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一节 机构队伍
第一章 计划管理第一节 机构队伍 1951年1月,鸡西县政府经济计划委员会成立,编制5人。1953年5月,撤销县经济计划委员会,成立县财政经济委员会。1955年12月,鸡西县人民委员会成立县计划委员会,编制6人。 1957年3月,撤销县计划委员会,成立鸡西市经济计划委员会,编制15人。1958年...
第二节 管理体制
第二节 管理体制 1946年5月,鸡宁县政府成立后,面临遭受日本侵略者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烂摊子,实行“统一经营,分散管理”的计划管理体制,全县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1949年,鸡西县计划体系初步建立,编制了《1950年鸡西县国民经济计划》。1951年,鸡西县经济计划委员会成立,在开展“三反”、“五...
第三节 计划编制
第三节 计划编制 一、年度计划 1950年末,鸡西县编制出《鸡西县1951年国民经济计划》(草案)。主要用经济分析法编制。即:通过对1950年1—9月份生产情况、资源状况、市场形势等进行抽样或典型调查,全面统计。根据掌握的资料,再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按省要求的控制指标,初步预测出鸡西县的...
第四节 计划执行与监督
第四节 计划执行与监督 1951年,鸡西县对计划的执行和监督主要实行事后检查。每个季度初,检查上个季度的计划执行情况,每年9月中旬检查、预测当年计划执行情况。1952年1月,在检查1951年全县计划执行情况时,发现全县地方工业总产值只完成年计划的88.3%,原煤产量超额完成年计划的21.8%,利润...
第一节 机构队伍
第二章 统计第一节 机构队伍 1946年5月,鸡宁县统计业务分别由县政府秘书室、建设科、司法科、民政科兼管。同年7月,东北工矿处接收鸡宁县工矿局后,鸡西矿区统计工作单独进行。1948年,县政府秘书室设专职统计员1人,负责全县综合统计。 1951年1月,鸡西县政府经济计划委员会设计统科。1955年...
第二节 报表制度
第二节 报表制度 1946年5月,鸡宁县政府成立后,为巩固政权、恢复生产、支援解放战争,领导经常向有关部门了解土地改革、剿匪、支援前线、粮食生产和征购等方面的情况。统计报告主要以口头形式居多,由秘书综合统计,定期向领导报告或随时提供。1946—1949年,全县统计报表只有27种,指标59个。 1...
第三节 统计调查
第三节 统计调查 一、普查 简易调查1946年5月,鸡宁县土改工作团进驻各区后,为开展土改工作的需要,就全县人口、土地、阶级成份等方面的情况作了简易调查。当年,全县共有居民20999户,人口145276人。此外,还有俄罗斯籍人口49人,日本籍人口29500人。全县人口分布情况是:城关区住户175...
第四节 统计分析
第四节 统计分析 1946年5月,全县耕地29572.4公顷,农村户数23754户,农村人口102937人。由于长期形成的封建土地制度,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农,占有80—90%的土地,而占农村人口90%多的贫雇农、中农,仅占有10—20%的土地。土改工作团根据这些统计资料进行分析,制定分...
第五节 统计监督
第五节 统计监督 1951—1956年,鸡西县计统科于每年编制年度统计资料汇编时,对工农业生产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对比。计划多少,完成多少,列出计划完成的百分比。如1952年,工业总产值计划完成104.3%,即超额4.3%完成年计划。但对是否有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数字的情况,缺乏有效的检查和监督...
第一节 机构队伍
第三章 劳动管理第一节 机构队伍 1916年,蜜西煤矿开办,用人权和雇用金由矿主或其代理人决定。1924年,中俄官商合办穆棱煤矿公司成立,劳动管理按《职员待遇章 程》、《矿工待遇章 程》中关于招工、解雇、工资等级等规定,由各股长自行掌握执行。 1935年5月—1945年8月,伪满洲炭矿株式会社密...
第二节 劳动力管理
第二节 劳动力管理 一、用工制度 1916年,奉天(今沈阳)人袁大璋在黄泥河子建蜜西煤矿。1924年,中俄官商合办穆棱煤矿公司。矿主直接雇佣工人,实行把头承包制。一个把头多者管三四百人,少者管数十人,把头之下设工头。1926年,穆棱煤矿公司连续3年派人赴山东潍县、蓬县、莱阳县、掖县和奉天、抚顺等...
第三节 劳动就业
第三节 劳动就业 1946年,鸡宁县政府、东北工矿处安置沦陷时期的失业人员。到1949年,全县安置失业人员19200人。 1950年,鸡西县人民政府、鸡西矿务局根据中共中央关于“介绍就业与自行就业相结合”的就业方针,安置就业人员203人。1951年,按照中央人民政府劳动部关于“在同等条件下,优先...
第四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第四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1953年,鸡西县、鸡西矿务局组织陈万荣等43名首批知识青年组成支边垦荒队赴43团(今8510农场)支援边疆建设。1955年,鸡西县高小、初中毕业生响应中共中央、毛主席“一切可以到农村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的号召,自愿回乡务农。到1957年底,全市有...
第五节 职业技术培训
第五节 职业技术培训 1946年前,鸡西地区的职业技术培训,采取师傅言传身带,徒弟边干边学的以师带徒方式。徒弟经过1—3年的学习,达到能独立从事所学行业的劳动或管理,即可出徒,开张营业。 1947年5月,东北工矿处在恒山煤矿创办东北工矿处工人学校培训工人。至1948年8月,工人学校迁至哈尔滨市时...
第六节 工资、津贴、奖励
第六节 工资、津贴、奖励 一、工资 1916年,蜜西煤矿建矿后,实行雇佣制。由雇主和被雇人双方口头协商或签订合同确定薪金。1924年,穆棱煤矿公司成立后,煤矿工人每日薪金1—2元哈大洋,每月薪金45—60元哈大洋。矿公职人员月薪金100—200元哈大洋。政府官员、职员、教师和邮电、银行等部门的职...
«
1
2
...
9041
9042
9043
9044
9045
9046
9047
...
17821
17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