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十六章 物资志第一节 机构沿革建场初期,物资供应工作由场长直接领导,经理科具体负责。当时全场仅一栋土坯拉哈造简易仓库,一名保管员。 1957年,经理科改称供应科。 1958年,物资供应、计划、财务、统计、生产等科室合并为生产办公室,何文杰、董卫芝等任副主任。 1963年成立供销科,管玉宝、王...
第二节 发展概况
第二节 发展概况建场30年来,物资供应工作在生产建设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也经历了一个曲折前进,不断完善的过程。 建场之初,由于国家正处恢复国民经济建设阶段,建场必需的物资供应比较紧张。开拓者们在“因陋就简,勤俭建场”和“先生产后生活”的建场方针指导下,克服重重困难,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
第三节 供应与管理
第三节 供应与管理一、供应渠道与体制 1955年至1967年,本场隶属省劳改局管辖。农场所需煤炭、木材、钢材、燃油等重要物资由省劳改局统一调拨,直接供应。其它物资由场根据生产建设和生活需要,统一计划后自采。农机配件则由嫩江县农机公司定点供应。当时由于农场规模较小,基层单位少,管理程序较简单,其原则...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十七章 计划财务志第一节 机构沿革1955年建场时,省公安厅劳改局组织了一批以中等财会学校毕业生,地方财会干部和部队转业军官为主体的财会队伍,奔赴新建劳改农场,从事财务工作。 原柏根里、门鲁河两个劳改农场的第一任财务科长分别由杜云升、周刚担任。 1957年,原门鲁河农场设经理科,财务科、统计科...
第二节 管理体制
第二节 管理体制建场至1968年,本场系省公安厅所属劳改农场。实行三级管理两级核算一级对外体制。即大队(分场)、支队(总场)两级核算,支队(总场)一级对外。财务管理强调由场部统管全场财权,全面管理财务收支。 1972年至1973年,根据上级指示精神,进行了体制改革,主要内容是分连建点,实行总场、分...
第三节 历年资金变动情况
第三节 历年资金变动情况建场至1985年,用于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累计3537万元,回收2509万元,回收率为71%其中国家投资累计1683万元,与1959年相比,国家基金纯增1445万元,增加7倍强。 固定资金1956年末为215万元,1985年增加到1591万元,为过去的7.4倍。 流动资金19...
第四节 生产费用及非生产费用收支情况
第四节 生产费用及非生产费用收支情况1956竿生产费用为101万元,到1985年度生产费用已达2386.2万元,增加23.6倍。建场30年来,每间隔2—3年既以万余元的速度递增。1968年以后,由于本场由劳改体制变为国营农垦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人员巨增,机械化、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加之历次工资...
第五节 经营成果简析
第五节 经营成果简析1956年至1968年劳改体制时期,13年间有7年盈利,累计盈利额588万元;6年亏损,累计亏损额580.3万元,盈亏大致相抵。减出亏损,纯利润的9.7元,年均盈利仅0.75万元。 1969年至1978年间,本场隶属关系多次变化,无休止的政治运动以及农业学大寨运动等造成管理混乱...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十八章 劳动工资志第一节 机构沿革建场前五年(1955年至1959年)没有专门劳动工资机构。1955年全场职工仅91名。 1956年起,在大批转业军官和地方干部调入的同时,又在纳河、嫩江等县招收部分青年农民进场,充实机务,外勤,以及不适合犯人充任的工作岗位,这部分人统归场政治处管理。 1959...
第二节 职工队伍发展概况
第二节 职工队伍发展概况嫩北农场于1955年创建时,区域内荒无人烟。三十年来,从最初的十几名开拓者,到如今已发展成为一支农林牧副渔、工商运建服各业齐备,生产建设经验娴熟的庞大的职工队伍。全场职工总数最多的年份达9279人(1975年)。他们中间,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参加革命为新中国的诞生建立过功...
第三节 工资制度调整与改革
第三节 工资制度调整与改革党和国家历来关心和重视职工生活。建场三十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形势的发展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工资制度也逐步完善和加强。职工工资多次进行改革和调整,不断地提高全民企业职工工资收入水平,使职工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效地发挥了职工群众生产劳动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关...
第四节 劳动保险与福利待遇
第四节 劳动保险与福利待遇本场劳动保险与福利待遇,在1978年以前(含1958年—1967年劳改时期)一直按国家对全国工业企业的劳保办法执行。 一、休假与工资支付 1957年10月25日,省农业厅、公安厅经省人委批准,下发了关于农业职工休假与工资支付规定的联合通知。主要有以下几条具体规定:1 、...
第五节 安全生产
第五节 安全生产建场初至1967年,本场属于劳改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虽然没有专门机构,但安全教育指导工作从场长到副中队长层层抓,始终把安全生产做为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加之当时职工较少,生产经营以人力为主,机动车辆不多,很少有伤亡事故发生。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由于各项规章制度松驰,劳动管理和...
第六节 劳动定额
第六节 劳动定额建场初,管理干部来自不同岗位,没有经验,大都不懂定额管理,加之没有历史统计资料依据,一般都凭主观经验确定劳动定额。如原柏根里农场,1956年春耕阶段,(第一年生产)人力开荒定额为25人一台犁,台效为0.55公顷,(15亩为一公顷)实际只用18人一台犁,平均日效0.42公顷。6月14日...
第一节 组织机构
第十九章 电力 电讯志第一节 组织机构电力 建场至1985年,本场电力事业没有专门机构,始终由农机科(曾称机电科)统一管理。场部发电厂属于场修配厂的一个生产车间。1959年编制13人,1970年以后增加到19人,昼夜三班作业。 电讯 建场至1977年,隶属于场办公室管理,设4名话务员,3名修理...
«
1
2
...
8242
8243
8244
8245
8246
8247
8248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