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三节 落实“十二大”精神,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一、提出经济发展的战略规划 1982年9月1日至21日,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二十次代表大会,胡耀邦在会上作了《全面开 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提出了今后20年全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 重点、战略步骤和一系列方针政策。20年经济建设的总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 下,工...
第二篇 经济结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的30多年间,黑龙江省的所有制结构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 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和商业中,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并存 ;在农业中,正处在互助合作的初级阶段。1956年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 主义改造完成后,确立了公有制经济(包括国营经...
第一节 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结构
第一章 所有制结构 一、农业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及变化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黑龙江地区各省陆续建立了人民政权。农村经过土地改革 ,废除了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平分土地。而后,开展了互助合作运动,极大地解放了生 产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经过三年恢复,至1952年,全省164....
第二节 单一的公有制结构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至1987年底以前,基本上是单一的公有的制结构。这一时期 由于受到一大二公的思想影响,忽视客观经济规律不断地向公有制升级过渡,非公有制经济 基本上不存在了。农业是农村人民公社集体所有制;工业是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商业则以国营商业为主,以集体商业为辅的所有制...
第三节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结构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坚持从实际出发,纠正了过去脱离生产力水平,片面追求“ 一大二公”的错误作法,在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同时,发展了作为公有制经济必要补 充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实现了由单一的公有制向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份 和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改变。在农村,改变了“政社合一、三...
第二章 产业结构
根据黑龙江省的资源条件,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经过建国后30多年经济建设,黑 龙江省逐步建成了以煤炭、石油、木材、机械为重点的重工业基地和商品粮基地,有力地支 援了国家建设。但由于产业结构不够合理,阻碍了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 会后,产业结构得到一定的调整,三大产业之间及其内部结...
第一节 三大产业构成
一、三大产业结构 1949年,黑龙江地区国内生产总值①(①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 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货物 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增加值之 和;从收入看,它由劳动者...
第二节 第一产业内部结构
广义的农业包括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经过30多年的重大建设,农业生产取得了巨大成就,农业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农村经过土地改革,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 高涨,农业生产有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到1952年...
第三节 第二产业内部结构
一、轻重工业比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黑龙江地区工业基础十分薄弱,除帝国主义以掠夺资源为目的 兴办的采金、采煤、伐木行业以及民族资本的火磨、机械修理等少数行业外,大部分是技术 原始的手工作坊。1949年轻重工业的产值比例为50.6:49.4。新中国成立后,经过30多年 的建设,逐步形成...
第四节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
1949年,黑龙江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92亿元,其中商业占52.6%,运输邮电业占2 1.4%,科研、教育、文化、卫生事业仅占2.6%。从1949年到1978年,商业在第三产业中的 比重一直遥遥领先。 1978年,运输、邮电、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的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
第三章 技术结构
现代科学技术是当今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和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尤其是近20年来,随着 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和广泛使用,已经打破了旧的、原 始的产业发展机制,现代科学技术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 步的强大动力。科技进步对生产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一些发...
第一节 科技进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科技进步因素逐步渗入到不同的经济领域,对国内生产总值 的增长起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从1952年到1985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由35.9亿元,增加到 304.7亿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增长7.5倍,年平均增长6.7%。其中资金投 入增长14.5倍,年均增长8...
第二节 工业增长中的科技进步因素
工业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几乎集中了所有的现代科技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经过 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增加了大批现代化生产设备,形成了许多新的生产门类,创造和推广了 大量的新技术新工艺,试制并生产了许多高、精、尖、新产品,为自力更生建立社会主义现 代化工业,加速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奠定了良好基础。从...
第三节 农业增长中的科技进步因素
建国以来,随着土地改革和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以及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 特别是科学技术措施的推广应用,给黑龙江省农业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各个时期科技进步对 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如下表所示: “一五”时期,经过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生 产得到...
第四节 第三产业增长中的科技进步因素
第三产业是劳动力密集型与科技密集型并存的产业,实践证明,经济越发达,第三产业 所占比重越大,科技进步的作用体现的越明显。黑龙江省第三产业的发展,经历了起步、动 荡、恢复、发展的过程,而每一过程又都反映了科技进步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详见下表 : “一五”时期,黑龙江省作为国家重点建...
«
1
2
...
3190
3191
3192
3193
3194
3195
3196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