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黑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责任副总编 张向凌 责任编辑(以姓氏笔画为序) 张兴文 宋静智
概 述
黑龙江地区道路交通历史久远,它伴随着人类活动及其社会嬗变而不断开拓和发展。 古代道路交通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考古发现的大量文化遗存证明,黑龙江地区从旧石 器晚期至新石器时期即有原始人类活动。人们多栖息在山岭脚下,江河之滨,以采集、捕鱼 、狩猎、游牧为生,并兼有少量农耕,通过生产劳动和相互...
第一节 古代道路
第一章 沿 革 黑龙江地区古代道路,可上溯到先秦,先是由于人类的活动,他们在采集、渔猎、放牧 时,踩出了些荒芜小径,以后随着“车”的出现,逐渐有了车马大道。公元6世纪初,作为唐 朝的一个地方民族政权——渤海国,建于忽汗州,称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省宁安县渤海镇 ),曾开拓了通往中原腹地和日本、新...
第二节 近代公路
黑龙江地区近代公路包括:民国前期公路(1912年1月至1931年9月)及东北沦陷时期公 路(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 一、民国前期公路 民国初期,黑龙江地区外受帝国主义侵扰,国内军阀割据,人民生活极为困难。中东铁 路通车后,汽车陆续传入黑龙江地区,并始建公路。这些公路,...
第三节 现代公路
从抗日战争胜利到1985年,在40年中,黑龙江地区的公路建设,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 ,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主要经过5个时期。 一、公路恢复时期(1945—1952)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日伪政府土崩瓦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 导下,黑龙江地区开始建立人民...
第二章 公路路线
1950年,政务院颁发的《关于1950年航务、公路工作的决定》,提出把全国公路划分为 国道和省道(因当时的县道很少,故并入省道)。同年,东北人民政府制定的《公路等级划 分规定》,将公路行政等级定为国道、省道、一般公路、工矿专用线4种。1951年,黑龙江、 松江两省根据上述精神,着手划分省内国道和...
第一节 国 道
国道是以首都北京为中心,连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大军区,重要大中城市、港 站枢纽、工农业基地等主要干线公路。1981年,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和交通部以计交789号文 件联合发出了《关于划定国家干线公路网的通 知》,确定全国国道70条,10.9万公里(1982年订正为11万公里)。国道分...
第二节 省 道
省道是以省会哈尔滨为中心,联系省内地、市、县等重要城市,交通枢纽,工农业基地 等干线公路。 1985年,黑龙江省有省道10条,3243.1公里,其中,重复里程140.7公里。晴雨通车310 2.4公里。有二级公路1.8公里,三级公路2259.9公里,四级公路840.7公里;铺有沥青路面5...
第三节 县 道
1985年,黑龙江省有县级公路173条,8533.4公里,占全省国、省、县、乡公路及边境公 路总里程的26.5%。其中,重复里程467.8公里,断头路39.2公里。按等级分有一级公路15公 里,二级公路68.4公里,三级公路4993.7公里,四级公路2809.5公里,等外公路139.8公里。 按...
第四节 乡 道
乡道,即以乡镇为中心,连接村、屯,与国道、省道、县道相通的交通网络。1949年之 前,黑龙江地区广大农村之交通往来主要是大车道,很少修缮,多为自然形成。由县城通往 乡镇之公路亦为数不多,且标准很低,夏天通车困难。 新中国成立后,黑龙江省各级人民政府注重了农村道路建设。并坚持了依靠群众、就...
第五节 边境公路
黑龙江省有19个边境市、县,边境线长达3024公里,占全国中苏边界总长的42%;土地面 积为18万平方公里,占省内总面积的1/3。1965年以前,在绵长的边境线上,仅有8条边境公 路,交通十分不便。 60年代后期,根据边境地区政治、经济形势,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于1968年3月和1969年...
第六节 专用公路
一、垦区公路 1949年到1953年,松江、黑龙江两省相继在莽原荒野上兴建一批农场:佳木斯、牡丹江 一带有宝泉岭、笔架山、绥滨、宁安等国营农场;北安、嫩江一带有赵光、通北、九三、查 哈阳等国营农场。195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在密山、虎林一带创建八五○农场。19 55年,一批北京、...
第七节 旅游公路
1982年,国家将黑龙江省内的镜泊湖和五大连池定为重点风景名胜区,向国内外开放。 与此同时,齐齐哈尔市郊区的扎龙自然保护区,也为旅游者的向往之地。为适应旅游事业的 发展,于是修建了一些旅游公路。 一、镜泊湖旅游路 镜泊湖,清代之前称忽汗海,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宁安县城西南70公里处...
第三章 桥梁、渡口
黑龙江地区桥梁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唐代渤海时期,于牡丹江上筑有石墩木梁桥 5座①(①这5座桥墩跨径较大,根据当时条件,判断上部结构为木梁。),遗址尚存。后金 时期,始建宁古塔(今宁安县宁安镇)长板桥,后改建为大石桥,是黑龙江省内保存至今唯 一的一座古代石拱桥。 中华民国期间,自现代运...
第一节 木 桥
黑龙江地区境内有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等山脉,森林密布,木材资源丰富。自古以 来,藉此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在道路跨河上修建了许多木桥。至今,木桥比重仍是全国最 大的省区之一。 清末及民国初期,黑龙江地区主要道路通过的较大江河上都无桥,夏季靠船渡,在一般 中小河上建有部分木桥,多为群众集资...
«
1
2
...
3235
3236
3237
3238
3239
3240
3241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