建材工业用电、纺织工业用电、造纸工业...
第三节 供需矛盾
黑龙江地区电能的供需,有时基本平衡,有时供大于需,有时需大于供。但基本平衡和 供大于需时间短,需大于供时间长。70年代以后,需大于供产生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 清末和民国时期是以发电量定需用,发多少电找多少用户,没有明显的供需矛盾,基本 保持供需平衡。 东北沦陷时期,日本侵略者是...
«
1
2
...
3020
3021
3022
3023
3024
3025
3026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