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团的活动
第二节 团的活动50年代,农场团的活动主要是教育团员、青年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开展增产节约运动,为开发、建设北大荒建功立业。当时团的组织经常配合中心工作组织各种生产突击队,开展劳动竞赛,每年都涌现出一批青年社会主义积极分子,出席省青年社会主义积极分子代表大会。1963年起,各农场青年响应毛主席...
第三节 少先队工作
第三节 少先队工作按团章规定,共青团受中国共产党的委托领导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工作。1959年,二龙山农场子弟小学建立了少先队组织,队员10多人,由1名教师兼辅导员。1959年后,各农场学校普遍建立少先队组织。共青团组织采取各种形式培训少先队辅导员。各学校少先队经常举办队日活动,通过参观、访问、板报、...
第一节 公安
第五章 司法第一节 公安 一、公安机构 通北机械农场建场初期,原通北站(现赵光站)附近常有敌伪残留人员进行破坏活动,还有社会上一些身份不明的人流入农扬,社会秩序不大安定。开荒建场时还经常有野兽出没。根据这种情况,1948年通北机械农场成立了警卫兼狩猎队。1949年改为警卫组。1953年成立保...
第二节 检察
第二节 检察一、检察机构 1965年,省检察院在北安建立北安地区劳改检察院,承办北安地区劳改农场犯人重新犯罪和管教人员执行任务中的犯罪案件。“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北安地区劳改检察院停止了工作。赵光农垦局、黑河农垦局及所属农场都没有检察机构,发生案件由所在县办理。1983年1月,经省委、省人大常委...
第三节 审判
第三节 审判一、审判机关 1965年,北安县人民法院在赵光农场建立人民法庭。之后其它农场也由所在县人民法院建立法庭。“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农场法庭停止工作。组建生产建设兵团一师后,师部成立军事法院,与保卫科合署办公。判处1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政治案件及民事、经济案件由师军事法院审理,师党委审...
第四节 司法行政
第四节 司法行政一、行政机构 1983年2月,在建立北安农垦区人民检察院和农垦法院的同时,管局建立政法办,在农垦法院设法律顾问处。1984年政法办改为政法委员会,成为党委办事机构。同时管局成立司法处。1985年1月,法律顾问处改为律师事务所。管局司法处负责法制宣传、司法干部培训等司法行政工作,对...
第—节 机构
第六章 武装第—节 机构北安垦区最早建立武装部的是二龙山农场,1959年8月建立人民武装部。赵光、红色边疆农场于1960年建立人民武装部。1962年成立赵光地区农场管理局后,管理局设武装部,所属农场设专职武装助理。同时局、场都成立武装委员会组织。这个时期农场的武装工作由所在县武装部领导。生产建设...
第二节 民兵
第二节 民兵一、组织 根据毛泽东主席关于大办民兵师的指示,农场于1958年开始组建民兵组织。1959年,赵光总场成立民兵团,各分场和生产队分别成立民兵营和连。1962年,根据民兵工作条例规定,年满16~45岁的男性公民和年满16~35岁的女性公民,政治可靠、身体健康、本人自愿,都可加入民兵组织,...
第三节 兵役
第三节 兵役农场武装部每年都配合所在县武装部开展征兵工作。每年征兵时刻,农场适龄青年踊跃报名应征,报名人数一般为应征人数的10倍以上,有的年多达百倍以上。应征青年自愿报名,由武装部门组织进行目测、政审和体检。各农场每年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仅赵光农场从1962年至1984年就为部队输送352名新兵,...
第—节 教育行政
第五编 文化第一章 教育第—节 教育行政建场初期,农场学校隶属场长办公室。1958年场社合一,赵光等场设文卫科。北安地区劳改工作分局及所属劳改农场由政治处负责教育工作。省农管局黑河分局时期,分局和农场设宣传文教科。同期的生产建设兵团一师,由文教办负责教育工作,各团由宣传股负责教育工作。 19...
第二节 各类教育
第二节 各类教育一、学前教育 二龙山农场于1956年成立幼儿园,其它农场建幼儿园较晚。农场幼儿园都是与托儿所合一的。1979年前,幼儿教育不正规,师资水平和教学设备较差。1979年国务院转发《全国托幼工作会议纪要》后,农场的幼儿教育事业有了较快发展。工会女工部门与农场教育部门共同负责幼儿教育工作...
第三节 教师队伍
第三节 教师队伍农场办学初期师资来源,主要是上级主管部门派来的干部、在城市当过教师的干部家属、文化较高的转复军人、招聘的知识分子和中学毕业生。农场有了初、高中毕业生后,部分成绩优秀者也当了教师。1968年后,大批城市知识青年进场,充实了教师队伍,使农场师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师范院校毕业生分配到农场...
第—节 科技机构
第二章 科技第—节 科技机构一、科研机构 1948年夏,东北行政委员会农业处在直属国营通北机械农场设立了农场试验室,负责人丁振乡。主要任务是进行生产技术调查研究和机械化生产经验总结。1950年通北农场划出了30亩地作试验区,进行小麦育种和播期试验。试验区负责人史占山,技术人员有李景仪、孙仕利、...
第二节 科技队伍
第二节 科技队伍北安垦区科技人员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转业官兵中的知识分子。,第一个国营机械农场一一通北机械农场场长周光亚,是抗日军政大学毕业的青年军官。建立通北农场后,通过3年办场实践,提出了比较全面系统的创办机械农场的经验,为1950年在北京举力、的全国国营农场场长学习班提供了实际教材。在...
第三节 科技成果
第三节 科技成果一、科研成果 建场初期,农场职工在生产实践中,为提高劳动效率,研制新机具,改进旧机具。1954年,红星农场技术员韩正文、赵伯、张恩久、王福伦与场长张庆海,副场长韩有研制成功红星2.4型钉齿耙,为苗期除草提供有效工具。1960年国家农机部拍成科教片向全国推广。还有的成果被厂家采用,...
«
1
2
...
7836
7837
7838
7839
7840
7841
7842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