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石、砖、混凝土拱桥
石拱桥,是从古代流传至今,是一种具有民族风格的建筑。从清代至民国年间,黑龙江 省各地建有各种型式的石拱桥,共有7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石拱桥有了较快的发展。至1960年末,黑龙江省已有石拱桥31 座,占永久性桥的50%。60至70年代,交通部召开石拱桥技术现场会议,黑龙江省推...
第三节 钢筋混凝土桥
黑龙江省修建钢筋混凝土桥梁,是从30年代日伪统治时期开始的。在较大江河上,先后 修建百米以上钢筋混凝土大桥有18座,长度2800余米。以东宁县为最多,达7座,穆棱、宁安 、密山、黑河、孙吴、五常等7个市县各有1至2座。其结构型式有钢筋混凝土悬臂梁桥6座, T型梁桥及肋板梁桥各5座,盖板式桥2座,...
第四节 预应力混凝土桥
从70年代初期开始,黑龙江省公路桥梁施工部门即酝酿修建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并组织 去外地参观学习、培训技术队伍,购置张拉机具及材料等。第一座预应力混凝土桥选定在乌 裕尔河大桥,于1974年开始动工,为净跨25米预应力混凝土T型简支梁桥,翌年建成通车,并 进行了各项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继之,全省...
第五节 钢桥、铁索桥
一、钢桥 民国期间,黑龙江地区已出现钢桥,共建有3座。第一座钢桥是木兰县的白杨木桥,全长 88米,11孔,下部基础为石墩,建于1927年(民国16年)。后于1938年,被日本森野组流放 木排,将桥冲毁,于1939年修建1座16孔全长90米木桥,至1949年木桥改建。1965年重建为钢 筋...
第六节 渡 口
渡口,为道路通过江河的一种交通设施。古代,黑龙江地区之松花江、嫩江、牡丹江、 呼兰河等水系就设有渡口并沿续下来。据1910年(清宣统二年)调查,在绥化至呼兰、木兰 至通河、通河至汤原、汤原至鹤岗、鹤岗至兴东、绥化至铁力等6条路线,有渡口17处。民国 及东北沦陷时期,一些通过江河道路亦设渡口。中华...
第四章 公路勘测设计
随着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黑龙江省的公路勘测设计工作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 大,从省发展到地、市,从交通行业发展到林业、石油、农垦等多行业的历程。全省已形成 一支近千人的公路勘察设计队伍,勘测设计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具备进行现代化公路桥 梁测量、设计的能力。
第一节 勘察设计队伍
一、省直属公路勘察设计队伍 1949年至1953年,松江、黑龙江两省的公路、桥梁正处于恢复时期,尚未组建专业勘察 设计队伍。当时,主要是公路的整修和临时性木桥的新建和复旧,工程较为简易,由当地工 程技术人员测量、设计和施工。1954年松江、黑龙江两省合并以后,在黑龙江省交通厅计划 科内配...
第二节 工程技术标准与勘测设计程序
黑龙江省的公路、桥梁勘测设计,均按交通部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执行。 1954年,交通部颁发了《公路工程设计准则》。其公路等级及技术标准主要参照苏联有 关规定。1956年,交通部对这个准则进行了修订。此后,交通部根据国内的实践经验,并参 照各国公路技术标准,制定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第三节 测量选线
公路测量选线,是公路工程设计的首要阶段。公路测量选线,在省直专业测设队伍成立 以前,由省派专业技术骨干配合地方进行,1958年以后,省内干线公路则以省直专业测设队 伍为主要力量。 至1985年,黑龙江省公路勘察设计院共测设公路路线124条,5916公里。其中:已测设的 一级公路42.2公...
第四节 路基与路面工程
一、路基工程设计 黑龙江省原有公路,多在四级(指1956年交通部技术标准)以下,路基一般偏低。70年 代中期以前,在路基工程设计中,对有关地形、地貌、土壤、气温、水文等因素的影响及应 采取的技术措施,缺乏研究和引起注意,而70年代末期通过修建高级路面的实践,才对自然 条件予以充分考虑,吸...
第五节 桥梁工程
黑龙江省江河密布,除黑龙江、乌苏里江两条界江外,尚有松花江、嫩江、牡丹江等河 流,水域面积广阔。50年代以前,省内原有桥梁多为木制,且多由当地能工巧匠自行设计、 修筑的。而60年代之后,省内公路桥梁设计部门对桥梁的水文、基础、桥型结构的设计及建 桥材料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已步入了国内先进行列...
第五章 公路养护
1912年到1931年(民国元年至民国20年)民国前期修建的公路,绝大部分是土路,通行 的汽车很少,畜力车又多在冬季通行,属于季节性通车公路。当时,没有固定的养护组织, 只是进行临时性维修。1933年(民国22年)7月,伪满洲国民政部公布了《道路维持修缮标准 》,规定道路的维护修理由有关区村负责...
第一节 养护方式
黑龙江省公路养护有专业养护、专群养护、群众养护、场矿自养4种形式。 一、专业养护 50年代初,松江、黑龙江两省在干线公路、边境公路以及少数县级公路上,开始建立专 业养护公路组织。1954年松江、黑龙江两省合并后,这种专业养护公路方式得以沿续和发展 。 1950年4月,松江...
第二节 黑色路面养护
从1963年起,黑龙江省始建黑色路面。到1985年,全省国、省、县、乡公路及边境公路 共有黑色路面3901.5公里。其中:沥青路面1005.3公里,渣油路面2896.2公里。在黑色路面 中,国、省干线公路有2032.8公里,县级公路有1684.1公里,乡级公路有183公里,边境公路 有1.6公里...
第三节 砂石路面养护
1949年,松江、黑龙江两省只有晴雨通车的砂石路面107公里,占公路通车里程的1.8%。 经过对公路的整修、改建,至1966年,黑龙江省已有砂石路面6354.9公里。1985年,黑龙江 省国、省、县、乡公路及边境公路计有砂石路面9704.4公里,占有路面里程的37.3%。同时还 有砂土改善路面1...
«
1
2
...
3236
3237
3238
3239
3240
3241
3242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