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四节 桥梁养护
一、木桥养护 黑龙江省木桥较多。木桥使用年限一般为15至20年。木桥因受气候、土壤和河水涨落变 化的影响,易于腐蚀,因之修理和养护工作量较大。木桥养护主要是:补修破损险要构件, 及时清理污物、积雪,保持桥面清洁,更换腐朽部件,并做好防火、防洪。 (一)修理栏杆 木桥栏杆,...
第五节 灾害防治
黑龙江省冬季气候寒冷,最低气温北部达52.3℃,冻结深度平均为2至2.4米。境内山地 面积大,占总面积的53.2%;松嫩、三江两大平原,土质肥沃,多腐植土;东北部乌苏里江沿 岸多丘陵和沼泽湿地;而且春、冬季节风多、风大。由于受这些自然条件的影响,给公路养 护带来了许多困难。每年在公路上都出现了不...
第六节 公路绿化
一、苗圃 1953年,黑龙江省交通厅、松江省公路局在克山、阿城两地各建有45亩地的苗圃,设有 专人管理。1955年,克山、阿城两处苗圃供应一部分市、县公路绿化苗木50万株。1956年, 黑龙江省交通厅将克山、阿城两处苗圃移交给黑龙江省林业厅。从此由黑龙江省林业厅负责 供应各市、县公路绿化...
第六章 筑路与养路机械
黑龙江省公路部门在50年代,只有少量压路机、抽水机及打桩机等修路架桥设备。而公 路养护及路基土方工程,除公路养护施工部门备有部分锹、镐、土篮等手工工具外,则多由 当地民工自备工具。60年代,由于省内公路、桥梁工程增多,施工机械有所增加,路基土方 工程已部分采用推土机,路基、路面压实已采用拖拉机、...
第一节 路基土方机具
一、挖运土方机具 (一)人工取土 人工取土,即备用铁锹、土篮或筐、扁担等简单手工工具,一般运距在20—50米之间。 50年代至60年代,黑龙江省公路部门进行的路基、桥梁土方工程及公路养护、维修,主要依 靠手工工具作业。而后,手工工具逐年减少,只作为施工机械的补充。 (二)...
第二节 路面施工机械
一、碎石路面施工机械 碎石路面包括:泥结碎(砾)石、泥灰结碎(砾)石、水结碎(砾)石、级配碎(砾) 石路面。在石料开采、破碎、运输和施工中,采用的机械较多。其主要机械: (一)碎石机 1949年至1954年,黑龙江、松江两省修建的公路路面大部分用砾石和风化石、山皮土, 石...
第三节 桥梁施工机械
黑龙江省由于桥梁结构不同,施工方法和使用机械也不相同。 一、木桥施工机具 修建木桥,分为下部打入基桩和上部梁板安装。50年代,公路部门木桥施工,主要采用 人力打桩。桥桩一般采用直径24至26厘米、长6至8米的圆木,打入地基深度为4至5米。地面 桩长不足时可接桩,并在接桩部位用铁箍...
第四节 路面养护机械
一、碎(砾)石路面养护机械 碎(砾)石路面养护,常用的机具为: 路刮:从60年代起,黑河地区的孙吴、爱辉、嫩江、逊克等县养路段研制用槽钢和角铁 拼装小型路刮,用拖拉机牵引,以铲刮路肩和路面坑洼不平。尤在小雨后使用路刮效果较好 。此种路刮已在省内推广采用。 回砂、扫砂器:黑...
第七章 筑路工业
黑龙江交通筑路工业是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发展起来的。坚持了艰苦创业,自力更生,走 自己发展的道路。70年代至80年代初,为黑龙江省交通筑路机械修造和材料工业的建立和发 展时期。为了适应公路建设的需要,在哈尔滨、青冈、五常建有筑路机械制造厂,在阿城建 有水泥厂,在安达建有沥青厂。T——2型小型拖车、洒...
第一节 机械制造
一、省筑路机械修造厂 1949年,黑龙江省公路局派人到北安龙门镇找到2台日伪时期遗留下来的破旧压路机,组 织工人维修使用,并成立了机械队。1954年8月,松江省和黑龙江省合并,筑路人员、机械也 合在一起,成立了黑龙江省筑路机械队。当时有职工70多人,机械设备有压路机13台和自装 抽水机1...
第二节 材料生产
一、省公路桥梁公司水泥厂 1960年,黑龙江省亚沟桥梁工程队在亚沟南山脚下建成了1米×2.8米酒壶式小立窑2座, 后又改建为1.5米×3.5米立窑一座,并建有简易厂房。于 1961年投产,日产水泥5吨。建筑和生产水泥所需劳力来源于筑路工人和家属。1966年,这座 立窑因资金不足、技术力量...
第八章 运输业
黑龙江地区陆路运输业自清代以前主要是驿运形式,而商业性公路运输业则兴起于清末 民初。1903年中东铁路通车后,沿线兴建城镇,开拓商埠,客货流量日渐增多,有了营业性 车户、粮店、货栈和爬犁铺等民营运输户。随着外国资本的渗入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运输工 具和运输方式开始发生新的变化。1906年(清光绪三...
第一节 国营运输业
黑龙江地区国营公路运输企业,为全国最早建立的省份之一。1946年至1948年,黑龙江 地区各级人民政府成立,设有松江、黑龙江、牡丹江、合江、嫩江5个省。为巩固人民政权, 支援解放战争,恢复发展生产,保障人民供给,各省都建立国营运输公司、汽车队,设置站 点,组织汽车、畜力车及人力车,承担支援前线及...
第二节 集体运输业
黑龙江省集体公路运输企业,是新中国成立后在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基础 上建立的。 一、马车、汽车运输合作社试点 马车运输合作社。1954年12月,黑龙江省交通厅按照国家计划委员会、交通部和黑龙江 省人民委员会对私营运输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策,组成工作组在哈尔滨市南岗区...
第三节 私营运输业
黑龙江地区民间私营运输业,多为一车一户个体经营。从解放战争年代到国民经济恢复 时期,由于黑龙江地区国营公路运输企业车辆较少,主要依靠民间私营车辆参加运输。1946 年,国营公路运输企业建立后,对民间私营汽车、畜力车及人力车实行编组建队,统筹安排 运输生产。民间私营运输业作为国营、集体运输补充力量...
«
1
2
...
3237
3238
3239
3240
3241
3242
3243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