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二编 经济第六章 农业志第一节 机构沿革1、生产科 1955年9月,本场组建时,省公安厅分别任命郝万喜、朱瑞亭担任原柏根里、门鲁河农场场长,并带领基建施工员、会统,管理人员等10余人进行踏查建点工作。 1956年春,东北建筑公司、农建二师、省工农文化干校,齐齐哈尔公安干校以及押犯干警等陆续到场...
第二节 农业发展概况
第二节 农业发展概况 1、建场前本区农业状况述略 建场前本区属于嫩江县第四、第五区所辖。区内一片荒丘野岭,蒿草没人,林木纵生,渺无人迹。唯场区东南边缘有农民村落邵家闾一处,共十一户农民,仅有耕地百余垧。(该村子1957年划归农场)。 伪满康德四年(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修...
第三节 作物种植
第三节 作物种植本场种植业以小麦、大豆为主。其种植面积一直占总播种面积的90%以上。粮食作物除小麦外,建场初期尚有谷子,玉米、大麦等。1959年始试种水稻,因没有高寒地区栽培经验,没能成功。 建场初期大豆播种面积比重较大,六十年代后,一直稳定在35—40%之间。其它尚有甜菜、薯类,蔬菜、饲料等,种...
第四节 农艺
第四节 农艺建场初期,由于农业机械力量不足,耕作、种子、肥料和植保等基本采用当地农民的传统生产方式。六十年代后,在多年生产实践中,总结积累了大量生产经验,同时吸收了各地先进的生产技术,加之机械力量的逐年加强,农艺措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七十年代始,农业生产技术的研究和新技术的应用受到广泛的重视。虽...
第五节 农业现代化水平
第五节 农业现代化水平农业现代化,就是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现代化管理经济的科学方法管理农业。在充分、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保持良好生态平衡的前题下,大幅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因地制宜地调整农业结构,全面发展农业生产。 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机械化、水利化、化肥化,电气化。建场三十年...
章下序
第七章 农业机械志章下序建场三十年来,随着农垦事业的发展,本场已拥有一支装备齐全,体制完备,技术力量较强的机务队伍。在农机管理、使用和维修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许多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机械化手段付诸实施,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生产实践证明,农业机械化能够为获得高产稳产创造条件,能够提供...
第一节 机 构 沿 革
第一节 机 构 沿 革1955年12月,黑龙江省公安厅转发劳改局《关于1956年集中施拉机开荒的实施方案》确定省劳改局开荒大队下设嫩江、北安,佳木斯地区开荒队。嫩江开荒队设在嫩江县,队长袁克让(场级)。 1956年4月,嫩地区劳改局开荒队组建完毕,分设若干机耕小队赴各新建场执行开荒任务。其中第六、...
第二节 农机事业发展概况
第二节 农机事业发展概况1、创建时期 本场农机事业创建于1956年,当年3—4月间嫩江地区劳改分局开荒队第六、七两个拖拉机小队,在科洛河解冻前(当时没有河桥)开进本场前身——门鲁河、柏根里农场。经紧张筹备,4月下旬,来自密山、佳木斯。北安等地的驾驶员及在各县招收的学员陆续到齐。4月28日,在门鲁河...
第三节 农机管理
第三节 农机管理农机管理是农业企业生产经营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是组织领导机械化生产全过程中充分发挥机械效能所采取的一整套科学管理措施。其目的就是保证农业机械经常处于完好状态,提高机具利用率 优质、高效、低耗、安全地完成各项生产任务,为实现农业高产稳产创造条件。 建场三十条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
第四节 标准化作业
第四节 标准化作业本场农机标准化作业活动早在1963年即始了。这一年,严格执行农垦部1962年颁发的《农业机械以田间作业技术规程(草案)》,制定了田间作业中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标准。当时虽然农机数量不多,但破旧的农机大部分淘汰更新。同时组建了三个机械化生产队。 到1964年农机发展数量为建场时的2...
第五节 农机修造与技术革新
第五节 农机修造与技术革新一、农机修造业的发展 1957年,劳改局驻场机耕队下放农场管理后,省劳改局指示每场建一座200 平方米时修配厂。 厂房由劳改局统一设计,当年竣工投付使用。这是全场唯一的砖瓦结构建筑。修配厂领导由机耕队长担任,原机耕队技工任技术员。设备很简陋,只有2 台伪满时期的6 尺皮...
第六节 农机队伍
第六节 农机队伍一、农机伍队构成 1956年4月,嫩江地区开荒队第六、第七机耕队进场,上级下达指标是每队配备120人,实际两队共151人到场。其中驾驶员54名.学员97名。原门鲁河农场机耕队长李峰、指导员张忠海、技工何庆铮,原柏根里农场机耕队长庞少先、指导员蒋振富、技工曾斌。当时不仅机车配备不足,...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八章 畜牧志第一节 机构沿革建场初期,本场没有畜牧管理机构。畜牧工作由场长直接领导,生产科具体负责。原门鲁河农场畜牧技术员栾新民;原柏根里农场畜牧区主任高振清,见习技术员张守箴。每个分场或作业点都配有兽医人员。 1959年,门、柏两场合并,总场成立畜牧区,主任吴卓然,业务由生产科长李景阳统管。全...
第二节 畜牧业发展概况
第二节 畜牧业发展概况1955年9月5口,在省公安厅召集的新建场场长会议上,明确提出“建立人、机、畜相结合的大型谷物农场”的建场方针。建场初期由于机械力量不足,大牲畜成为当时运输、耕作的主要动力之一。因此,畜牧业的发展受到各级组织的重视。建场至年末四个月时间内,原门鲁河和柏根里两场便从肇东购买蒙古马...
第三节 畜牧管理
第三节 畜牧管理畜牧管理包括经营管理、饲养管理、繁殖与改良、疫病防治和饲料利用等方面的内容。建场三十年来,广大畜牧兽医人员不断探索规律,总结经验,引进技术,在畜牧管理工作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饲养管理 建场初期,由于缺少技术人员和饲养使役人员,管理水平低下,加之创业条件艰难,导至外购大牲畜死...
«
1
2
...
8239
8240
8241
8242
8243
8244
8245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