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要闻动态
机构概况
龙江省情
党史研究
党史知识
志鉴研究
宣传教育
机关党建
馆藏资源
预决算公开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馆藏资源
>
数字方志
馆藏资源
数字方志
数字年鉴
数字农垦志
史志龙江展馆
馆藏检索
第三节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第三节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绥化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于1958年,编制 3人。1962年撤销。1979年恢复为专署文化局内设科级机构,称文联办公室。1983年划归地委宣传部,为副处级单位。1989年经地委讨论决定,升为正处级单位。文联现有编制3人,内设办公室和创编部。 一、协 会 为...
第一节 绥化地区工商联合会
第六章 工商业组织第一节 绥化地区工商联合会 一、组织机构 绥化地区工商联办事处成立于1956年,是黑龙江省工商联派出机构。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工商联停止了活动,自行解体。 1986年,又恢复成立了黑龙江省工商联绥化地区办事处。主要职能是:参政议政,积极参加国家事务...
第二节 市县工商联合会
第二节 市县工商联合会 清同治三年(1864年),为了维护商号自身利益,绥化创立了公议会(民国 3年改称商会)。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海伦成立了议事会(民国 3年改称商务会)。宣统二年(1910年),望奎成立了望奎分会事务所。宣统三年(1911年),安达成立了商务会。这些团体一般设正副...
第三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
第三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体劳动者增多,从1989年 6月起,全区各县工商局陆续组建起个体劳动者协会。其宗旨是维护会员合法权益,认真执行强化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三自”方针。其任务是对技术行业的个体劳动者进行技术培训、考核、定级,解决会员在...
第七章 中苏友好协会
第七章 中苏友好协会 1950年后,根据国家和省指示精神,绥化全区各县均成立了中苏友好协会,机关、工厂、学校等企事业单位均设分会及小组。其任务是加强中苏两国的友好,增近中苏两国人民的团结。 各县中苏友好协会成立后,均通过各种方式和形式开展了“中苏友好宣传月”、“活动周”活动。后由于中苏关系...
篇下序
第十四篇 政事篇下序 绥化地区境内,自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开始设绥化理事通判厅以来,旧时代的政权机构,都是代表少数人利益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1945年“八·一五”东北光复后,在全区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由人民当家做主、为人民办事的县级政权机关一一民主联合政府 (县政府、民主政府、政府委员会)...
第一节 绥化地区人大工作委员会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节 绥化地区人大工作委员会 一、工作机构 1983年1月,根据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的决定,建立了绥化地委人大工作联络组,定编2人。联络组组长由地委副秘书长兼任,另配副组长1人、秘书1人。 1984年1月,在地直机关机构改革中,将地委人大工作联络组,改...
第二节 县市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节 县市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一、县市人民代表大会 1945年11月至1946年 2月间,全区各县先后召开了各界人民或各界人士代表会议,选举出主席、副主席、委员或县长、副县长和政府委员。成立了县政府、民主政府、民主联合政府或政府委员会。到1953年普选前,各县均召开了6至8次各界人民(人士...
第一节 清末政权机构
第二章 旧政权第一节 清末政权机构 一、直隶厅通判、同知、知府衙门 光绪十一年(1885年)在呼兰厅理事同知所属北团林子(今绥化市所在地)设绥化理事通判厅。置通判、巡检各1员,掌管地方行政、司法、税收等事宜。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设置通肯副都统。内设印务、左、右三司。光绪三十...
第二节 民国政府
第二节 民国政府 一、县公署 1912年 1月,中华民国建立时,省以下地方政权机构仍沿用清朝政权建制。民国2年(1913年)1月,黑龙江省督都府遵照北京政府“为划一现行官厅组织,各道官改为观察使,各府、厅、州一律改为县”的教令,将海伦府、绥化府、肇州直隶厅、安达厅、兰西、青冈等县衙,一律改...
第三节 伪满县政权
第三节 伪满县政权 一、伪县公署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寇侵入东北,建立日伪政权,仍沿用民国时期县政府的组织机构。至伪大同 2年(1933年)将各县(旗)政府,一律改为县公署,置县长和参事官。内设一科、二科,外设警务局、财务局、实业局、教育局。伪康德 4年(1937年),实行新《县...
第一节 绥化地区行政公署
第三章 人民政权第一节 绥化地区行政公署 一、滨江省哈西行政专员办事处 1945年11月28日,成立松江省哈西行政专员办事处,这是绥化地区境内建立起的第一个地区级政权机关。机关驻肇东昌五镇。辖肇东、肇州、郭尔罗斯后旗(今肇源县)、安达、青冈等5县(旗)。 专员办事处设有主任1名,办...
第二节 市县人民政府
第二节 市县人民政府 1945年9月26日至 28日,中共海伦地下党组织,在驻海伦县苏联红军司令部和抗联部队的协助下,收缴了国民党保安队的枪支,捣毁了国民党县党部,解散了地方维持会,接收了海伦县敌伪政权,于11月 9日,成立了绥化地区境内第一个人民政权机构——海伦县人民政府,第一任县长高云梯...
第三节 基层政权
第三节 基层政权 一、区、乡、村 1945年解放初,全区(指现辖区)县以下基层行政区划基本是沿用伪满行政区划接收管理的。到1946年初各县建立县政府后,对基层行政区进行了重新划分,按照自然数列命名行政区。12个县共设立132个区政府,2 082个村政府。1948年,遵照省政府指示,将原以自...
第一节 政协绥化地区工作委员会
第四章 人民政协第一节 政协绥化地区工作委员会 一、组织机构 1986年6月,成立政协绥化地区工作联络处。同年10月,定编3人,与地委统战部合署办公。 1988年12月,中共黑龙江省委批准,在绥化地区设立政协工作委员会,1989年10月,省政协常委会讨论通过。政协绥化地区工作委员会...
«
1
2
...
12108
12109
12110
12111
12112
12113
12114
...
17821
17822
»