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二节 经营管理
第二节 经营管理一、管理机构 1948年,通北农场业务股下设畜牧组。1958年、1959年,赵光农场和二龙山农场先后设立畜牧科。1962年,赵兜农垦局设立畜牧科。1963年建立黑河农垦局,在生产科内设畜牧组。生产建设兵团时期,一师司令部生产科管理畜牧工作。各团在生产股配畜牧技术员。 北安农管局...
第三节 饲养繁殖
第三节 饲养繁殖一、猪 从1953年以来,养猪一直是农场畜牧业的主要项目,猪的养殖技术也是重点研究与解决的课题。猪的饲养方法大致分两个阶段,1965年以前基本上沿用传统喂熟食的饲养方法,各种饲料都要经过蒸煮,喂稀食。按饲养规程强调三定(定时、定温、定量)。第二阶段,1965年从上海引进干料自动饲...
第四节 疫病防治
第四节 疫病防治建场初期,北安垦区畜禽常发疫病有:马鼻疽、猪瘟、猪肺疫、猪副伤寒、鸡新城疫、禽霍乱。后期传入的有:牛结核、牛羊布病、口蹄疫、猪丹毒、马三号病。在以防为主的方针指导下,坚持春秋两次定期检疫,检出患畜及时隔离与杀死。购入牲畜随时检疫并隔离观察。坚持春秋两次防疫注射,对新生与购入畜禽随时...
第五节 饲草饲料
第五节 饲草饲料北安垦区现有草原面积180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原135万亩,沼泽草甸类草场面积占多数,有118万亩,占87.3%。这类草场位于河流、沟谷两岸。草场植物有400多种,可被家畜利用的70多种,多数是小叶樟、塔头苔草、三棱草。五花草场面积很少。年产草量20万吨。每年从农副产品中可收回作饲料...
第六节 专业队伍
第六节 专业队伍建场初期,畜牧技术人员很少,一个农场只有一两名。1948年东北行政委员会农林部分配到通北农场的樊悦行,1950年由东北人民政府农林部机械农场管理处分配到通北农场的吴显生,是北安垦区最早的畜牧兽医技术员。1953年以后,才陆续从大中专院校分配畜牧兽医专业的毕业生到国营农场。60年代中...
第一节 发展概况
第五章 林业第一节 发展概况北安垦区现有森林面积624万亩,多数耕地被森林所包围,森林覆盖率39.4%,北部3场森林覆盖率为63.2%。除天然次生林外,还有宜林荒山、荒地50万亩。 建场初期,林业工作没有专门机构和专业队伍,由生产科兼管。1949年后开始造林。1962年,赵光农垦局设林业科。生...
第二节 苗圃建设
第二节 苗圃建设1952年,通北农场从通北县购买一处苗圃。这个苗圃只有7个人,1台牛车,1口土井。育苗扦插有杨树苗,播种有落叶松、山丁子、丁香。播种时不计算播量,出苗时不追肥,也不喷药。成活率很低。1958年建立省国营农场管理厅赵光地区办事处后,这个苗圃改为赵光苗圃,面积增加到120亩,人员增加到...
第三节 植树造林
第三节 植树造林一、方针政策 建场初期忙于开荒建点,林业生产不被重视,甚至只砍不栽,毁掉了天然林。待开荒建点就绪后,开始少量栽树,绿化四旁(村旁、道旁、宅旁、水旁)。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后,开始重视植树造林,60年代后,年年大面积造林。但是由于片面强调以粮为纲,林业生产仍未受到足够重视,已造的林,...
第四节 护林防火
第四节 护林防火护林防火工作在地方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管局和农场配合进行。农场林业科设有专职护林员。局、场两级都成立了护林防火指挥部,由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下设1—3人的办公室,负责日常业务工作。分场、生产队有防林防火领导小组。从抓思想教育入手,坚持以法治林。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森林法》,宣传党...
第—节 发展概况
第六章 工业第—节 发展概况建场初期,为解决农机修理、马匹挂掌及职工生活急需,建起了小烘炉、小砖窑、磨坊、油坊、粉坊等,这也就是垦区最早的工业。这些匠铺、作坊,只能从事简单的生产。这个短暂的时期,可称为匠铺、作坊生产阶段。 建场较早的通北、赵光、二龙山等农场,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于1950年前...
第二节 工业门类
第二节 工业门类一、机械 垦区的机械工业是在农机修理工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赵光机械厂的前身就是1948年建立的通北农场修理所。建厂近40年,职工由3人发展到644人,其中生产工人443人、技术员35人。初建时只有两台虎钳子、一盘烘炉。现有金属切削、锻压等设备95台。设有铸造、锻压、金属加工、板...
第三节 管理体制
第三节 管理体制建场初期,农场的工业实行多头领导。二龙山农场,1950年砖厂隶属基建科,铁工厂隶属机械科。1952年成立工副业办公室。1958年成立了工业科,但以后的几年又经过多次撤、建的反复。其它农场也大致如此。 1962年以后,建立赵光农垦局和黑河农垦局,局机关也未设工业科,工业在领导机关也...
第一节 房屋建筑
第七章 建筑业第一节 房屋建筑一、发展概况 建场初期,农场资金不足,生产和生活又急需房屋建筑。根据当时的条件,仿照附近农村房屋的样式,就地取材建起了一些简易房屋,做职工住宅、畜舍、零件库和修理间。简易房舍墙是拉哈辫、土坯或杆夹泥,房顶苫草。建这种房施工简便,成本低,而且有冬暖夏凉的优点,在建场...
第二节 建筑队伍
第二节 建筑队伍1951年,通北农场基建委员会自办工程队,其它农场都没有专业建筑队伍。建房时,临时抽调生产队的工人施工。1953年,二龙山农场由东北公营农场管理局调入技术员,由笔架山农场调入部分管理干部和技术工人,组建了建筑工程大队,共340人,下设3个工区,当年建房1671平方米。1953年以后...
第三节 管理机构
第三节 管理机构建场初期没有基本建设管理机构,有的农场由负责生产或供应的科室兼管,有的农场由行政领导直接指挥或临时指定一名干部负责某项建筑工程的施工。1950年,通北农场成立基本建设委员会。1952年,二龙山农场成立了基建科。北部农场1957年成立基建科。原劳改农场,建场初期基建任务繁重,多数农场...
«
1
2
...
7833
7834
7835
7836
7837
7838
7839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