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校 舍
一、校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黑龙江地区中小学仅有陈旧校舍2,80万平方米, 大部分是由旧校舍、民房、破庙改建而成。校舍短缺,满足不了人民群众高涨 的学习文化需求。从1950年起,不得不实行二部制教学。“文化大革命”期间 二部制教学班达到了最高峰。 1952—1985年的34年间,...
第三节 教学仪器
一、仪器设备 1958年,省教育厅成立教学仪器用品供应社,负责全省教学仪器的供应工 作。当年,全省县以上重点中学和师范学校共127所,装备后,半数以上学校 的教学仪器设备折合人民币可达2—3万元。 1980年12月,省教育厅确定了教学仪器“统筹规划,分期分批装备”的方 针。1985年...
第四节 电化教育
1964年,省教育学院设电化教育室。1973年,省函授广播学院设电化教育 组。1979年7月,省编委批准正式成立省电化教育馆(县团级),定编50人。1981 年,省财政投资125万元,建成5 000平方米的电化教育馆大楼。 1985年,省电化教育馆设录音室、录像室、电化教育研究室,《电教研...
第五节 勤工俭学
1955年,省教育厅召开教育行政会议提出:“适当地组织学生参加工农业生 产活动,传授学生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基本技能。”一部分中学开始成立了小型 实习工厂,一些中小学结合本地实际自种学田地、自营实验园,并利用寒暑假 和农忙假,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农业、林业、副业生产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 1958...
第一节 教师管理
第五章 教 师 一、教师队伍 (一)清末时期 黑龙江地区自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兴办新学堂。教师统称教员,分正 教员和副教员。正教员教授学生功课,副教员辅助正教员之职务。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黑龙江省提学使司统计,各类学校有教职员642 人。其中,有教员321人:专门...
第二节 师资培训
一、普通教育的师资培训 (一)清末时期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在齐齐哈尔城客籍学堂内附设师范传习所,对在 职小学堂教员。进行短期培训。 (二)民国时期 1912年(民国元年),据林传甲著《黑龙江教育状况》记载:当时,官立小 学多未恢复,私塾林立,亟应改良。由提学使司通行各县...
第三节 民办教师
一、队伍状况 1949年,黑龙江地区农村土地改革胜利结束,广大农民获得了政治上和经 济上的解放之后,出现了渴望子女入学读书、要求文化翻身的热潮。但国家教 育经费有限,一时无力解决如此巨额的教育投资,民办小学和民办教师便在这 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教育部在《关于1950年全国教育工作总结...
第六章 教育科研
1910年(宣统二年),黑龙江省提学使司成立后,组建了省教育总会。1913 年(民国2年)。省教育总会改组为省教育会。伪满时期,省教育会改称“满洲 帝国龙江教育会”。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黑龙江地区在教育理论方面,引进苏联 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进行学习、推广和普及,开创了...
第一节 机构和队伍
一、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始建于1960年8月13日,人员编制30人。所长 由省教育厅长梁志超兼任,杨锦山、许白天任副所长。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 始后被撤销。 1980年9月25,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恢复独立建制,为省教育局直属专业科 研单位,实行党组织领导下...
第二节 管理和经费
一、管 理 1979年,全省第一次教育科学规划会议召开。会后成立了黑龙江省教育科 学规划领导小组,对省、市(地)各教育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教育学会的教 育科研工作实行统一的规划和指导。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教育科学研究 所。 1983年12月,全省第二次教育科学规划会议在哈尔滨召开,会...
第三节 学术团体
一、教育会 黑龙江省教育会始建于1910年(宣统二年),经历了清末、民国、沦陷时 期三个阶段。 (一)清末时期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省城齐齐哈尔的教员每星期都在师范学校聚会研 究教育问题。王廷元、林传甲被推举为讲师主席。教育总会章程颁布后,二人 遂被推举为正、副会长。 ...
第四节 科研成果及报刊
一、成果 (一)教育和教学改革实验 1.三算结合教学实验 小学数学的三算(笔算、口算、珠算).结合教学实验由来已久,早在70年 代初,就在全国各地展开,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破坏,这项实验不得不停 止下来。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1980年,在教育部副部长董纯才的倡议下,教 育科学出...
第七篇 爱国学生运动
黑龙江地区的学生运动,最早发生在1910年。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传 播了民主革命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学生运动 发展为有组织有领导的自觉革命斗争,其斗争矛头,始终指向帝国主义和国内 封建军阀势力,在“五四”运动、“五卅”斗争、抗日救亡运动等重大历史关头, 黑龙江青年...
第一节 建立同盟会支部,响应辛亥革命
第一章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组织已派员至黑龙江,在哈尔滨、黑 河、双城等地从事革命活动,宣传民主共和思想。 1910年,同盟会员匡一在齐齐哈尔黑龙江省立中学堂建立了同盟会黑龙江 支部,至1911年秋已发展会员27人,主要负责人是匡一和邓觉民。师范学堂、 政法...
第二节 创办东华学校,推动学生运动
东华学校是爱国教育家邓洁民于1918年4月,在哈尔滨创办的一所新型私 立学校。1919年,邓洁民在《东华学校成立纪念书》中阐述了他的办学动机和 宗旨:“民国6年初,余归自东瀛,目击吾国学术之不振,人才之萎弱,惄然忧 之,与赵禅堂、周义亭、吴子青诸先生谋,先拟办中学,以为之倡……。” 该校以...
«
1
2
...
3285
3286
3287
3288
3289
3290
3291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