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五节 参加全国性重要会议
黑龙江省文联及其所属各文艺家协会,根据中国文联及其所属文艺家协会的统一安排和 部署,多次派出代表参加历次全国性重要会议,听取和学习中共中央领导重要讲话、中国文 联领导或文艺家协会领导讲话以及全国文艺界形势任务、领会会议精神,与各兄弟省、市、 自治区文艺界领导和作家艺术家交流经验等,回省后传达贯彻...
第一节 专业创作队伍
第三章 创作队伍 黑龙江省文联从黑龙江地区的两省文联成立时起,即在机关内设有专职创作机构,即创 作组或创作部,配备有专职创作干部。1957年以后一度撤消创作部,1959年以后重建专职创 作机构,配备有专业作家和专业画家。“文化大革命”期间,省文联专业创作人员解散,创 作机构不复存在。1978年省...
第二节 业余创作队伍
黑龙江省的业余文艺创作队伍是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基础上逐步培养起来的。业余创作人 员分布在全省各条战线上,有党政机关干部、事企业管理人员、出版社和报刊编辑、记者、 大专院校师生、中、小学教员、文艺工作者、部队官兵及工人、农民、下乡知识青年等。文 化程度参差不齐,艺术修养大多都是初步的。工农群众中的业...
第三节 创作人员深入生活
黑龙江地区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作家艺术家在深入生活密切联系群众上有着多种不 同的方式,主要是:参观访问、建立生活根据地、到基层安家落户、举行联谊座谈等。 一、参观访问 参观访问这种生活方式时间短、收效快,有助于开阔视野,丰富阅历,感受时代脉搏, 积累创作素材,可随时创作短小作品...
第四节 创作人才培养
黑龙江地区两省文联时期,就对培养各艺术门类创作人才高度重视,通过所办报刊不断 强调培养年轻业余作者的重要意义,介绍培养业余作者的工作经验和文艺创作的基础知识, 对年轻业余作者的创作活动进行帮助指导。两省文联合并为黑龙江省文联后,把培养各艺术 门类创作人才作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大计,在各个历史...
第一节 文艺整风
第四章 文艺整风和政治运动 1947年2月,中共齐齐哈尔市委书记朱光,针对当时文艺队伍中新的青年知识分子和旧艺 人所占比重较大的实际情况,提出团结一切文艺工作者和知识分子,改造旧艺人的问题。同 年11月,《嫩江日报》著文指出,旧戏和旧艺人改造的根本途径是树立为工农兵服务的世界 观,走与工农兵相结...
第二节 政治运动
两省文联成立后,积极参加了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等全国性政 治运动,并引导全省文艺工作者,以文艺为武器,积极投身到这些政治运动中去。几年间, 创作和发表了大量的受到群众欢迎的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宣传了革命斗争,也锻炼了文艺 队伍,提高了文艺工作者的政治思想觉悟。 50年...
第一节 文学创作成果
第五章 创作成果 解放战争时期,黑龙江地区文学创作成果丰硕,影响深远。周立波长篇小说《暴风骤雨 》真实生动地反映了黑龙江地区的一个农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土地改革斗争的全过 程,1947年12月25日开始在《东北日报》全文连载,反响热烈。后正式出版,多次再版,并 荣获苏联政府颁发的斯大林文艺...
第二节 戏剧、曲艺、电影创作成果
解放战争时期,戏剧和曲艺创作数量较大,流传广泛,影响深远。 戏剧创作成果主要有:李之华编剧独幕话剧《反翻把斗争》、胡零编剧大型歌剧《火》 、白桦编剧大型歌剧《杨勇立功》,受到中共中央东北局颁发的创作奖,并分别为作者各记 大功一次;吴英林编剧京剧现代戏《活捉谢文东》,受到中共合江省委书记张...
第三节 音乐、舞蹈、杂技创作成果
解放战争时期,文艺工作者创作了许多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的群众歌曲和舞蹈,广泛流传 。1946年由希扬作词,马可作曲《我们是民主青年》,感情真挚,曲调高昂,有力地鼓舞了 青年一代的革命热情;1948年由马可作词作曲《咱们工人有力量》,雄浑有力,乐观自豪, 唱遍全省全国;集体创作的许多秧歌舞、腰鼓舞、花...
第四节 美术、书法、摄影创作成果
解放战争时期,美术工作者深入生活,配合革命斗争形势,创作了大量的反映解放战争 和土改的美术作品,在广大群众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华君武的漫画《运输大队长》、《磨 好刀再杀》等;古元的木刻《七斗王把头》、《人桥》等;张仃、安林、张文欣等的年画《 坚持自卫,争取民主》、《发展生产,巩固后方》、《人民翻...
第一节 文艺评论
第六章 文艺评论和文艺理论研究 解放战争时期黑龙江地区文艺报刊和文艺集会上,经常开展对新的创作成果的评论,以 指导当时的文艺创作;同时大量评介了产生在老革命根据地的文艺作品,“五四”时期具有 民主革命精神的文艺作品和苏联的社会主义文艺作品。 两省文联成立初期,文艺评论力量薄弱,缺少经验,...
第二节 文艺理论研究
黑龙江地区两省文联成立初期,文艺理论研究工作很薄弱,主要是由文艺领导干部和老 革命文艺家遵照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通过报刊和集会对中共文艺为 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和有关方针政策作一些宣传解释,阐述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一些基本原 理,普及无产阶级和人民文艺的一些基础知识。当时的《黑龙...
第三节 文艺评论和文艺理论研究专著
从50年代中期到1985年末,黑龙江的文艺评论和文艺理论研究的主要著述: 《写作初谈》关沫南著,1955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内收8篇文章,作者从自身的创 作体会出发,着重阐述了深入生活、认识生活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深入生活、分析生活,从 生活中提炼创作题材等。 《黑龙江文学十年...
第一节 文艺报刊
第七章 编辑出版 解放战争时期,黑龙江地区有各类文艺报刊10余种,对繁荣革命文艺,培养青年作者, 联系广大群众,发挥了重要作用,积累了丰富经验。两省文联从成立时起,即在解放战争时 期经验基础上,积极创办综合性的全省文艺报刊,把办好文艺报刊当作繁荣全省文艺创作和 整个文艺事业的一项重要措施,下大力...
«
1
2
...
3312
3313
3314
3315
3316
3317
3318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