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四节 物价
第四节 物价一、物价管理 本场物价管理在1980年前先后归属嫩江县和九三局物价部门直接负责管理。1981年,本场开始设专职人员负责工商物价工作,属于场商业科职权范围。1983年成立工商科兼物价科,正式承担农场物价管理职能工作。 1985年6月22日,省物价局下发关于垦区各级物价机构职权范围的批复...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十三章 粮食·外贸志第一节 机构沿革建场初,本场没有专门粮食管理机构。粮食产供销先后由经理科、生产科管理,具体负责人庄树东。 1960年始设粮食科,与财务科合署办公,管玉宝任副科长。 1963年组建供销科,主管粮食与物资供应。管玉宝、王景隆先后担任副科长,编制共6人,其中3人负责粮食管理。 ...
第二节 粮食管理
第十二章 商业志第二节 粮食管理粮食是本场的主要产品,粮食管理工作对于国家安排人民生活,活跃市场,促进经济繁荣,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建场三十年来,本场粮食管理始终贯彻执行国家统购统销政策和征购、销售、调拨,库存“四统一”管理制度。粮食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粮食上交、内调、仓储。检验、粮油...
第三节 外贸出口
第三节 外贸出口本场于1978年始在上级业务部门指导下,组织大豆出口业务,当年出口大豆2330吨,商品率为8.4%。1979年,为加强出口管理成立了外资科,与粮食科协作办公。粮食商品率为28%。大豆出口量的逐年增长,不但给国家换取了大量外汇,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农场经济效益,促进了职工群众发展粮食生产的...
章下序
第十四章 基本建设志章下序基本建设是农场生产经营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自建场至八十年代初,基本建设属于—国家对农场投资的重要项目,做为完成基建投资的施工单位,工程建设不计产值和盈亏。1981年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基建施工单位逐步成为经营性企业型单位。 基本建设工程主要指农田水利和房屋建...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一节 机构沿革1955年9月12日始,首批建场政法干部按着省公安厅部署,带领部分犯人陆续由嫩江县城出发,渡科洛河,沿“拉荒道”到达指定场区。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在荒原上踏查建点,为1956年犯人大批进场进行大规模基建、开荒做准备工作。当时原门鲁河、柏根里两场的基建工作分别由才有山和孙天彩具体负责,施...
第二节 发展概况
第二节 发展概况1955年6月,省公安厅新建勘测队奉命根据省农业厅有关荒原资料,开始对我省第二批兴建的劳改农场场址进行勘查测绘和设计规划,并编制了建场计划任务书,就本场地理位置及土地面积、地形地势、土壤、气候、水利、交通情况以及初步规划设计、经营与发展情况和基建开荒、生产投资计划等,都做了详细论证和...
第三节 农田水利建设
第三节 农田水利建设本场耕地大部分布在丘陵漫岗,主要靠大气降水,年际变化悬殊,旱涝不匀,灾害频繁。低洼地占总耕地面积的十分之二不足。另有相当一部分“岗中洼”地,连年欠丰,遇涝绝产。漫岗地经三十年来连续耕作,肥力减弱,水土流失严重,解决这一难题,是本场农田基本建设面临的一个长期的艰巨任务。 建场初期...
第四节 房屋建筑
第四节 房屋建筑本场虽处丘陵地带,但住宅区皆建筑在坡度不大的台地或曼岗边缘,不受地下水位影响。土层一般在60一100厘米左右,下为风化石层,地基荷载每平方米10吨以上,适于房屋建筑。 建场初期强调就地取材,因陋就简,节省国家财政支出。且开荒生产与房建同时进行。时间紧,任务重,财力、物力、人力都比较...
第五节 给水·供暖工程
第五节 给水·供暖工程一、给水工程 建场时,生活用水非常困难。原门鲁河建场人员在日本侵略者开拓团遗址发现一口枯—井,他们就食用表层水,下有冰层,凿开后水质绿色,恶臭难闻,掏干后发现在被蚀烂的枪支,钢盔等遗物。分场建点没打井时,大都饮用自然河沟水。伙房炊事员用盆取水,不时有小鱼游入,人们称之为“鱼...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十五章 交通运输志第一节 机构沿革建场初期,交通运输工作由劳改局驻嫩江汽车队承担,场不设运输管理机构。 1957年3月,劳改局汽车队撤销后,所属汽车下放到场,由场驻嫩江县办事处管理、办事处主任具体负责运输工作。 1958年,科洛河九孔桥修复后,原嫩漠铁路改建公路工程竣工,开通本场至嫩江间公路交...
第二节 发展概况
第二节 发展概况1955年建场时,区内没有可供交通运输的道路,只有昔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遗留的一条为掠夺本地资源,抵御抗联和苏军进攻而修筑的嫩黑铁路路基(日冠投降后,该路面—和桥函已被破坏殆尽)。首批建场人员自嫩江县乘当地的“草上飞”马车,只能行至科洛河南岸,然后乘船过河,还需徒步在荒野中跋涉20余...
第三节 运输管理
第三节 运输管理场汽车队成立之前,汽车运输不计成本,只需核算出全年消耗、运费及吨公里数据上。报财务科处理。 1964年,随着车队规模的扩大,管理逐步走向正规,开始试行单车核算,并制定了单车月运行吨公里,材料和油料消耗等项定额指标,驾驶员完成指标发给单项超额奖。此办法实施后,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
第四节 交通管理
第四节 交通管理交通管理在农垦企业中的主要内容是汽车、胶轮拖拉机等机动车辆运输生产安全及年审年检工作。 1977年始,本场在农机科设专职交通安全员一名,具体负责全场机动车辆安全生产工作。 1978年,成立交通科,李景阳、杨桂新先后任科长,编制3 人,1982年撤消。1983年九三管局交通处正式任...
第五节 公路建设与管理
第五节 公路建设与管理一、公路建设 本场公路交通唯一主干道路是纵贯场区东部的嫩漠公路。该路是在日本帝国主义入侵后修筑的嫩黑铁路路基上复建的,1958年建成通车后,成为本场对外交通的主动脉。 1958年大批建场人员到场后,场内公路建设便纳入了国家投资基本建设预算项目。本场设有道路桥涵队,技术干部有...
«
1
2
...
8241
8242
8243
8244
8245
8246
8247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